第1章 初遇的边界(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爱情六十四封》最新章节。

深秋的梧桐叶,一片一片地,落在陈平教授办公室的窗台上。他放下手中的《周易集注》,抬眼望向窗外。天空是那种澄澈的蓝,几缕云丝悠悠地飘着,像是谁不经意间用毛笔在宣纸上轻轻划过的痕迹。

这样的天气,本该令人心旷神怡,但陈平的心中却笼罩着一层薄雾。三天前,前妻苏琳从大洋彼岸发来邮件,告知她已再婚的消息。邮件措辞客气而疏离,仿佛他们之间那十二年的婚姻只是一场模糊的梦。

“祝您也早日找到幸福。”信的末尾这样写道。

陈平苦笑。幸福?这个词对他而言,早已被岁月磨去了棱角,变得模糊而遥远。自从苏琳执意出国,他们的婚姻便名存实亡。三年的分居,一年的离婚手续,如今这封邮件,不过是为早已结束的故事画上一个正式的句点。

敲门声打断了他的思绪。

“请进。”他收敛心神,将情绪藏在镜片后那双依然清朗的眼睛里。

门被轻轻推开,一个身影逆光站在门口。那一刻,陈平恍惚觉得,是一束光自己走进了他的办公室。

“陈教授,我是刘欢。您的新研究生。”女孩的声音清亮而不失稳重,像山涧溪流敲击青石。

陈平微微怔了一下。他记得这个名字——以最高分考入他门下的学生,笔试论文中对《周易》“谦卦”的见解令他印象深刻。但他没想到,这个名字属于这样一个明媚的年轻女子。

“请坐,刘同学。”陈平示意对面的椅子。

刘欢轻轻关上门,走到桌前坐下。现在陈平能看清她的模样了:白皙的皮肤,一双眼睛大而明亮,鼻梁挺直,嘴唇的形状姣好而带着几分倔强。她穿着一件米白色的毛衣,深色长裙,朴素却掩不住青春的气息。

“我看过你的论文,”陈平开口,声音是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温和,“关于‘地山谦’卦的阐释,很有见地。你说谦卑不是自我贬低,而是对宇宙规律的敬畏和顺应。这个观点很新颖。”

刘欢的脸上泛起一丝红晕,不是害羞,而是那种被认可后的欣喜。“谢谢教授。其实我是受您那篇《易与天地准》的启发。”

陈平有些惊讶。那篇论文发表在五年前的一个学术期刊上,并不算有名。“你读过那篇?”

“我读过您所有的论文,”刘欢直言不讳,眼神炽热,“从您二十年前的博士毕业论文开始。我考您的研究生,就是因为对您的学术思想着迷。”

着迷。这个词让陈平的心轻轻一跳。他低头整理桌上的书籍,掩饰突如其来的不自在。

“学术研究需要的是冷静的头脑,不是热情。”他声音不自觉地严肃起来。

刘欢的眼神黯了一下,但很快又重新亮起来:“康德说,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够深深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另一件是我们头顶灿烂的星空。我认为学术研究既需要冷静的头脑,也需要对知识星空的敬畏和热情。”

陈平忍不住微笑。这个女孩有着与年龄不符的思辨能力,却又保留着年轻人特有的锐气。

“好吧,那我们谈谈你的研究计划...”

接下来的两个小时,他们沉浸在学术讨论中。陈平发现刘欢不仅熟读经典,还能提出许多独到的见解。当她谈到“大有卦”时,眼神中的光芒几乎让陈平不敢直视。

“火在天上,是大有。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刘欢引用《象传》,声音里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语调,“我认为这不只是说君子应当抑恶扬善,更是一种人生态度:当我们内心光明磊落,行为顺应天道,生命自然会丰盛圆满。”

陈平若有所思:“说得很好。但许多读者忽略了一点,大有卦虽象征丰盛,它的卦辞却强调‘艰则无咎’。意思是即使处于丰盛之时,也要记得艰难,这样才能无灾祸。”

“就像古人说的‘居安思危’?”刘欢问道。

“更深刻一些,”陈平解释,“不仅是思危,而是从根本上认识到万物变化的规律。丰盛不会永恒,所以要以谦卑之心待之。”

谈话间,窗外已是暮色四合。陈平惊讶地发现时间过得这样快,这是苏琳离开后,他第一次完全沉浸在与他人的交流中而忘记了时间。

“啊,这么晚了。”陈平看了眼手表,“你应该去吃饭了。”

刘欢似乎也有些惊讶于时间的流逝。“和教授讨论学问,让人忘记了时间。”她说着,开始收拾自己的东西。

就在这时,陈平的手机响了。是越洋电话,来自苏琳。他犹豫了一下,对刘欢说:“今天就到这里吧,下周我们再详细讨论你的研究计划。”

刘欢点头,轻声道别后离开了办公室。

陈平深吸一口气,接通电话。

“平,收到我的邮件了吗?”苏琳的声音从遥远的地方传来,依然优雅,却多了几分他陌生的轻快。

“收到了。祝你幸福。”陈平说得客气而疏远。

电话那头沉默片刻:“你还是老样子,把自己藏在礼貌的墙后面。我以为时间会让你改变一些。”

“人本质上是很难改变的,你不是证明了这一点吗?”陈平语气平静,手指却不自觉地握紧了手机。

苏琳叹了口气:“我离开不是因为不爱你,你知道的。只是那种生活...太压抑了。你总是沉浸在古籍里,活在几千年前的思想中。我需要阳光、需要热情、需要活在当下。”

“现在你找到了。”陈平说。

“是的,我找到了。”苏琳的声音明亮起来,“马克是个画家,他热情奔放,活得真实而自由。和他在一起,我感觉自己才真正活着。”

陈平的心微微刺痛。曾几何时,苏琳也说过类似的话,不过对象是他。“和你在一起,我感觉触摸到了永恒。”新婚时她这样说过。

永恒原来如此短暂。

挂断电话后,陈平独自坐在昏暗的办公室里。窗外,校园里的路灯一盏盏亮起,像是大地上的星星。他想起了刘欢说的“知识星空”,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随即他又皱起眉头。他不应该对学生产生这种莫名的好感,哪怕是纯粹学术上的欣赏。他是她的导师,他们有明确的界限。

这是提醒,也是警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