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浮空集训·裂隙初鸣(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都市源珠:从蝼蚁到修真纪元》最新章节。
一、训练场启·浮空初练
东部石漠村旁的“浮空训练场”,在春分后的第三日正式启用。场地是在一片开阔的戈壁上圈出的百丈区域,地面刻着环形的灵韵导流纹,四角各立着一根嵌有寒灵晶的白色石柱——这是冰原部落特意送来的“定风柱”,能抵消戈壁上的强风,避免浮空装备失控。
林辰站在训练场中央,看着陆续集结的探索队成员,手中握着一份泛黄的名册。名册上的名字按“修士-村民-传承导师”三类划分,共五十人:修士组以陈默、赵磊为首,都是经历过影雾谷之战的老手;村民组有沙棘村的李二柱、芦苇村的王老汉、冰原的小巴图,全是各自主守护点的骨干;传承导师组则由赵小阳、娜仁带队,负责技术支援与教学。
“先熟悉浮空踏板,半个时辰后开始分组训练。”林辰话音刚落,江小远就带着商队成员,推着十辆灵晶雪橇赶来。雪橇上堆着崭新的浮空踏板——踏板呈月牙形,底面刻着灵韵阵纹,边缘嵌着三枚小颗寒灵晶,握柄处缠着灵苇编织的防滑带。
“这踏板是按林兄的要求改的,灵韵消耗比之前低三成,承重能到两百斤。”江小远蹲下身,指着踏板底面的阵纹,“中间的‘旋灵纹’是石漠村李老根帮忙刻的,比之前的直线纹更稳,就算灵韵波动,也不会突然倾斜。”
小巴图第一个冲上去,抱起一块踏板就想往脚上绑,却被赵小阳拦住:“先输灵韵,再绑固定带,不然会摔下来。”他演示着将指尖按在踏板侧面的灵韵槽上,淡蓝色的灵韵顺着槽纹流淌,踏板底面的阵纹瞬间亮起,轻轻飘离地面半尺。
小巴图学着做,可刚注入灵韵,踏板就突然往左侧倾斜,吓得他赶紧抓住旁边的定风柱。李二柱看得直笑,可轮到自己时,踏板却猛地蹿起三尺高,他慌得手忙脚乱,还是陈默用灵韵拉住踏板,才没摔下来。
“别急,用丹田控制灵韵输出,慢进慢退。”林辰走到两人身边,亲自示范:他双脚踩在踏板上,灵韵缓缓注入,踏板平稳升起一丈高,还能顺着环形导流纹缓慢移动。“就像走路,左脚重右脚轻会歪,灵韵不均就会失控。”
半个时辰后,大部分人都能让踏板稳定悬浮,只有王老汉还在原地打转——他总习惯用双手去扶,反而打乱了灵韵节奏。娜仁见状,从储物袋里掏出一根灵苇绳,将王老汉的手腕轻轻绑在握柄上:“您试试不用手,全靠脚腕发力,就像在灵苇田里走埂子。”
王老汉照着做,果然稳住了踏板。他悬在半空,看着地面上的人群,笑得合不拢嘴:“活了六十年,总算能‘踩云’了!以后护灵苇田,从天上看,哪片枯了一眼就着!”
二、装备研发·协作破难
训练场旁的临时作坊里,浮空装备的研发正紧锣密鼓地推进。作坊分三个区域:左侧是商队的“雪橇改装区”,右侧是碧渊泽的“浮空衣缝制区”,中间则是冰原部落的“寒灵晶处理区”,各区域间用灵韵导管连接,方便材料传递。
雪橇改装区里,江小远正和三名商队成员围着一辆拆解的灵晶雪橇,争论着浮空法阵的位置。“之前把法阵装在雪橇底部,灵韵全被地面吸走了,得移到侧面。”一名瘦高个商队成员指着雪橇侧面的凹槽,“这里空间够,还能装两块寒灵晶,防戈壁的热风。”
江小远却摇头,拿起一块灵韵监测符贴在凹槽处:“侧面挡风,灵韵导流会慢,遇强风还是会偏。不如装在顶部,用灵苇板做个挡风罩,既不挡灵韵,又能稳方向。”
两人争得面红耳赤时,李老根扛着一块黑石晶走了进来:“都别吵,试试这个。”他将黑石晶嵌进雪橇底部的凹槽,“这石头吸灵韵,但我在上面刻了‘反吸纹’,能把地面的杂灵韵转成动力,装底部正好。”
江小远半信半疑地注入灵韵,雪橇竟真的平稳升起,就算用扇子模拟强风,也只是轻微晃动。“成了!”瘦高个兴奋地拍着李老根的肩膀,“还是您老有办法,这‘反吸纹’比我们想的法阵管用多了!”
隔壁的浮空衣缝制区,娜仁和十名村民正围着一堆灵苇布忙碌。浮空衣的样式是林辰设计的:上身是紧身短褂,袖口和领口嵌着灵韵槽;下身是宽大的裤裙,裙摆里藏着三层折叠的灵苇气囊,充气后能增加浮力。
“问题在领口的灵韵槽,每次弯腰都会漏灵。”一名村民拿着半成品,指着领口的缝隙,“灵韵一漏,衣服就往下坠,得用东西把缝隙堵上。”
娜仁想了想,从储物袋里掏出一包“灵胶”——这是她从芦苇村带来的,用灵苇汁和灵晶粉熬制而成,黏性强还不挡灵韵。她将灵胶涂在灵韵槽的缝隙处,再用灵苇线缝上一层薄布:“试试,这样既不漏灵,也不勒脖子。”
村民穿上试了试,弯腰、转身都没问题,灵韵槽的灵光始终稳定。“太好了!”村民们欢呼起来,手里的针线更快了——按计划,他们要在三日内做出五十件浮空衣,供探索队成员使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中间的寒灵晶处理区,阿古拉正带着三名冰原少年筛选寒灵晶。浮空装备需要的寒灵晶,既要冻结力强,又不能太脆,稍有不慎就会碎裂。“这块晶有裂纹,得用寒泉水泡两天,再裹上灵苇绒,就能补好。”阿古拉拿起一块带纹的寒灵晶,递给身边的少年,“记住,泡的时候要每隔一个时辰翻一次面,不然裂纹会往里面扩。”
少年点点头,小心翼翼地将寒灵晶放进控温桶。桶里的寒泉水冒着白雾,温度刚好维持在冰点以上——这是赵小阳特意调的,既能修复晶纹,又不会冻裂晶块。“阿古拉萨满,我们今天能处理完二十块晶吗?”少年抬头问。
“能。”阿古拉笑着点头,“等处理完,我们去训练场试试,看看用我们的寒灵晶做的装备,能不能比修士的灵翼飞得还高。”
三、预警塔建·异动初显
与此同时,各分盟的“高空预警塔”建设也同步启动。西部迷雾森林旁的预警塔选址在一座小山顶端,塔高十丈,共分三层:底层是值班室,中层是灵韵供给室,顶层是观测台,观测台上装着一台“远观镜”——这是传承班导师结合鉴真镜原理做的,能看到五十里外的动静,还能检测影力波动。
赵磊带着五名修士和十名村民,正忙着往塔顶搬运远观镜。村民们用的是“灵韵绞车”——这是石漠村送来的工具,用灵晶驱动,能轻松吊起百斤重的物件。“慢着,顶层的灵韵槽还没刻好,远观镜放上去会不稳。”赵磊突然喊停,指着顶层地面的纹路,“得按‘五星定位纹’刻,这样才能固定镜座,不然风吹会晃。”
一名传承导师立刻拿出刻刀,蹲在地上开始雕刻。村民们也没闲着,有的帮忙清理石屑,有的给导师递水——按分工,修士负责指挥和安全,村民负责搬运和辅助,传承导师负责阵纹雕刻,配合得十分默契。
两日后,西部预警塔率先建成。赵磊带着人登上顶层,将远观镜对准影雾谷的方向。镜中的影雾谷清晰可见,封印光罩的三色灵光闪烁,可当镜头扫到裂隙处时,赵磊突然皱起眉头:“你们看,光罩里的金色纹路,好像比昨天更亮了。”
旁边的修士接过远观镜,仔细看了看:“不仅亮,还在慢慢移动,像是在朝着一个方向聚。”他立刻掏出传讯符,拨通林辰的号码,“林兄,西部预警塔观测到影雾谷封印异动,金色纹路有汇聚迹象!”
几乎同时,南部碧渊泽的预警塔也传来消息:观测到一股微弱的影力,从影雾谷方向飘来,落在灵苇田附近,不过很快被灵苇防御带吸收,没有造成损失。
林辰接到消息时,正在训练场检查浮空装备。他立刻召集陈默、赵小阳、娜仁,赶到东部预警塔——这里离影雾谷最近,观测效果最好。顶层的远观镜前,林辰调整着焦距,镜中的金色纹路清晰得能看到每一条分支,它们正从光罩的四面八方,朝着裂隙中心汇聚,形成一个小小的光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