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兵工厂的一课(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群星:都市开局,崛起星河霸主》最新章节。

那个刺目的“0.000%”像一根冰冷的钢针,狠狠扎进江锋的眼球,也扎进了他的心里。

江锋只觉得喉咙发干。

他盯着屏幕,声音不高,淡淡地质问。

“控制台。”江锋顿了顿,又摇头笑了笑,像是要被这种荒谬逗笑。

“告诉我,1%的能量,到底相当于多少?具体的数字!”

屏幕上的数据流瞬间刷新,一行行精确到令人窒息的字符快速滚动、排列。

【能量单位转换参考:】

【当前状态能量储备1% ≈ 100太瓦时 (TWh)】

【赛伯勒克斯兵工厂完整状态(含“四级奇点”能源核心及配套存储矩阵)能量储备1% = 31艾瓦时 (EWh) ≈ 标准G型恒星每秒输出能量的1/4000】

【注:当前能源存储及转化效率因核心设施缺失,呈指数级劣化状态。】

艾瓦时?太瓦时?恒星每秒输出能量?

这些单位像冰冷的巨石砸在江锋的意识里。

这是什么概念?

他记得自己死亡之前,全世界每年的发电量也刚刚突破“32万亿度电”。

相当于“太瓦时”,相当于“0.032艾瓦时”。

换句话说,兵工厂的满配时期,1%的能源储备相当于“31亿亿度电”。

这是全世界用电量的几百上千倍!

如此巨大的能源需求,恐怕真的只有“四级奇点”可以满足。

当然,“反物质催化重核聚变”也行,反物质湮灭更好,但这一切的规模只会越来越大。

至于“四级奇点”是什么,他不知道,也没有相关的概念。

他所能想到规模最大的能量来源,其实是戴森球。

在他的印象里,戴森球是一个文明发展到后期才能拥有的科技,它包裹了一整颗恒星,贪婪地采集能量,将星光彻底熄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的确,《群星》里,一个完整的戴森球,产出就是4000单位的能量币。

只不过,那是月度结算,而非每秒。

‘这是一个巧合吗?’

江锋微微摇了摇头,他不这么觉得。

但即使如此,这样的数字也令江锋快要窒息,他没想到,赛伯勒克斯兵工厂的能源需求,竟然超过了他的想象。

这是足以蒸发一座巨大城市的能量。

这是足以供应死亡之前,整个地球文明上千年的能量。

却仅仅是能源储备的1%。

他下意识地握紧了拳头,指甲掐进掌心。

试图用这点微不足道的刺痛,来对抗无法平静的内心。

游戏里,随便就是几十个,几百个能量币,而在现实里,那是何等巨大的概念。

超出了一般人可以理解的最大极限。

“这么多能量……”

他看着屏幕上那个刺眼的“0.000%”,又看向空旷平台上那二十四台静静伫立、反射着微弱环境光的崭新机器人,当然还有走过来的小帅和金包银。

江锋内心的质问终于爆发:“这么多能量,就造了这么点东西?”

“四个暴风?四个影子?还有那些工蜂工匠?和升级?”

“这简直是浪费!巨大的浪费!”

江锋深吸一口气,平复下来,又问道:“这些能量,到底都去哪了?”

控制台的响应依旧冰冷、精确,不带丝毫情绪,只有纯粹的数据。

【能源消耗分析(本次制造):】

【目标单位有效物质/能量转化:31.7%】

【设备预热/停机冷却循环损耗:22.1%】

【多型号生产单元独立激活及切换损耗:41.6%】

【基础维生系统及空间维持:4.6%】

【核心损耗说明:生产单元切换及预热/冷却循环损耗(总计63.7%)为当前非规模化、间歇性生产模式固有特性。】

【该损耗在满负荷、单一型号持续量产模式下可忽略不计(<0.01%)。】

江锋一怔,目光死死看着“63.7%”那个数字。

设备预热?停机冷却?切换损耗?

这些枯燥的词语背后,是超过三分之二的能量,如同倒入沙漠的水,无声无息地蒸发了。

只为了生产这区区二十四个机器人!

他的喉咙像是被什么堵住了:“什么叫做持续量产模式下可以忽略不计?”

控制台的数据继续刷新,像一把更冰冷的刀。

【效能对比模拟(基于本次总消耗能量3624公斤材料对应能量):】

【模式:当前非规模化间歇生产】

【产出:暴风4,影子4,工蜂10,工匠6,机械犬升级*1,游隼升级*1】

【有效能量利用率:31.7%】

【模式:满负荷单一型号“暴风”持续量产】

【理论产出:暴风 ≈ 台】

【有效能量利用率:>99.99%】

【注:规模化效益为能源及资源利用核心法则。】

【间歇、多型号、低产量模式,效率呈指数级暴跌。】

“一万六千……两百台?”

江锋的呼吸彻底停滞了。

屏幕上的那几行字,像一道撕裂黑暗的闪电,瞬间击穿了他所有的认知。

一万六千多台“暴风”!

那是足以瞬间淹没一个城市恐怖钢铁洪流!

而他刚刚消耗的、几乎榨干了兵工厂残余能量的全部所得,在持续生产的理论模型面前,渺小得如同沙滩上的一粒沙。

江锋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他摸了摸鼻子,挠了挠头,按了按太阳穴。

原来,不是赛伯勒克斯兵工厂吝啬无能。

原来,最大的浪费,是他自己。

是他这种小打小闹、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生产方式,像一个拿着金碗讨饭的乞丐。

将最宝贵的能量,绝大部分都白白烧在了等待和切换的过程中。

“呵……”

一声短促的笑,从他的喉咙里跳了出来。

金包银安静地坐下来,用更加崭新的电子眼凝望着他。

那些机器人们也走了过来,沉默地等待着命令。

江锋能够感受到它们的存在。

哪怕是闭上眼睛,那些电流和钢铁,也像是自己的手指一样灵活。

它们会遵守他的命令,从大地走向天空,从天空重返群星。

任何阻碍,都会在这股洪流之中被静静碾碎,不留下一丝尘埃。

但此刻,在江锋眼里,它们身上仿佛都笼罩着一层挥之不去的阴影。

如果他有足够的材料,他可以生产台的。

但一台消耗319公斤材料,台,就是五千多吨,别说他没钱购入这么多废料,就算是有钱搞到了,也必然要被人盯上。

这里是地联,不是还未进入太空时代的“前超光速文明”,光是几万个机器人,屁用没有。

‘我是不是想岔了……’

江锋忽然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他没有那么多材料生产那么多机器人。

当前他的状况,也不需要这么多机器人来帮衬。

‘或许,那些能量浪费了,也就浪费了。’

‘或许,这是一场课,告诉我规模化生产的重要性。’

江锋的眼睛越来越亮,时间站在他这一边,等他需要更多机器人的时候,他会确保,同一批次最好生产同一个型号。

‘那会是何等的盛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