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火星的星尘血脉(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马里亚纳海沟里的巨型生物》最新章节。
第六届 共识:火星的“生命承诺”
修复完成后,林知夏代表地球生命,和火星的“原住民”签订了“火星生命保护公约”——用星尘的语言刻在水晶板上,埋在冰盖下:
地球将禁止向火星排放任何放射性废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地球将分享蓝藻多糖修复技术,帮助火星恢复生态
地球将与火星生命共享星尘研究的成果
火星将作为“宇宙生命驿站”,接待来自其他星球的使者
第七节 告别:带着火星的“家书”
二〇九七年春,“深渊信使二十一号”准备返航。林知夏站在冰盖边缘,怀里抱着火星的样本箱——里面有蠕虫的基因样本、星尘颗粒,还有那只人工章鱼的“祝福”。
“爷爷,”她对着通讯器轻声说,“我们带回了火星的‘家书’。它们的基因里,有和地球一样的星尘记忆。”
通讯器里传来苏念的笑声:“告诉那只小章鱼,我给它准备了新的触腕——上面刻着‘火星亲戚’的字样。”
林小深的声音接着传来:“我在青岛建了‘宇宙生命标本馆’,第一件展品,就是火星的蠕虫基因样本。等你们回来,我们一起给它们‘安家’。”
尾声 星尘的循环
地球时间当晚,青岛的“宇宙生命标本馆”正式开馆。林知夏站在展柜前,看着玻璃罩里的火星蠕虫基因样本,旁边是土卫二的星尘颗粒、木卫二的生物组织。
苏念坐着轮椅过来,指着展柜说:“你看,这些都是星尘的孩子。地球不是终点,是宇宙的‘中转站’。”
林小深握着她的手,望着窗外的星空:“下次,我们带火星的蠕虫,去土卫二做客。让它们看看,宇宙的家人,都长得什么样。”
而在火星的地下海洋,那只人工章鱼正对着星空发出电脉冲。它的触腕上,刻着“火星亲戚”的字样,闪烁着和地球一样的荧光。冰盖下的水晶板里,星尘颗粒正慢慢聚集,形成一幅新的星图——地球、火星、土卫二、木卫二,还有更遥远的星系,都被标注成发光的点。
“星尘的血脉,跨越百亿年的时光,终于连接了所有家人。现在,我们一起,向宇宙的下一个‘中转站’,出发。”
(本章完)
创作注记
本章以“火星地下海洋”为核心,将故事推向“宇宙生命循环”的新高度:
科学纵深:火星冰下海洋的环境参数、硫代谢蠕虫的基因同源性、放射性污染修复技术,均基于现实中NASA的火星探测数据(如“毅力号”对火星地下水的分析)与微生物修复理论。
情感闭环:林知夏从“宇宙探索者”到“生命连接者”的成长,苏念与林小深的“地球牵挂”,小星三代的“跨星球传递”,完成了“从地球到宇宙,再回到地球”的情感循环。
哲学升华:从“守护单个星球”到“维护宇宙生命网络”,体现了人类对“生命共同体”的终极认知——所有生命,都是星尘的孩子,都在共享同一份宇宙的记忆。
悬念延伸:“宇宙生命标本馆”的设立,为后续展示更多星际生命、建立星际文明档案埋下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