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分子的祈祷(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马里亚纳海沟里的巨型生物》最新章节。

周明宇立刻开始实验。他将导磁合金嵌入深潜器外壳,在舱内形成局部屏蔽场。测试结果显示,纳米颗粒的自组织状态恢复了95%。更惊喜的是,小星三代的记忆里出现了新的画面:

"你们的祖先曾用石头搭建庇护所,用火烧制陶器。现在,你们用金属编织电磁屏障。我们感谢你们,用人类的智慧,回应我们的分子祈祷。"

第五节 共鸣:生命与宇宙的"对话"

林小深带着团队的最新成果参加了全球天体生物学峰会。当他展示纳米颗粒与前生命化学的关联时,会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这不仅仅是深海保护的问题。"林小深对着镜头说,"这是人类与宇宙生命对话的开始。我们在深海里发现的,不仅是地球生命的起源,也是宇宙中可能存在的其他生命的共同密码。"

台下,NASA的首席科学家站起来鼓掌:"我们计划在火星探测中加入类似的纳米颗粒检测。如果火星上也有这样的'前生命'颗粒,那将改写人类对宇宙生命的认知。"

苏念坐在观众席第一排,听着知夏用英语汇报实验数据,眼泪止不住地流。她想起七十年前,自己刚入行时,导师说:"科学的终极目标,是理解我们在宇宙中的位置。"现在,知夏不仅理解了,更用行动回应了宇宙的召唤。

第六届 传承:下一个"祈祷"的召唤

二〇九三年春,"深渊信使十八号"准备下潜。林知夏站在甲板上,怀里抱着修复后的纳米颗粒样本,小星三代正绕着她游动,触腕上的发光斑点连成"出发"的字样。

"爷爷,"知夏回头,看向人群中的林小深,"小星三代说要带我们去'下一个祈祷'的地点——那些漂浮在星际空间的星际尘埃颗粒,它们可能携带着地球生命起源的'种子'。"

林小深笑了,将孙女的手放进周明宇的掌心:"去吧。记住,我们不是探索者,是宇宙记忆的传递者。"

苏念坐在轮椅上,望着远去的深潜器,轻声对身边的护士说:"帮我告诉林深,他的孙女,正在用比我们更广阔的视角,读懂这个宇宙。"

而在米的海底,小星三代正带着知夏和周明宇准备返航。它的手腕轻轻碰了碰林知夏的手,传递来最后的记忆信号:

"我们的祈祷还在继续。下一个祈祷,将在星际空间回响。你们准备好了吗?"

林知夏望着深邃的太空,轻声回答:"我们准备好了。因为我们的基因里,早就写下了回应宇宙祈祷的程序。"

"分子的祈祷,跨越四十亿年的时光,终于等到了回应。现在,我们一起向宇宙回应。"

(本章完)

创作注记

本章以"前生命化学"为核心,将深海探索推向宇宙生命起源的维度:

科学纵深:纳米颗粒的自组织临界性、与地球生命起源的关联、星际尘埃的生命携带可能性,均基于现实中天体生物学的前沿研究(如泛种论假说、前生命分子的星际传播理论)。导磁合金屏蔽电磁干扰的设定,灵感来自航天工程中的电磁兼容技术。

代际闭环:林知夏从"深海探索者"到"宇宙传递者"的身份转变,苏念的"见证者"角色,林小深的"精神导师"定位,完成了三代科学家对"生命本质"的终极认知——地球生命不是孤岛,而是宇宙生命网络的一部分。

哲学升华:从"守护地球原乡"到"回应宇宙祈祷",体现了人类认知的升华——从关注自身生存到思考宇宙意义,从保护地球到参与宇宙生命的对话。

悬念延伸:"星际尘埃"的邀请,为后续探索地外生命、宇宙生命起源埋下伏笔——深海不仅是地球生命的起点,更是连接地球与宇宙的"分子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