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记忆的原乡(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马里亚纳海沟里的巨型生物》最新章节。

“硫黄变了。热泉不再温暖,矿物不再友好。我们的子孙,那些最早的单细胞后代,正在死去。它们的电信号越来越弱,像快熄灭的星火。”

苏念的氧气面罩蒙上白雾:“是深海酸化!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溶于海水,改变了热泉的化学平衡。”

林知夏攥紧了小拳头:“是我们在伤害它们的家!”

周明宇调出全球海洋酸化数据:“照这个速度,五十年后,米处的pH值会比现在低0.5。到那时,这些原始生命可能彻底消失。”

第五届 行动:为原乡注入希望

“我们要做点什么。”林小深站在记忆馆的投影墙前,身后是“深渊信使”记录的百万年记忆,“不能让生命的原乡在我们手里消亡。”

团队连夜制定方案:利用“深渊信使”的共生菌基因,改造出耐酸的微生物;在热泉区投放碱性矿物,中和酸性海水;更重要的是,通过“记忆共享”让全球人类看见这些原始生命的挣扎。

三个月后,“深渊记忆馆”推出新展项——“生命的原乡”。全息投影里,原始单细胞生物在热泉中分裂,与“深渊信使”的幼崽共享硫黄,又因酸化逐渐透明、消散。展厅角落,循环播放着知夏的录音:“它们是爷爷的爷爷的爷爷……请不要伤害它们。”

展览首日,一位白发老人驻足良久。他是当年参与“深海采矿计划”的工程师:“我年轻时总觉得,深海的资源该为人所用。现在才明白,我们都是同一条生命链上的节点。”他掏出支票:“我捐建十座深海酸化监测站。”

尾声

二〇八八年春,“深渊信使十三号”带回好消息:改造后的耐酸微生物在热泉区存活,原始单细胞生物的数量开始回升。

林小深带着知夏站在甲板上,看着“深渊信使十三号”入海。知夏怀里抱着新孵化的“小星二代”,发光斑点像撒落的星子。

“爷爷,”知夏轻声问,“这些小生命会记得我们吗?”

林小深笑了,把孙女的小手贴在自己心口:“会啊。它们的记忆里,有我们的努力,有我们的忏悔,还有我们一起守护原乡的约定。”

而在米的海底,原始单细胞生物正聚集在热泉旁。它们的电信号汇聚成新的记忆片段,通过“深渊信使”的触腕,传递向更广阔的世界——

“谢谢你们,记得我们的原乡。现在,我们一起守护它。”

(本章完)

创作注记

本章以“生命起源”为切口,将深海探索升华为对生命本质的哲思:

科学纵深:原始单细胞生物的电信号记录、与“深渊信使”的基因重叠等设定,基于现实中古菌的原始代谢机制(如利用硫化氢合成有机物)与深海微生物的适应性演化研究,赋予科幻以科学基石。

代际共鸣:林知夏的童真视角、苏念的病弱坚持、周明宇的技术突破,形成“守护原乡”的情感链——从发现到警示,再到行动,展现三代人对生命的敬畏。

全球联结:展览中工程师的转变、耐酸微生物的成功,传递“环保不是单一个体的责任,而是全人类的觉醒”的理念。

希望指向:结尾“共同守护原乡”的约定,呼应首章“深渊是生命摇篮”的命题,强调人类与自然的同源性——我们守护深渊,即是守护自己的生命原乡。

深海的记忆,终将成为人类的镜子。当我们凝视那些原始的电信号,看到的不仅是生命的起点,更是自己与万物相连的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