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记忆的拼图(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马里亚纳海沟里的巨型生物》最新章节。
次日上午,电视台演播厅。
苏晚、小安、张大爷、扎西爷爷的代表(通过视频连线)坐在嘉宾席。大屏幕播放着“记忆拼图”活动的全记录:老照片里的海光、西藏唐卡的题字、云南孩子的舞蹈……
“有人说这是迷信。”主持人问,“你们怎么看?”
张大爷拍了拍胸脯:“我当海军时见过蓝光!那是国家机密,但今天我能说——我们的海,有灵性!”
扎西爷爷的视频里,他捧着唐卡:“我们藏民相信,万物有灵。深渊的‘眼睛’,和我们雪山的神山,都是大地的守护者。”
小安举起乐高阶梯:“这不是玩具,是我的‘许愿盒’。我上传过愿望,希望妈妈的颈椎病好起来。现在,她的理疗师用了‘眼睛’研究的神经肽,说恢复得很快!”
演播厅响起掌声。镜头切到台下,王奶奶的老姐妹坐着轮椅,举着鲜花:“我站起来了!是‘眼睛’的礼物!”
当天下午,帖子被撤下。更多媒体跟进报道:“社区记忆拼图:当科学遇见人文,当个体遇见文明。”
林昭在实验室收到新邮件,是云南孩子的感谢信:“谢谢哥哥姐姐,我们的‘星空舞’被更多人看见了!”
周远望着窗外的阳光,给父亲发了条消息:“您的‘守夜人’使命,我们接棒了。”
尾声:拼图永不完结
冬夜,“深渊记忆”APP后台收到一条特殊上传。
是小安的奶奶,七十岁的王秀兰。她对着手机摄像头,讲起五十年前的故事:“我是渔家女,嫁给爷爷那天,他划着船带我看海。他说‘海有海的秘密,我们要好好听’。后来有了小安,我总带他来海边,现在……”她抹了抹眼角,“现在我知道,海的秘密,藏在每个爱它的人心里。”
这条上传被标记为“年度最温暖记忆”。评论区炸开了:
“奶奶的故事,比任何论文都动人。”
“原来我们都是记忆的拼图人。”
“小安,你奶奶的眼睛里有星星!”
林昭、苏晚、周远挤在社区活动中心,看着墙上的“记忆拼图”。新的板块正在添加:云南的星空舞、西藏的神山、青海的湖光……
“看,”苏晚指着拼图,“这不是某个人的记忆,是所有人的。”
小安抱着乐高盒子跑过来:“叔叔阿姨,我想到个新主意——明年,我们办‘全球记忆拼图大赛’!让每个国家的人都上传自己和深渊的故事!”
林昭笑着揉他的头:“好啊,让‘眼睛’看看,人类的记忆,能拼成多大多美的星空。”
窗外,飘起了今冬的第一场雪。雪花落在“记忆拼图”上,像给每段故事盖了层温柔的邮戳。
九千年前的木筏、三百年前的水手、五十年前的渔女、今天的孩子……
他们的故事,
拼成了地球的日记,
拼成了文明的星光,
拼成了——
我们与深渊,
最温暖的约定。
(第三百六十七章完)
注:本章以“跨地域记忆共鸣”为核心,通过社区“记忆拼图”活动、自媒体抹黑与反转、全球故事征集等情节,将“深渊记忆”从个体叙事升华为人类共同记忆。张大爷的军旅往事、扎西爷爷的唐卡、云南孩子的舞蹈,这些细节诠释“传承”的广度——它无关地域、年龄,只关人心对美好的共鸣。结尾“全球拼图大赛”的设想,既呼应“全民守护”的主题,又为后续“文明级记忆联结”埋下轻盈的期待,符合连载文“有温度、有格局、有延续”的作者沟通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