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亮剑:开局黑云寨,爆兵四十万》最新章节。
楚云飞不禁皱眉望向方副团长,后者立即会意,转头质问传令官:"班难道没对这份加密?"
传令兵立正回应:"具体情况不明,但听他们提及对方直接锁定了我方频率,发送时似乎完全无惧日军截获!"
方副团长一时愕然,随即起身道:"团长,我这就去班核查!"
楚云飞默然挥手,目送方副团长随传令兵疾步离去,并未解释黑云寨的特殊性。
天光未亮,许平仅浅眠两小时便起身。他料定朱传武必然彻夜未眠,披衣出门询问岗哨,果然得知两小时前朱传武已通过黑云寨向358团发出。
"准备些稀饭。"许平揉了揉太阳穴,突然改口,"不,煮碗面条吧。"见岗哨面露困惑,他自言自语道:"本该是上车饺子下车面...眼下只能用面条讨个顺遂了。"
五分钟后,双眼通红的朱传武出现在指挥部。许平打量着他笑道:"我好歹还眯了会儿,你这是彻底没合眼?"
"发完更睡不着了。"朱传武嗓音沙哑,"有些事想不透,索性就不睡了。倒是惊扰大当家休息..."
许平摆手打断:"再睡怕你就该不辞而别了。今儿破例——"他指向炊烟袅袅的方向,"请你吃碗壮行面。"
见朱传武怔忡,许平搓着手解释:"本该出发吃饺子归来吃面,可惜寨里缺食材。这点子特权,也就够请你嗦碗面条了。"
这位大当家确实与众不同。别的首领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他却比旁人操劳数倍,最终的特权仅是能吃上一碗面条!
朱传武心中触动,当即向许平敬了个军礼。许平却摆手道:"吃饭要紧!我还得嘱咐你几句,要不干脆让人把面送到你那儿,直接在山寨门口送你走算了!"
许平显然有话要说,朱传武会意。刚进屋不久,食堂伙计便端来了面条。许平将黄瓜条、胡萝卜丝、咸菜和大酱拌进面里,招呼朱传武趁热吃。两人稀里呼噜吃得痛快。
晨光透过窗棂,映着吃面喝茶的二人。许平先搁下碗筷,抹了抹嘴:"待会儿骑山寨快马去团部见楚云飞。这事本不该多嘴,但358团事关重大,不得不叮嘱。"
朱传武正要放下碗筷,许平连忙制止:"别停!边吃边听。"说着从桌边取过一叠文件,"昨夜鬼子虚张声势闹腾一阵就消停了。就算真往他们司令部扔 ,也不过如此。"
朱传武暗自佩服许平的情报网,却不知他正筹划精兵简政——要将更多人手潜伏各处,构建更庞大的情报网络。这既能保存实力,又能精准预判鬼子动向,便于山区转移。更重要的是,这张网能掩护百姓,让队伍化整为零藏身山林、平原,甚至伪军山寨。
面对敌人可能发起的疯狂扫荡,必须未雨绸缪。为此许平日夜修订情报工作手册,已更新至第四版。近五千人的情报网络如同一把双刃剑,正随着残酷的地下斗争不断淬炼。
许平的情报系统遍布各地,即便在行动中折损部分人手,仍有大批人员能够隐蔽潜伏。待敌人撤退后,这批历经战火淬炼的精锐便可重新集结,成为他手中重要的力量。
为降低暴露风险,许平将情报小组规模控制在十人以内。这种方式虽能避免大规模覆灭,却也导致信息传递效率低下。不过许平胸有成竹——他掌握着独特的情报传递技术,加之日军正深陷东南亚战场,与强国对抗已令其焦头烂额。这种疯狂的战略选择,反倒给了许平可乘之机。
"他们现在连伪装都懒得做了?"朱传武扒拉着面条含糊问道。
许平咧嘴一笑:"秋收时节将至,他们确实松懈了。不过这种轻敌反而成了我们的优势。"他敲了敲桌面,"倒是那个毛驴太君迟迟未归很有意思。按理说他早该回县城部署作战了,否则如何配合猫眼司令和筱冢义男的攻势?"
朱传武放下碗筷,许平递来一张剪报:"看来日军要推迟行动了——他们的交通线出了问题。"
朱传武盯着剪报皱眉。这份特殊"情报"上只提及运输延误,只字未提破坏事件。
朱传武眉头微蹙,“大当家,我有两点不解。第一,您如何判断情报中提及的铁路公路是人为破坏?第二,为何不直接用整张报纸传递信息,莫非需要特定暗号?”
许平朗声笑道:“整张报纸未尝不可,起初我也采用此法。各地报刊我都能弄到手,但其他人不行——这群家伙既不读书也不看报。在我这儿,无论老少都可参加免费识字班,就为多认几个字!”
见朱传武颔首,许平继续道:“提升情报人员敏感度至关重要。报纸可以运来,但需裁剪内容。有的段落能作暗号,有的可传递情报或报刊动态。至于暗语另当别论,随着数据积累,我们的情报网会愈发严密。除非闲来无事,我才会晒着太阳翻报纸,看看能否发现新线索。”
朱传武若有所思:“恕我直言,报纸主要起宣传作用。鬼子报纸鼓吹自家,358团几乎没有像样报刊,八路那边倒有一份,但印刷粗糙。这些您都要收集?”
“当然!”许平眼中闪过狡黠,“视角决定价值,不仅能窥见另一番天地,搞不好还能赚钱。”见朱传武满脸震惊,他笑着摆手:“现在没空细说,既然你急着回团部,不如谈谈358团现状和鬼子动向。”
待对方点头,许平正色道:“三营行动必有配合。你汇报时最多告知楚云飞和方副团长,切记保密!难点在于三营可能阻挠——虽然概率不高。他们未必知晓你留在黑云寨,更不清楚我们昨日在县城的行动。况且三营已开赴大沽镇前线,与团部仅靠 和电话联络。”
“从另一个角度看,阻止你入团,方副团长和楚云飞不上报的可能性很小。第二个难点在于情报是否会泄露?这种风险确实存在,因为我们故意在县城制造了‘惊弓之鸟’的假象!”
“这招就是为了混淆视听。日军可能有防备,也可能没有,但无论如何他们都会有自己的判断。关键在于他们是否会因此改变原定计划——是命令三营按兵不动,还是提前行动?这两种情况都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