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0章 凤谋深算(1/1)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千年一吻》最新章节。
洛阳宫的夜色,比长安似乎更多了几分难以言喻的沉静,或许是新城尚未被太多过往浸染之故。武后寝宫内,烛台高擎,将室内映照得亮如白昼,却又被重重纱幔柔化了光线,显得既明亮又私密。空气中弥漫着清雅的百合香,试图驱散白日里沾染的繁杂气息。
武后并未卸下繁复的宫装,只是除去了沉重的头饰,乌发松松挽起,更衬得颈项修长,面容在灯下光洁如玉,眼神却锐利如常。她正坐在一张铺着软锦的榻上,手持一卷书册,却并未真正看进去,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李治踏入寝宫时,步履比平日略显沉重。他挥手屏退了左右侍立的宫人,殿内便只剩下他们二人。他没有立即说话,而是走到窗边,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背影透着一股难以排遣的郁结。
武后放下书册,并未起身,只是微微抬眼看他:“陛下今日,似有心事?可是因西突厥大捷,尚有未尽之意?”她的声音平和,却带着洞悉一切的敏锐。
李治转过身,脸上没有了朝堂上的威仪与笑意,只剩下深深的疲惫与一丝挥之不去的疑虑。他走到武后对面的绣墩坐下,沉默片刻,才缓缓开口,声音有些干涩:“媚娘,今日捷报,你亦听闻。苏定方之功,自当褒奖。然则……捷报之中,屡有‘天佑’、‘神秘指引’之语,朕……心中难安。”
他抬眼看向武后,目光复杂:“你可知,朕还是晋王时,曾遇一青衣人……”
他难得地提起了那段尘封的往事,提到了那云雾中的邂逅,那直指人心的点拨,以及那枚伴随他多年的墨玉,还有那句“保持本心,明辨迷雾”的赠言。
“……朕一直以为,那只是年少时的一段奇遇,一份机缘。可如今看来,”李治的指尖无意识地在膝上敲击着,“这青衣人,是否他背后可能存在一股力量,绝非寻常或者说,青衣人与这股力量有某种关系。西突厥之战,他们能神不知鬼不觉地提供如此精准的情报,其网络之深,能量之大,实在令人……心惊。”
武后静静听着,面上波澜不惊,唯有在李治提及“青衣人”与“墨玉”时,眼底深处掠过一丝极淡的了然与算计。待李治言毕,她并未立刻回应,而是起身,亲自为他斟了一杯温热的安神茶,递到他手中。
“陛下所虑,正是臣妾所忧。青衣人与这股力量可能有一定关系。”她的声音依旧平稳,却带着一种冰冷的分析意味,“此等力量,能于千里之外,洞察敌军动向,助我大唐决胜。此为其一利,亦为其一害。”
她踱步到李治面前,目光如炬:“利在,其力或可为我所用,扫平边患。害在,”她语气陡然转沉,“此力不受朝廷节制,不遵陛下号令。今日可助唐破突厥,他日若调转矛头,窥探宫闱,干预朝政,甚至……行那倾覆之事,又当如何?”
她的话,如同冰锥,一字字敲在李治心上,将他心中那模糊的不安,彻底勾勒成清晰的威胁。
“陛下,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武后微微俯身,声音压得更低,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更何况,此力潜藏于九地之下,无形无影,比明面上的权臣,更为可怕!必须查明其底细,知其首领,晓其目的,断其脉络!”
李治握着微温的茶杯,指节有些发白:“朕亦有此意。只是……此人行踪莫测,其组织更是隐秘,从何查起?”
武后的嘴角勾起一丝冷峭的弧度:“陛下,青衣人就是东方墨。你莫非忘了?与这青衣人关系匪浅,且同样‘消失’得无影无踪的,还有一人。”
李治瞳孔微缩:“你是说……兕子?”
“不错。”武后直起身,凤眸中寒光闪烁,“晋阳公主‘早逝’,本就存有疑点。她与那东方墨过往甚密,其后双双不知所踪。臣妾以为,从此处着手,或可找到突破口。重新秘密核查晋阳公主‘病逝’前后所有细节,查访其旧日侍从、医官,乃至感业寺中可能存在的蛛丝马迹。只要能找到与他们相关的线索,顺藤摸瓜,不信揪不出这‘墨羽’的尾巴!”
她的分析条理清晰,目标明确,瞬间为茫然的调查指明了方向。李治看着她冷静而锐利的侧脸,心中那份因迷雾而产生的躁动,似乎也找到了宣泄的出口。他放下茶杯,眼中最后一丝犹豫尽去,取而代之的是帝王的决绝。
“就依媚娘所言。”他沉声道,“此事,需绝对机密。”
武后颔首:“臣妾明白。当动用绝对忠诚之心腹,暗中进行。”她望向窗外无尽的黑暗,语气森然,“无论这迷雾多深,藏得多隐秘,既已显形,便休想再逃脱。这大唐的天下,只能有一个声音,那便是陛下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