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送子天书(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妈祖教我做神女》最新章节。

“此乃家师刘大夫与洞霄宫玄真仙师,呕心沥血专为保母子平安所研创的秘法。非是外间所传的武艺拳脚,实乃导引内里气血、安养胎儿、助益顺产的养生之术。清云不敢藏私,特赠予夫人府上试用,盼能为府上添福。”

她微微一顿,声音压低,显出几分推心置腹的坦诚:“只是此法精微,需配合特定饮食,习练者气血运行加速,胃口亦会随之大开,恐需比平日多食近一人份的精米肉食,方见其效。

且此术贵在坚持,万望府上练习务必按图索骥,日日习练,若有丝毫滞涩不明之处,夫人只管遣人来问,或请济安堂专精此道的女医登门指点,清云必当全力配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食量大增?”赵夫人眉头本能地一蹙,随即又迅速舒展开。刘神医和玄真仙师的金字招牌,加上“清云道长”亲自登门、言辞恳切,这分量太重了。

比起儿媳生产时那九死一生的鬼门关,多耗费些米粮肉食又算得了什么?清云商号在福州的口碑,便是最可靠的担保。

“道长慈悲,心系苍生,我代儿媳谢过了!”赵夫人郑重接过册子。

同样的场景,在福州城另外几家素与清云交好、家中正有待产孕妇的官宦巨贾府邸悄然上演。

穗安言辞如一,将“食量大增”的“缺点”坦然置于台前,却反而因这份“坦诚”和两位大师的背书,以及后续保障的承诺,让那几册《孕期安养导引图说》稳稳地落入了深宅内院最核心的妇人手中。

册页流转间,带着一种秘而不宣的庄重,只在榕城最高处的门庭内,投下几圈微澜。

数月时光如闽江水般静静淌过。福州城依旧繁华,商船往来如织,码头的号子声、工坊的机杼声昼夜不息。

然而,几则消息却像投入平静水面的石子,在那些高门大户的后宅女眷间激起了难以平复的涟漪,最终汇聚成汹涌的暗流,冲击着所有曾听闻过那本“秘册”之人的心防。

最先震动的是知州府。赵家那位怀胎十月的少奶奶,清晨发动,日头尚未攀至中天,一声洪亮的婴啼便响彻产房。

稳婆抱着襁褓出来报喜时,声音都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恭喜老爷夫人!添了一位八斤重的麟儿!母子平安!少奶奶……少奶奶力气足得很,顺当得老奴都没使上什么劲儿!老婆子接生几十年,头一回见这么有劲道又顺溜的!”

赵夫人喜极而泣,冲进产房,只见儿媳虽显疲惫,脸上却泛着健康的红晕,眼神清亮,竟还能起身。

回想孕期,儿媳的确精神健旺,步履轻快,全无寻常孕妇的笨重萎靡。她紧紧攥着贴身嬷嬷的手,声音哽咽:“那册子……那导引术……真真是救命的菩萨!”

几乎同时,城西王员外家也传出喜讯。他家那位娇养的金枝玉叶,头胎生产,竟只用了堪堪两个时辰!

婴儿落地,哭声震得房梁似乎都在簌簌落灰,小胳膊小腿蹬动得极有劲道。

王夫人抚着胸口,后怕与狂喜交织:“阿弥陀佛!两个时辰!我儿没受大罪!那清云道长送来的册子当真是仙法不成?”

更令人瞠目的还在后头。

李主簿家的儿媳临产前数日,请来的名医诊脉后忧心忡忡:“胎位……略有不正,恐有难产之虞,需早做打算。”

消息传开,李府愁云惨淡。谁料,就在发动前夕,稳婆再次探查,竟惊愕地发现那胎位不知何时已自行转正!生产过程虽有波折,终是有惊无险,母子均安。

李老夫人当即焚香祷告:“定是那导引术之功!神佛保佑,清云道长是活菩萨派来的!”

“赵家八斤麟儿顺产!”

“王家千金两个时辰平安生产!”

“李家胎位不正竟自转顺产!”

这三桩奇闻,如同长了翅膀,在福州城最顶层的女眷圈子里飞速传递,每一次复述都添上几分神异色彩。

先前那几本被穗安“勉为其难”送出的《孕期安养导引图说》,一夜之间身价暴涨,成了福州城最炙手可热的“保命金符”、“送子天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