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杏林新枝(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妈祖教我做神女》最新章节。
穗安眼神恳切,条理清晰:“其一,福州济安堂现有坐堂大夫十数人,皆是仁心仁术的好大夫,然囿于传承,精进之路艰难。师父若能亲临授课,指点迷津,于他们,是再造之恩;于福州万千百姓,是性命之福。
其二,弟子在福州有产业支撑,可为师父辟一清幽雅静之所,专设‘医学院’,广收门徒,系统传授师父医道精髓,使宝卷光华普照,杏林薪火永传!”
她顿了顿,语气更加诚挚:“师父常忧心医道传承后继无人。弟子在福州所见,风气渐开,许多寒门子弟渴望学得一技之长,济世安民。
医学院若成,必能网罗良才,光大我医道门楣!师父毕生心血,当有更广阔的天地施展,而非仅止于这海岛一隅。”
刘大夫沉默良久,目光在医书上流连,又望向窗外海天。他一生淡泊,着书只为传承,本无意兴办学院。
但穗安描绘的前景,尤其是“济世安民”、“光大医道”、“后继有人”这几个词,深深打动了他。
最终,他缓缓点头:“也罢,穗安你志在苍生,为师便随你走一遭,看看这福州气象,试试这杏林新枝,能否成荫。”
“谢师父!”穗安大喜过望。
回到福州,景松医学院的筹备紧锣密鼓地展开。穗安在靠近安济堂的地方,寻了一处宽敞清幽的旧宅院,精心改造。前厅为诊室,中庭设讲堂,后院辟作药圃和学生宿舍。
刘大夫的到来,在福州引起了不小的震动,许多济安堂的大夫闻讯,激动得夜不能寐。
开课当日,济安堂的坐堂大夫们早早齐聚,神情肃穆又充满期待。刘大夫坐于堂上,翻开医案,深入浅出,从基础理论到临证要点,娓娓道来。
他深厚的学养和丰富的经验,如同甘霖洒入干渴的土地,让这些平日已算一方良医的大夫们听得如痴如醉,茅塞顿开,只觉眼前打开了一扇通往更高境界的大门。
穗安静立一旁,看着这一幕,心中欣慰。然而,她的目光并未停留于此。
她悄悄示意,讲堂侧门轻轻打开,几个穿着女塾统一素色衣裙、神情略带紧张却眼神明亮的少女,在女塾一位年长助教的带领下,安静地走了进来,坐在了讲堂最后排预留的座位上。
她们是女塾中在医学上展露天赋,且对穗安所授的“妇科及卫生知识”表现出极大兴趣和钻研精神的学生。
当穗安提出让她们有机会跟随真正的国手学习时,她们眼中迸发出的光芒,足以照亮前路。
刘大夫的讲述微微一顿,目光扫过那几个安静端坐的少女,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
行医问诊,尤其是内科杂症,历来是男子的领域。女子抛头露面,为男子诊病,于礼法有碍,更关乎“男女大防”的森严壁垒。
他虽欣赏穗安的魄力,但根深蒂固的观念让他本能地感到顾虑。
课间休息,刘大夫单独叫住了穗安,语气温和却带着不解与忧虑:“穗安,你让女学生来听讲,此心为师明白。然医道一途,坎坷艰辛,女子行医,世所罕见,阻力重重。且诸多不便,恐非良策啊。”
穗安早已料到师父的顾虑,她神色平静,目光却如磐石般坚定:“师父,医道面前,岂分男女?病痛加身,又何分男女?弟子在女塾所授之妇科知识,不过是冰山一角。
天下女子,囿于礼教,隐疾难言,多少妇人因羞于启齿或庸医误诊而抱憾终身,乃至香消玉殒?这些女学生,她们亲身经历过身为女子的种种不便与痛苦,更有一颗立志减轻天下女子痛苦的心!
她们对女子身体、隐疾的了解,是男子大夫难以企及的优势。若得师父真传,她们将来便是专为女子解除病痛的‘女医’,填补的是医道中一片巨大的空白啊!”
她顿了顿,声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至于阻力?师父,您看这福州码头,多少女子在工坊凭双手养活自己?风气已在变。
清云商号能劈波斩浪,我清云女塾的学生,亦能在这医道上,闯出一条属于女子的路来。师父,她们需要的,只是一个机会,一盏明灯。请您给她们这个机会,做这盏明灯吧!”
刘大夫看着穗安眼中那近乎殉道者的光芒,听着她掷地有声的话语,脑海中浮现出自己行医一生见过的那些因妇科隐疾而痛苦绝望的妇人面容。
他沉默了许久,最终,长长叹了口气,那叹息中,有释然,更有一种被说服的认同:“罢,罢,罢!你之所言,确有其理。‘女医’填补空白,好,好!为师便看看,这些女娃娃,能在这条荆棘路上,走出多远!只是,”
他话锋一转,带着医者的严肃,“学医无捷径,为师对她们的要求,只会比男学生更严!”
“谢师父成全!”穗安深深一礼,脸上绽放出由衷的笑容。她知道,这看似小小的一步,在女子走出家门的漫长道路上,却是意义非凡的一大步。
消息传回女塾,那几位被选中的女学生相拥而泣,激动得难以自持。她们深知这个机会的珍贵与不易。
穗安在专门开辟的“百草园”里,看着她们因练习辨认草药、练习指力而磨红的手指,听着她们低声却坚定地讨论着某个月事调理的古方与穗安所授新知的异同,心中充满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