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槐院新荫(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妈祖教我做神女》最新章节。

正如穗安所料,阻力重重。

老乞丐们尤其抵触。他们蜷缩在桥洞、破庙,用浑浊而警惕的眼睛看着海生、妙善和后面跟着的衙役,以为官府又要抓人去修河堤或充军。

“滚开,少来这套!”“想骗老子去当苦力?没门!”“有饭吃?呸!怕是断头饭吧!”污言秽语和石块不时飞来。

一些有地痞控制的乞丐聚集点,混混头子出面阻拦,甚至推搡衙役,威胁妙善和海生少管闲事,断了他们的“财路”。

还有不少装残骗钱的懒汉泼皮混迹其中,煽动人群,说这是道姑的阴谋,要把人抓去炼药。

妙善发挥了关键作用。她毫不畏惧地站在那些曾经欺负过她的人面前,大声说:“我认识清云道长,我就是她救的,她现在是我师父,她给我饭吃,给我衣穿,教我认字,她不是坏人!

她说有饭吃就是真有饭吃,你们不信我,总该信一顿饱饭吧?城里槐树里的大院子,去了就能喝上热粥!不去拉倒,饿死也别怨人。”

她的话带着街头特有的泼辣和真实感,尤其那句“饿死也别怨人”,戳中了许多人最深的恐惧。

海生的沉稳和衙役的威慑力也起了作用。面对地痞,海生不卑不亢:“我等奉清云道长与知州大人之命行事,尔等聚众阻挠,是想去府衙大牢里吃饭吗?”衙役适时地按了按腰刀。地痞们终究不敢真和官府对抗,骂骂咧咧地退开了。

最终,在恐吓、利诱、半信半疑和实在饿得受不了的驱使下,陆陆续续有乞丐拖家带口,或搀扶病弱,走向指定的两个大院。

孩童们大多带着懵懂的兴奋,被“热粥”和“大院子”吸引;老人们则步履蹒跚,眼神浑浊,充满了对未知命运的深深忧虑和最后一丝微弱的希望。

槐树里大院很快充满了孩子的哭闹、嬉笑和不安的啜泣。

青竹岗染坊则气氛沉闷压抑,充斥着警惕的目光和低低的议论。

穗安在第三日傍晚出现在青竹岗大院。她依旧是一身素净道袍,周身却散发着一种安定人心的力量。面对数百双或麻木、或恐惧、或怀疑的眼睛,她的声音清晰而平和地传遍全场:

“诸位父老乡亲,贫道清云,在此稽首了。”

“召集诸位来此,非为囚禁,非为劳役。贫道乃方外之人,见众生疾苦,心中难安。欲行善积德,为诸位寻一条生路。”

“此地,便是诸位暂时的栖身之所。一日两餐,虽无珍馐,但可果腹。有片瓦遮头,免受风雨之苦。”

“贫道不才,愿尽力为诸位谋一安身立命之所,或习一技之长,或得一份工食,使老有所养,幼有所教,壮有所用。然此非一日之功,需诸位齐心,共度时艰。望诸位稍安勿躁,静待安排。”

没有华丽的许诺,只有“果腹”、“遮头”和“尽力”这样朴素的词汇,反而让这些在底层挣扎太久的人,感受到一丝罕见的真实。人群的骚动渐渐平息,虽然疑虑未消,但至少,那直抵肠胃的饥饿感暂时有了着落。

与此同时,穗安交给海生另一个任务。

“海生,你在码头帮工数日,对福州城的牙行可有了解?官牙有哪几家?势力大的私牙又有哪些?其主事人姓甚名谁,风评如何?”

水生这几日跟着穗安,眼界开阔不少,闻言立刻答道:“回禀道长,福州牙行确实繁杂。官牙首推‘府衙官牙行’,主事都是吏员,规矩大,抽佣也重,但稳妥。私牙…”

他顿了顿,“势力最大的有三家:‘南仓陈’陈老倌,就是上次买我们那家,人算公道;‘西市赖’,主事的叫赖瘸子,手下养着不少打手,专做码头苦力、船工的中介,抽成狠,名声…不太好;还有‘东门吴’,主做城内商铺伙计、仆役买卖,主事吴婆子,人精得很。”

“很好。”穗安点头,“你去打探清楚这三家主事人常在何处盘桓。然后,以‘清云道长’之名,持我名帖,邀请他们三日后,于‘福满楼’参加‘海商便民所’的开业典礼,就说有笔惠及各方的大生意相商。”

海生领命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