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内陆异闻(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妈祖教我做神女》最新章节。

简易的木质码头延伸入水,岸边挤挤挨挨着几间低矮的客栈、敞开的货栈和冒着热气的饭铺。

挑夫、船工、商贩、行旅客商…各色人等混杂,空气里弥漫着汗味、河水腥气、饭菜油烟以及山货特有的混合气息。

街道随地势起伏,铺着不甚规整的青石板。两旁的屋舍大多就地取材,木结构为主,辅以石块和青瓦,显得粗犷而实用。

人们的衣着也明显带着更浓郁的山地印记,颜色更沉,样式更简单利落,口音也与莆田那边有了细微却清晰的区别。

市集上,摊贩们兜售着新鲜的竹笋、各色草药、山菌野味、竹木制成的筐篓板凳,喧嚣而富有生气。

陈掌事熟门熟路地将车队引到码头附近一间挂着“悦来栈”幌子的客栈后院安置。卸货、喂牲口,伙计们忙作一团。

穗安帮着将最后一袋盐扛进简陋的货栈,拍了拍身上的灰土。一路风尘仆仆,此刻才感到筋骨深处的疲惫。

客栈大堂里人声鼎沸,挤满了南来北往的客人。穗安要了一碗素面,寻了个角落的位置坐下,一边慢慢吃着,一边不动声色地捕捉着周围的议论。

“听说了吗?上游白龙滩那边,前些日子又翻了一条运木头的筏子!”邻桌一个行商模样的人压低声音对同伴说,

“连筏工带货,七八个人呐!捞上来仨,剩下都喂了鱼鳖。都说那地方水流邪性,底下藏着水猴子,专拖人下水!”

“水猴子?我看是龙王老爷发脾气。”另一个黑脸汉子灌了口劣酒,粗声粗气地说,“今年开春到现在,天上才掉了几滴猫尿?地都干得裂口子了,龙王收不到香火,能不找筏子出气?”

“嘘!慎言!”旁边一个老者连忙制止,“水路不太平,陆路就安生?前头青石坳那段山路,听说新近又聚了一伙强人,专劫落单的客商,凶得很!”

“唉,这世道,赶个路都得把脑袋别裤腰带上…”有人叹息。

“可不是,天旱,路险,人祸,日子难过啊……”

碗里素淡的面汤还冒着热气,穗安握着筷子的手却微微收紧,古代活着是如此艰难。

穗安谢绝了陈掌事让她随队继续北上的邀请。永泰的喧嚣和那条穿城而过的大樟溪,没能解答她心中的困惑。

离开波涛汹涌的大海,告别了默娘身边那些关于海妖与神迹的传说,穗安仿佛踏入了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从莆田到永泰,再孤身翻越重重山岭,一路行来,山匪遇过几拨,却再无半分神仙显灵或妖怪作乱的痕迹。

这内陆腹地,平静得近乎沉闷,与危机四伏、神异频现的湄洲岛判若两个天地。

直到她踏入福州地界,在闽江口湿咸的风里,于一间简陋的码头茶寮歇脚时,才终于捕捉到一丝久违的、属于“异常”的气息。

“……可不是嘛!李家坳的张猎户,前些日子进莲花峰采药,回来就剩半条命了!”

一个皮肤黝黑的挑夫压着嗓子,对同伴心有余悸地说,“撞见个青面獠牙的鬼东西,力大无穷,把他设的捕兽夹像掰麻秆一样扯断了,吓得魂飞魄散!”

“鬼?我看是成了气候的山魈!”旁边一个老船工接口,声音更低,“莲花峰深处那片老林子,邪性得很。夜里常有怪声,像哭又像笑,牲畜和人莫名其妙就没了,骨头渣子都找不到。”

穗安端着粗陶碗的手一顿。她不动声色地靠近,沙哑着嗓子问:“几位大哥,刚说莲花峰真有精怪?”

老船工叹口气:“本地人都知道,那地方去不得。凶得很,官府派人搜过,连影儿都没摸着,还折了人手,现在也懒得管了。可惜那地方是去莲花峰采药打柴的必经地,每年都失踪好多人。”

“常在何处出没?”穗安追问。

“神出鬼没,”挑夫摇头,“不过听说,多在靠近‘鬼见愁’那条深涧附近,邪门得很,终年雾气不散。”

够了,她丢下茶钱,起身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