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 《薪火相传》(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赤火汉末魂》最新章节。

他们是“星火社”残存的核心,眼神里还带着前次镇压后的惊悸与迷茫。地窖中央,小石头将一本《赤火纲领》轻轻放在铺着旧布的矮桌上,那赤色的封面在昏暗中仿佛一团凝固的火焰。

“同志们,”小石头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与年龄不符的沉稳,“这本册子,是北疆的社长和同志们,用血和命换来的道理。它不是天书,它讲的是咱们身边每天都在发生的事。”

他拿起册子,翻到论述“剩余价值”的章节。“就拿咱们邺城的工匠来说,”他的目光扫过在场一位铁匠出身的成员,“王大哥,你打一把好刀,官府收去,转手能卖多少钱?除去生产资料成本,落到你手里的工钱,又够买几斤粟米?那大部分的钱,去了哪里?”

王铁匠下意识地搓着粗糙的手指,闷声道:“都被……上官和那些大商人拿去了。”

“对!”小石头的声音斩钉截铁,“这就是《纲领》里说的‘剩余价值’!咱们工匠流汗创造的价值,大部分被别人白白拿走了!这不是天经地义,这是剥削!”

他又看向一位在漕运码头上做苦力的成员:“李叔,你们扛大包,养活了多少商人,养肥了多少漕运官吏?可你们自己,风里来雨里去,一家人可能连个遮风挡雨的破屋都没有!为什么?”

地窖里一片沉默,只有粗重的呼吸声。这些问题,他们无数次在深夜问过自己,却从未得到过如此清晰、如此锋利的答案。

小石头没有照本宣科,他讲起了龙骧谷,讲起了公社里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记工分,多劳多得;讲起了评理组如何监督干部,防止他们变成新的老爷;讲起了水力锻锤如何让工匠们从繁重的体力中解放出来……

“北疆的兄弟姊妹,不再是被随意欺压、浑浑噩噩过活的牛马,他们是挺直了腰杆的人!因为他们懂了这些道理,他们手里有了斗争的武器!”小石头的声音带着感染力,他的话语不再是抽象的理论,而是与北疆那片充满希望的土地紧密相连的真实图景。

地窖里,那一双双原本迷茫的眼睛,渐渐亮了起来。理论不再是高不可攀的教条,它成了解剖自身痛苦的手术刀,照亮前路的火炬。

“光懂道理还不够,”小石头话锋一转,“《纲领》说了,要用实践来检验和发展认识。咱们以前的法子,太暴露,太吃亏。现在,得换个活法。”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小石头与“星火社”成员重新制定了策略。他们不再满足于散发传单和秘密集会,而是开始有组织地渗透。

王铁匠凭借手艺,开始在工匠行会里悄悄串联,组织小规模的“互助组”,起初只是互相帮衬着完成官府急活,慢慢开始交流各自被克扣工钱、被欺压的经历。

李叔则在漕运码头,联合几个信得过的苦力,以“一起喝酒御寒”为名,在背风的货堆后,低声传播着从地窖里听来的道理。“咱们流汗,他们享福,凭啥?”这样朴素的质问,比任何华丽的宣言都更能打动人心。

转机发生在一个寒冷的傍晚。官府作坊的管事再次以“物料损耗”为名,要克扣所有工匠本就不多的饷银。若是往常,工匠们大多敢怒不敢言,至多私下抱怨几句。

但这一次,王铁匠站了出来。他没有高声叫骂,而是按照小石头和《纲领》指导的,冷静地对着围拢过来的工匠们算了一笔账:

“各位师傅,咱们打造这批兵器的工料,市价几何?咱们耗费的工时,若按市面雇工,又该值多少?再看看这克扣后的饷银,够不够养家糊口?这多出来的钱,去了哪里?是不是《纲领》里说的,被……被‘剥削’走了?”

他用了那个刚从地窖里学来的词,有些生涩,却像一块巨石投入死水。

工匠们愣住了,随即交头接耳。这笔账,一算就明!以前模糊的不满,此刻变得清晰无比。

“对!王师傅说得在理!”

“凭什么总是克扣我们的!”

“这次绝不能答应!”

群情激愤。在“星火社”成员有意识的引导下,工匠们没有冲动地打砸,而是团结起来,集体向管事据理力争,并要求面见更高层的官员。力量的展现,让管事慌了神,最终被迫吐出了部分克扣的饷银。

斗争取得了小小的,却是破天荒的胜利。

当晚,在地窖里,王铁匠带着两名在斗争中表现最坚决、对道理领悟最快的年轻工匠,来到了小石头面前。他们的眼神,不再是麻木或畏惧,而是充满了找到方向的激动和坚定。

“石兄弟,俺们……俺们想加入‘星火社’!跟着你们干!跟着《纲领》指的路走!”

小石头看着他们,又看了看周围眼神熠熠生辉的老成员们。他仿佛看到,北疆带来的这捧“赤火”,已经在这黑暗的地窖里,在这座腐朽的都城深处,成功地点燃了第一簇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星火”。

他重重地点头,心中涌动着难以言喻的情感。他不再是那个仅仅背负着使命的信使,他成了播种者和引路人。他亲眼见证了,正确的理论一旦与斗争实践相结合,所能迸发出的、足以撬动旧世界根基的伟力。

邺城的星火,因注入了赤火公社的理论之油,而开始呈现出燎原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