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朝堂上的宏图与民间的鸡同鸭讲(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天朝魂》最新章节。

咸阳宫前广场,一场盛大而肃穆的仪式举行。巨大的青铜鼎中火焰熊熊燃烧。始皇帝嬴政亲临,颁布诏书:

“朕闻太古,文字异形,言语异声,道路不通,教化不行!今四海一统,天下归秦,当使万民同轨,书同文字!”

“诏令:自即日起,凡官府文书、法令颁布、教学典籍,一律以丞相李斯审定之小篆为准!六国异形文字,尽皆废除!凡敢私藏、擅用旧文者,以非谤朝政论处!”(史载诏书核心内容)

诏书用崭新、优美的小篆写在巨大的木牍上,由威严的卫士高举示众。同时,一批批由宫廷书师精心誊写的小篆字书样本、法令条文,被装上马车,由快马信使奔向帝国三十六郡。一场席卷全国的“换字”风暴正式拉开序幕!

诏令抵达云阳郡府。郡守雷厉风行,立刻召集所有官吏训话。

“都听清了!从今日起,所有文书案卷,务必使用朝廷颁行的小篆!一笔一画,都要规规矩矩!谁再敢用那些鬼画符,或是写得歪七扭八,莫怪本官按律治罪!” 郡守声色俱厉。

程邈的心沉到了谷底。他那些为了图快而写的“隶字”,在上级眼中,无疑就是“鬼画符”、“歪七扭八”的典型!他硬着头皮用小篆写文书,速度慢得令人发指,错误百出。终于,在一次紧急审讯记录中,他实在跟不上,又下意识地夹杂了几个简化写法,被严厉的督察官当场抓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程邈!你好大的胆子!竟敢公然违背陛下‘书同文’之诏令,使用鄙俗不堪的字体!藐视朝廷,罪不容恕!来人,革去其职,打入大牢!”(史载程邈因罪入狱)

程邈如遭雷击,连申辩的机会都没有,就被如狼似虎的差役拖了下去,再次投入了他熟悉的云阳监狱——只不过,这次他是以犯人的身份。

冰冷的牢房里,程邈万念俱灰。他恨这该死的小篆!恨这不近人情的法令!更恨自己的卑微无力!难道就因为想快点写完文书,就要在这暗无天日的地方了此残生?

绝望中,他看着牢房地面缝隙里长出的几缕顽强杂草,又想起了灯下偷偷写字的那些夜晚。那些方折的笔画,那些简化的结构……“不!我的字没有错!它们更快、更好用!它们不是鬼画符!” 一股倔强之气从心底涌起。

“反正已经这样了,死马当活马医!” 程邈把心一横。他向看守要来一些废弃的竹片和烧黑的木炭(简陋的笔墨)。他要把他摸索出来的所有简化写法,系统地整理出来!他要证明,这种字不是鄙俗,而是进步!

在昏暗的光线下,在狱友不解的目光中,程邈开始了疯狂的书写。他将小篆的圆转笔画一一改为方折,将复杂的偏旁进行大幅度的简化合并,创造了一些更便于连写的笔顺。他一边写,一边在脑海中回想那些因书写缓慢延误公事的同僚,那些因为看不懂复杂文书而挨鞭子的百姓…

“这不是破坏规矩,这是让规矩能真正运行起来!” 他内心呐喊。他整理出了三千个常用字的简化写法,并详细注明了简化的原则和好处——易学、易写、速度快!他将这些凝聚着心血和希望的竹片,定名为《隶书简则》。(体现程邈的信念与系统整理)

如何送出去?程邈知道,擅自上书是重罪,尤其是一个获罪的狱吏。但他更知道,如果这卷东西能送到真正懂行的人手里,或许能改变无数像他一样的底层吏员的命运!他找到了一个曾受过他小恩惠、即将刑满释放的狱卒。

“兄弟,求你了!帮我把这个带出去,设法呈交给…丞相李斯大人!” 程邈紧紧抓住狱卒的手,眼中是孤注一掷的恳求,“这不是造反文书!这是能让官府文书更快、更准的法子!是为了朝廷好啊!”(戏剧性传递)

狱卒看着程邈熬得通红的眼睛和那卷沉甸甸的竹简,犹豫许久,终于咬牙点了点头:“程哥,我信你一次!但成不成,看天意了!”

【本章启示】 强力推广小篆(雷霆手段)与程邈狱中铸书(绝境求变)形成命运交织。这警示我们:政策推行(书同文)常伴阵痛与牺牲(程邈入狱);真正的价值(隶书)常在边缘困境中诞生;突破性的创新有时需要孤勇者以巨大代价推动(冒险上书)。

4:李斯的抉择与“隶变”的曙光(公元前220年秋,咸阳丞相府)

主要事件: 李斯审阅程邈献上的《隶书简则》,震惊于其巨大的实用价值,陷入深刻的思想斗争,最终力排众议向始皇帝推荐,促使隶书与小篆并行推广。

丞相府。李斯正为“书同文”推行过程中的阻力焦头烂额。各地郡守纷纷上书抱怨:小篆固然优美规范,但学习困难,书写极其缓慢,基层官吏怨声载道,文书效率不但没提高,反而大幅下降!有的地方官甚至偷偷允许手下用旧文字或俗体字,被查获后又是一场风波。

“岂有此理!颁布的是圣人之言,书写的是庙堂之文,竟遭如此怠慢!” 李斯又气又无奈。他深知小篆的书写难度,但这是他主持制定的“标准”,关乎朝廷和他本人的威信!

就在这时,一份来自云阳狱、署名“罪吏程邈”的奇特上书,几经周折,被谨慎地放在了李斯的案头。

“隶书简则?” 李斯皱着眉头,带着一丝不屑和好奇翻开竹简。他本以为又是一个喊冤或者抱怨的囚犯。

然而,仅仅看了几行,李斯的神情就变了。他猛地坐直了身体,鹰隼般的眼睛紧紧盯着竹简上的文字!

这些字…结构简单明了,笔画平直方折,几乎摒弃了所有圆转!写一个“水”字,不再需要三四个弯曲的波浪,而是用干脆利落的几条短竖;“木”字也不再纠结于枝叶的描绘,一个主干加两个短横足矣。这写起来该有多快?!

李斯下意识地拿起笔,学着竹简上的写法,在木牍上快速书写。笔走龙蛇,毫无滞涩!一个“囚”字,眨眼即成,清晰可辨!对比旁边他用小篆写的同样一个字,速度快了何止三五倍!而且字形虽然不如小篆优美,却自有一种刚健有力、简洁明快的气质。

“妙!妙啊!” 李斯忍不住拍案叫绝!作为一个深谙行政事务、深知基层疾苦的实干家,他瞬间就看透了这种“隶书”巨大的实用价值!它简直就是为处理海量公文、快速记录而生的!(李斯识货的震撼)

狂喜过后,李斯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纠结。

推广隶书?

利: 必将极大缓解基层压力,彻底打通政令执行的“最后一里”!帝国行政效率将有质的飞跃!

弊: 这是对他亲手制定的“小篆”标准的巨大否定!朝堂之上那些推崇古法、讲究礼制的博士儒生们会如何攻讦?那些保守派大臣会如何嘲笑他朝令夕改?陛下会如何看待他主持的“书同文”工程? 压制隶书?

维持了小篆和他个人的“面子”,但帝国的行政效率将长期受困,阳奉阴违难以杜绝,最终损害的是陛下伟业和他这个丞相的治绩!

李斯在书房内来回踱步,一夜无眠。窗外的天色由暗转明。他反复看着程邈简陋竹简上那些充满生命力的方折字体,又看看自己案头那卷装帧精美却书写缓慢的小篆字书。

他想起了年轻时在郡府当小吏的岁月,那些因为写字慢而挨骂、熬夜赶文书的辛苦。他想起了始皇帝锐利的眼神和对效率的极致追求。

“面子?里子?” 李斯喃喃自语。最终,一个成熟政治家的理智和对帝国整体利益框架模式在李斯脑海里逐步成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