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权臣的野心与天子的怒火(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天朝魂》最新章节。

:礼崩乐坏 - 春秋的霸业与纷争 (公元前770年 - 公元前476年)

权臣的野心与天子的怒火(公元前720年 - 公元前707年,洛邑 & 郑国)

核心事件:郑庄公利用王室卿士身份扩张势力;与周王室矛盾激化;周桓王剥夺郑庄公权力,酝酿讨伐。

洛邑的王宫,虽然少了镐京的恢弘,却依然维持着表面的礼仪。然而,一股暗流在平静下汹涌。主角,是新即位的少年天子——周桓王姬林(平王之孙),和他的“首席大臣”——郑庄公寤生。

郑庄公,郑武公之子,一个其貌不扬甚至名字都透着点“不祥”(寤生,意为逆生、难产)的中年男人。但他心思缜密,手段老辣。他牢牢抓着“王室卿士”这个关键职位不放(这是他老爹郑武公护驾东迁挣来的),这意味着他既是郑国的国君,又是周王室的最高执政官之一,可以名正言顺地参与王朝中枢决策,插手王畿事务。

“王上,”郑庄公恭敬地行礼,声音平稳,眼神却锐利如鹰,“宋公不庭,屡犯王畿边界,劫掠贡赋。臣身为卿士,请命率王师讨伐,以彰天威!”他总能找到冠冕堂皇的理由,调动王室的资源或借用王室的名义,去打击邻国、扩张郑国的地盘。灭郐、伐许、制衡卫宋……郑国的疆域在“勤王”的旗号下悄悄膨胀。

年轻的周桓王坐在王座上,看着殿下这个看似恭顺实则处处掣肘的“老臣”,一股怒火在胸中翻腾。他刚继位时,郑庄公竟敢派兵抢割了王畿温地的麦子和成周的禾!这简直是赤裸裸的挑衅和羞辱!虽然事后郑庄公假惺惺地来道歉,但桓王心中的芥蒂已深。

“爱卿忠心,寡人知晓。”桓王尽量让自己的声音显得威严,但微微颤抖的指尖暴露了他的愤怒和无力,“然兵者,国之大事。讨伐之事,容后再议。”他拒绝了郑庄公的提议,决心收回权力。

不久,桓王进行了一次看似寻常的人事调整:他任命虢公林父为右卿士,分走了郑庄公一半的权力!朝堂之上,气氛瞬间凝固。

郑庄公脸上的恭敬瞬间冻结,眼底闪过一丝冰冷刺骨的寒芒,但转瞬即逝。他缓缓躬身:“臣……遵旨。”声音平静无波,却让周围的空气都降了几度。他心中冷笑:“黄口小儿,翅膀还没硬就想剪除老夫?郑国三代勤王之功,岂是你一道任命就能抹杀的?”

矛盾彻底公开化。郑庄公不再朝觐天子,甚至阻挠周天子派人去郑国境内祭祀泰山(僭越行为)。双方在边境摩擦不断,口水仗升级。

周桓王年轻气盛,感到前所未有的屈辱。“他郑寤生算什么东西!不过是我周王室的一条看门狗!竟敢如此藐视寡人!”他对着心腹大臣咆哮,“是可忍孰不可忍!寡人决意,亲率王师,讨伐不臣!”

大臣周公黑肩(黑肩是名,周公是官职)大惊失色:“王上三思!郑国兵强将勇,庄公老谋深算。且讨伐名义上的卿士,恐失诸侯之心啊!”但桓王已被怒火冲昏头脑,加上虢公等人的怂恿,认为自己身为天子,振臂一呼,诸侯必然云集响应,小小郑国弹指可灭。

公元前707年秋,周桓王拼凑起一支联军:王室中央军为主力,加上与郑国有隙的陈国、蔡国、卫国(卫国内部不稳,出兵敷衍)的军队,浩浩荡荡杀向郑国。桓王身着金甲,意气风发,他要让天下人看看,谁才是真正的天下共主!

:权力如同双刃剑,过度依赖或急于收回都可能引发灾难。年轻的冲动需要智慧的沉淀,而倚老卖老、功高震主终将埋下祸根。沟通与制衡,远比意气用事的对抗更能化解矛盾。

:繻葛血染,王肩一箭(公元前707年,繻葛)

核心事件:繻葛之战;郑军“鱼丽之阵”大破周联军;郑将祝聃一箭射中周桓王肩膀;王权威严扫地。

郑国,新郑(今河南新郑),郑庄公接到战报,神情凝重却不慌乱。谋士祭足忧心忡忡:“主公,天子亲征,名正言顺,我军若公然抵抗,恐坐实叛逆之名啊!”

郑庄公捋着胡须,眼神深邃如古井:“叛逆?哼!是天子无道,听信谗言,无故伐我!祭足啊,你错了。此战非但不是祸,反而是我郑国立威于诸侯的千载良机!”他猛地站起身,一股枭雄之气勃发:“天子又如何?他既不讲‘礼’,便休怪我不讲‘情’!传令三军:备战!此战,只许胜,不许败!要让天下人看看,我郑国的刀锋有多利!”

两军对峙于繻葛(今河南长葛北)。周联军看似声势浩大,但内部隐患重重:陈军人心涣散,蔡卫军战力孱弱,王室中军虽精锐,但其统帅周桓王本人毫无实战经验。

反观郑军,在名将公子吕、高渠弥、祭足等指挥下,士气高昂,训练有素。郑庄公亲临前线,他采纳了子元(公子突)的建议,布下了名震后世的“鱼丽之阵”——这是一种极具攻击性的阵法:将战车部署在阵前中央,像锋利的鱼头;精锐步兵分散配置在战车两侧及后方,如同鱼身和鱼鳞,紧密跟随战车冲击,互相掩护,形成强大的突破力和韧性。这是一种对传统车战阵型的革新,核心思想就是:集中力量,中央突破!

战鼓擂响!周桓王意气风发,下令三军齐进,企图以堂堂之阵碾压郑军。

郑庄公目光如炬:“按计划行事!击鼓!鱼丽之阵,突击!”

郑军阵中战旗挥舞,鼓点陡然变得急促而凶猛!中央的战车集群如同离弦之箭,在公子吕的率领下,毫无花哨地直扑周桓王亲率的王室中军!两侧和紧随其后的步兵如同翻滚的鱼鳞,紧紧咬住战车的尾巴,利用战车冲开的缺口,凶狠地插入周军阵型,分割包围!

“保护王上!”王室卫队大惊失色。他们从未见过如此凶悍、专注的打法!郑军的战车和步兵配合得天衣无缝,像一把烧红的尖刀,狠狠捅进了黄油般的周军中军阵线。

陈、蔡、卫的左右两翼军队,本就不愿死战,看到气势汹汹的郑军和瞬间被冲得七零八落的中军,顿时胆寒!象征性地抵抗了几下,蔡军、卫军率先崩溃,掉头就跑!陈军稍作抵抗,也在郑军猛攻下迅速瓦解。战场上只剩下周王室中军在苦苦支撑,但已被郑军分割包围,陷入苦战。

混战之中,郑国猛将祝聃,这位以勇武和神射闻名的悍将,正指挥一部步兵奋力厮杀。他远远望见周桓王的华丽战车和王旗,心中那股被压抑的对王权的敬畏瞬间被战场上的血腥和狂热冲淡,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莫名的冲动和证明自己的欲望。“昏君!看箭!”祝聃热血上涌,几乎是不假思索地张弓搭箭!他锁定了那个在战车上挥舞宝剑、指挥若定(实则慌乱)的年轻身影。

“嘣!”弓弦震颤!

“嗖!”一支带着尖锐破空声的狼牙箭,如同死神的狞笑,穿越混乱的战场,精准无比地——

“噗!”

“啊!!!”一声凄厉的惨叫响彻战场!

那支冰冷的箭簇,不偏不倚,狠狠钉进了周桓王左侧肩膀!鲜血瞬间染红了金色的铠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