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泥火淬炼的心(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天朝魂》最新章节。
整个绘画过程一气呵成。赤石仿佛与手中的笔、陶罐上的鱼融为一体,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境界。最后一笔落下,他才长长吐出一口浊气,仿佛完成了一场神圣的仪式。看着那条仿佛随时会游动起来的“鱼”,赤石疲惫的脸上绽放出满足的光芒。这不仅是装饰,这是他用心灵与自然对话的印记!
四、 火神的试炼:露天窑祭与暴雨之殇 (关键事件:露天堆烧工艺;突遭暴雨导致陶器骤冷开裂)
陶坯彻底干透,变得坚硬而轻盈。终于到了决定成败的最后关口——烧窑!这是最令人期待,也最令人心悸的时刻。赤石选择了当时最普遍的“露天堆烧法”。
他在聚落外围一处开阔避风地,先用石块垒起一个矮小的圆形基础。然后,他屏住呼吸,极其轻柔地将那件承载了他所有心血和期望的精美鱼纹大陶罐,以及几件新做的小陶碗、陶钵,稳稳放置在石圈中央。接着,他抱来早已准备好的燃料:干燥的茅草、细树枝铺垫在最里层(引火),然后是手腕粗的树枝(主燃),最外层是耐烧的粗木块和干燥的牛粪块(保温助燃)。他一层层、由内向外、由细到粗地堆叠,像搭建一座小小的金字塔,将陶器严密地包裹在核心。
点火前,赤石绕着柴堆走了好几圈,反复检查燃料的干湿、堆叠的疏密。他蹲下身,双手合十,对着柴堆核心低声祈祷,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清水河神庇佑,火神爷爷息怒…请赐予这陶罐坚实的身躯,莫裂,莫炸,平安出炉…”心跳如鼓,手心全是汗。青芒、母亲桑榆和一些闻讯而来的族人屏息围观,空气中弥漫着紧张与期待。
赤石拿起一支燃烧的火把,深吸一口气,眼神决然,点燃了柴堆最底层的茅草!“呼啦——!”干燥的引火物瞬间爆发出明亮的火焰,贪婪地向上席卷,迅速吞噬了内层的细枝。很快,整个柴堆变成了一个剧烈燃烧的巨大火球!烈焰冲天,浓烟翻滚,热浪滚滚扑面,逼得围观人群连连后退。
赤石却像一尊雕像,钉在离火堆几步远的地方。汗水瞬间湿透了他的麻布短裤,烟灰扑了他满脸,熏得他眼睛通红刺痛。但他死死盯着火焰,全神贯注!他必须通过火焰的颜色(橙红→亮黄→接近白炽)、烟雾的浓淡(浓黑→淡白→近乎透明)和柴堆燃烧的声响(噼啪爆裂声),来判断火候的进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小火慢烘…急不得…”他沙哑地低语,更像是在告诫自己。他不断用小树枝拨动柴堆外围,控制着火势的蔓延速度,确保核心的热量是温和上升的,让陶器中最后残余的水分被彻底、缓慢地“蒸”出来。这个过程漫长而煎熬。青芒远远递过来的水瓢,他看都没看一眼。时间一点点流逝,火焰的颜色终于由最初的橙红带浓烟,转变为明亮、稳定的淡黄色,浓烟也变淡变白。赤石心中一振:脱水完成了!
“加柴!大火!”他嘶哑地喊道。和旁边帮忙的伙伴一起,奋力将大块的硬木投入火堆核心!“轰!”火焰如同被激怒的巨兽,猛地蹿高数尺,发出震耳欲聋的“噼啪”爆裂声!火舌疯狂舔舐着夜空,炽热的白光刺得人睁不开眼!整个柴堆变成了一个耀眼夺目的“小太阳”,惊人的热力扭曲了周围的空气。这是烧制最关键的高温烧结阶段!需要将温度提升到足以让陶土发生质变,变得坚硬如石!
赤石眯着眼,强忍灼痛,努力分辨着火焰核心那接近白炽的颜色。每一秒都像一个世纪那么漫长。突然!原本晴朗的星空毫无征兆地被一大片急速翻滚的乌云吞噬!天地瞬间昏暗如同夜晚!“咔嚓——!”一道惨白的闪电撕裂苍穹,震耳欲聋的炸雷紧随其后,仿佛就在头顶炸响!
“糟了!!!”赤石的心猛地沉入冰窟,脸色瞬间惨白如纸!露天烧窑最致命的克星——暴雨!
豆大的雨点毫无缓冲地倾盆而下!密集的雨点砸在滚烫的柴堆上,发出令人心悸的“嗤嗤”声,腾起大片大片绝望的白雾!
“护住火!快!!”赤石目眦欲裂,不顾一切地就要往前冲!身边的族人死死拽住他咆哮的胳膊:“赤石!火太大了!过去找死啊!!”
就在这电光火石之间,一连串尖锐刺耳、如同心胆俱裂的“噼啪!咔嚓!嘶啦——!”声,猛地从烈火熊熊的柴堆核心爆响!那声音,像无数把利刃同时刺穿了赤石的心脏!
暴雨如注,无情地冲刷着大地。赤石如同被抽去了魂魄,僵立在原地,眼睁睁地看着那冲天的火焰在密集冰冷的雨点打击下迅速萎缩、熄灭,只剩下滚滚浓烟和一片狼藉的、滋滋作响的黑色灰烬泥浆。空气中混合着刺鼻的烟火味、湿土腥味和一种深入骨髓的冰冷绝望。
雨来得快,去得也快。乌云散尽,月光重新洒落,却冰冷得没有一丝温度。赤石挣脱族人的手,踉跄着扑向那堆还在散发着余热和呛人烟气的废墟。他双手颤抖,不顾滚烫和脏污,疯狂地扒开湿漉漉的灰烬和泥浆……
一个巨大的、狰狞的裂口,赫然出现在那个承载着他所有心血的鱼纹大陶罐的腹部!那道深深的、几乎贯穿罐体的裂痕,像一个残酷的嘲笑,无情地将那条栩栩如生的游鱼拦腰斩断!旁边那几个小陶器,或粉身碎骨,或布满蛛网般细密的裂纹,无一幸免!
赤石“扑通”一声跪倒在冰冷的泥泞中。他双手捧起那件破碎的陶罐残片,手指颤抖着,一遍遍抚摸着那道冰冷的裂缝,抚摸着那条断裂的鱼纹。冰冷的雨水混合着滚烫的泪水,淌过他沾满泥灰的脸颊,滴落在残破的陶片上。他张着嘴,喉咙里却只能发出破碎的呜咽。多少个日夜的汗水、期盼、专注与热爱,就在一场毫无预兆的暴雨中,化作了一地冰冷的碎片。巨大的失落和心痛像沉重的磨盘,碾碎了他所有的力气和骄傲。
青芒跑过来,看到哥哥失魂落魄的样子和满地的狼藉,忍不住“哇”地哭出声来。母亲桑榆默默地走过来,蹲在赤石身边,粗糙而温暖的手掌,轻轻抚摸着儿子沾满泥浆和泪水的头发,没有言语,只有无声的叹息。族人们看着这景象,也纷纷沉默摇头,这不仅是一个陶罐的损毁,也是一件精美器物和一份珍贵储粮容器的消失。
五、 碎砾中的真知:痛定思痛的智慧 (关键事件:分析失败原因,总结烧制经验)
夜晚,聚落中心的篝火噼啪作响,却驱不散赤石一家心头的阴霾。赤石蜷缩在屋角最暗处,手里紧紧攥着那块最大的、带着残破鱼纹的陶罐碎片。篝火的跃动在他空洞的瞳孔里明明灭灭。挫败感像冰冷的藤蔓缠绕着他的心脏:为什么?每一步都那么用心了!泥揉得那么透(他确信),罐盘得那么仔细,画画时心神那么凝聚,火更是盯得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为什么一场雨就全完了?难道是自己还不够虔诚?还是技艺根本未到火候?那刺耳的碎裂声仿佛还在耳边回响。
“吃一口吧,石头娃。”母亲桑榆端着一碗温热的粟米粥,放在赤石脚边。她看着儿子佝偻的背,声音温和却有力:“罐子碎了,心不能跟着碎。你揉泥的手艺没碎,你盘罐子的本事没碎,你画鱼的灵气更是天地给的,谁也碎不了。碎的,是泥土。”
赤石闷闷地抬起头,声音嘶哑干涩:“阿姆…我…我是不是笨?白费了那么好的泥,白费了那些赭石和黑石(锰矿石)…”
“笨?”桑榆坐到儿子身边,轻轻摇头,火光在她布满皱纹的脸上跳跃,“哪个好陶匠没烧裂过陶?你阿公当年烧裂的陶器碎片,堆起来能再烧几窑!要紧的不是摔没摔跤,是摔倒了,能不能爬起来,看清楚绊倒你的是啥石头,下次绕开它走!”
她拿过赤石手中的碎片,粗糙的手指点着那道狰狞的裂口:“石头娃,你看这裂缝,多深,多直,像刀劈的。这说明啥?说明雨浇下来的时候,火的温度正高,陶罐外壁突然冷却,才导致的罐体撕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