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美人(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祁同伟之警界第一人》最新章节。

“要不要姐姐帮你把照片洗出来?这穷乡僻壤的,可没几家像样的照相馆。”

祁同伟心中明镜似的,这哪里是要帮忙,分明是想查验他到底拍了些什么。

但他早有准备,空间里还有一部一模一样的备用相机,里面装的才是真正有用的素材。

他当下毫不犹豫地摘下相机,爽快地递了过去:

“那就先谢谢四嫂了!正好我也懒得去找地方。”

秦芳接过相机,随手放在旁边的花几上,似乎真的只是随口一提,并不急于查看。

“进屋喝杯茶吧,刚沏的普洱。”

两人走进正屋。屋内陈设同样雅致,与外面的喧嚣仿佛是两个世界。

秦芳娴熟地烫杯、冲泡,将一盏橙红透亮的茶汤推到祁同伟面前。

祁同伟端起茶盏,先观其色,再闻其香,最后浅啜一口,在口中稍作停留品味,然后才缓缓咽下。

一套动作做得行云流水,俨然深谙此道。

“柔中带刚、蜜韵悠长!好茶!”

“哦,你还懂茶?”秦芳眼放异彩。

“略懂,家父比较喜欢品茶,尤好普洱!”祁同伟的父亲懂什么茶,这是前世为了讨好如赵立春之流的一些高管,刻意钻研过的。

秦芳似乎来了兴致,追问道:“那浩南兄弟能否品出,这是什么茶?大概什么年份?”

祁同伟再次端起茶杯,仔细品了一口,沉吟道:

“这茶……初品温柔似水,细品则暗藏锋芒!蜜韵浓烈,散发药香!如果我没猜错,这应该是易武茶区的弯弓寨料,而且……陈化时间至少五年以上了……”

说到这里,祁同伟的声音戛然而止,脑中仿佛有一道闪电骤然劈过!

他想起了前世在某个极高规格的拍卖场合听闻过的名词,普洱古董茶!

在中国茶文化的浩瀚长卷中,普洱古董茶犹如一部活着的史书。

清末民初,滇南易武、倚邦等茶山兴起一批以家族商号为核心的茶庄,如赫赫有名的宋聘号、同庆号、福元昌号。

这些茶庄以姓氏或吉祥字命名,用绵纸包裹茶饼,手写商号并加盖朱砂印,形成了最早的普洱茶品牌体系。

例如宋聘号以"蓝标"为极品,茶汤陈化后呈现罕见的参药香;福元昌号的紫票茶则以绵厚如膏的汤感着称,饮后喉韵如檀香缭绕。

这些历经数十年甚至上百年沧桑的老茶,早已超越了饮品的范畴,成为融合历史、艺术与收藏价值的文化符号。

由于战乱与社会变革,存世的真品号级茶尤为稀少,祁同伟记得后世的拍卖会上,一片宋聘号以2600万元成交,创下茶叶拍卖纪录。

而1950年代的红印圆茶被视为印级茶标杆,现存世量约千筒,单片价格可达数百万元。

其中"88青饼"更创造了普洱茶收藏的神话,价格从几十元一饼飙升至数十万元一饼。

翻了万倍!

这意味着,如果他此刻能投入一万块收购这些如今还不算起眼的茶饼,二十年后,其价值将膨胀到一个亿!

发大财了!祁同伟心想。

PS:前文有修改,第一卷里本章说里的一些图片可能和章节不太对应了,大家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