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溶洞危机与阴谋初显(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星脉之心破渊者》最新章节。
顾氏集团的项目会议室里,晨光透过全景落地窗洒在摊开的地质勘察报告上,橘色的光斑恰好落在“核心筒下方发现不明溶洞”的标注处。苏晚坐在会议桌一侧,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黑色笔记本的边缘——这本藏着回扣记录和合影的本子,她从早上出门就揣在包里,直到此刻仍在犹豫,该在什么时候拿出来才最合适。
“勘察队昨天下午补充了三个钻探点,确认溶洞直径约8米,顶部距离基坑底面仅1.2米。”工程总监赵磊的声音打破沉默,他指着报告上的三维剖面图,眉头拧成一团,“按原计划的支护方案施工,极有可能引发溶洞顶板坍塌,到时候不仅要返工,还会延误至少一个月工期。”
会议室里瞬间安静下来,财务总监周明推了推金边眼镜,率先开口:“延误一个月的直接成本就要增加两百多万,还不算后续可能产生的违约金。苏设计师,有没有办法在调整支护方案的同时,控制额外成本?”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苏晚身上。她深吸一口气,将笔记本往包里塞了塞,伸手拿过勘察报告,指尖落在溶洞位置的标注上:“溶洞顶部岩层的抗压强度是25MPa,比我们之前预估的低8MPa,所以原方案的土钉墙支护确实不够。我的建议是,先做溶洞填充处理,用C30微膨胀混凝土填充至距离基坑底面0.5米处,再在上方加设一道钢筋混凝土支撑梁,与原支护结构形成联动。”
她一边说,一边快速在空白纸上画出调整后的支护示意图,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在安静的会议室里格外清晰:“填充混凝土可以采用商砼站的回收骨料,能降低15%的材料成本;支撑梁的钢筋用量可以通过有限元分析优化,比常规方案减少8%。综合下来,额外成本能控制在八十万以内,远低于延误工期的损失。”
顾沉舟坐在主位,目光从示意图上移到苏晚脸上。她说话时眼神专注,侧脸在晨光里透着一股笃定,连鬓角垂落的碎发都没影响她的思路——这是他熟悉的、在专业领域里闪闪发光的苏晚,没有了昨晚面对异常支出时的慌乱,只剩设计师的冷静与精准。
“方案可行。”他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了两下,声音沉稳有力,“赵磊,让勘察队今天再补充两个钻探点,确认溶洞是否有分支;周明,联系三家商砼站,对比回收骨料的价格和质量,下午给苏设计师答复;法务部,同步梳理填充施工的安全责任条款,避免后续纠纷。”
一连串指令清晰明确,没有丝毫拖泥带水。苏晚看着他有条不紊地分配任务,心里微微一动——每次遇到问题,他总能快速搭建起解决框架,却从不会干涉她的专业判断,这种“支持不越界”的分寸感,比直接提供帮助更让她安心。
就在赵磊等人起身准备离开时,会议室的门突然被推开,王氏建材的王经理拎着公文包闯了进来,脸上带着刻意的傲慢:“顾总,苏设计师,耽误各位几分钟——咱们之前签的混凝土供货合同,得改改了。”
苏晚的眉头瞬间皱起。上次王氏建材临时涨价被她用鑫源建材的备选方案压制后,她还特意让法务在合同里加了“禁止临时调价”的条款,王经理此刻突然上门,显然没打算按规矩来。
“王经理,合同里明确规定,供货周期内不允许单方面调价。”林律师上前一步,语气带着法务特有的严谨,“您现在提出改合同,已经构成违约。”
“违约?”王经理嗤笑一声,将公文包往会议桌上一放,“现在全市的C60混凝土都在涨价,每吨涨三百,我们要是还按原合同供货,亏的钱谁补?要么按新价格签补充协议,要么咱们就解除合同——反正现在想接顾氏项目的建材商多的是。”
他说话时眼神扫过苏晚,带着几分挑衅。苏晚心里清楚,王经理敢这么嚣张,大概率是知道了项目遇到溶洞危机,想趁火打劫——如果现在解除合同,重新找供应商,至少要延误一周工期,这对本就紧张的施工计划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解除合同可以。”苏晚突然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法务部昨天刚收到鑫源建材的报价单,他们的C60混凝土每吨比原合同价还低二十块,而且能在三天内供货。王经理要是想解除合同,我们随时可以走法律程序,顺便追究你们上次延迟提供检测报告的违约责任。”
王经理脸上的傲慢瞬间僵住。他没想到苏晚竟然真的把鑫源建材作为备选,而且还握着他上次违约的证据。他张了张嘴,想再说些什么,却被顾沉舟的目光打断——顾沉舟靠在椅背上,目光锐利如刀,看得他心里发慌。
“林律师,把王氏建材上次延迟供货的证据整理出来,下午发给王经理。”顾沉舟的声音没有温度,“如果王经理坚持解除合同,法务部立刻启动违约索赔程序;如果不解除,就按原合同执行,下次再提调价,直接走法律途径。”
王经理的脸色一阵青一阵白,站在原地犹豫了半天,最终还是悻悻地拎起公文包:“行,算你们狠!咱们走着瞧!”说完,他几乎是落荒而逃,会议室的门被他甩得发出一声巨响。
直到王经理的身影消失在走廊尽头,苏晚才松了口气。她下意识地摸了摸包里的黑色笔记本——刚才王经理的挑衅,反而让她下定了决心,有些事,不能再等了。
“顾总,各位,我有件事要跟大家说。”她站起身,从包里拿出黑色笔记本,放在会议桌上,“昨天我在工作室的储物间里找到这个本子,里面记录的是小雅在职时的回扣记录,还有一张她和陌生男人的合影。”
周明和林律师同时凑了过来,顾沉舟也起身走到会议桌旁。苏晚翻开笔记本,第一页就是清晰的手写记录:“8月12日,王氏建材采购,回扣元”“9月5日,钢材采购,回扣8000元”——每一笔都对应着工作室去年的异常支出,金额分毫不差。
“这个小雅,是我工作室之前的财务助理,去年年底以‘家里有事’为由离职。”苏晚的声音有些发紧,“离职时她没交接这些回扣记录,而且我查过,她留下的采购合同里,有三份是伪造的,实际采购价格比合同价高了近三成。”
林律师拿起笔记本,仔细翻看每一页记录,眉头越皱越紧:“这些记录能作为证据,追究小雅的职务侵占责任。不过更麻烦的是,这张合影——”他指着夹在最后一页的照片,“照片背景是顾氏总部大楼,这个男人我认识,是采购部的张总监。”
“张远?”顾沉舟的目光落在照片上,脸色瞬间冷了下来。张远在采购部任职五年,平时表现得兢兢业业,没想到会和王氏建材牵扯到一起。他指尖划过照片上张远的脸,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寒意:“看来王氏建材敢反复刁难,背后有人在撑腰。”
周明突然想起什么,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份文件:“昨天梳理工作室流水时,发现有三笔资金最终流向了一家空壳公司,而这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是张远的远房亲戚。”
所有线索瞬间串联起来——小雅通过伪造合同、虚报成本拿回扣,张远则利用职务便利,暗中推动王氏建材成为项目供应商,两人通过空壳公司转移非法所得,甚至可能在混凝土质量上做了手脚。
苏晚看着桌上的笔记本和文件,只觉得一阵后怕。如果不是她发现了这个本子,恐怕到现在还被蒙在鼓里,甚至可能因为王氏建材的混凝土质量问题,承担项目事故的责任。
“林律师,立刻启动对张远的内部调查,冻结他亲戚名下的空壳公司账户,收集职务侵占的证据。”顾沉舟的指令迅速而果断,“同时联系警方,对小雅进行立案追查,务必查清她和张远的勾结程度,以及是否还有其他同伙。”
“明白。”林律师收起笔记本和照片,快步走出会议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