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后浇带隐患排查与材料运输危机(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星脉之心破渊者》最新章节。
傍晚七点的工地,夕阳的余晖透过核心筒的钢筋缝隙,在地面投下斑驳的光影。苏晚刚看着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完成,手机就急促地响了起来,屏幕上跳动着“刘队长”的名字——她心里一紧,预感是审讯有了新进展。
“苏工,有个重要情况要跟你们说。”刘队长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带着一丝凝重,“王建军刚招了,陈立东真正的后手是地下室的后浇带!他说陈立东计划在后浇带里埋‘东西’,等主体结构完工后,一旦遇水就会膨胀,把后浇带撑裂,到时候整个地下室都会漏水,甚至影响核心筒的沉降。”
“后浇带?”苏晚的心脏猛地一沉,手里的安全帽差点掉在地上。她太清楚后浇带的作用了——地下室的后浇带是为了解决混凝土浇筑后的温度收缩和结构沉降问题,通常要等主体结构完成60天后才能浇筑填充,一旦这里出问题,比钢筋保护层不够更致命,轻则地下室大面积渗漏,重则导致结构开裂,整个项目都可能面临返工。
顾沉舟刚好走过来,看到苏晚脸色发白,立刻接过她手里的手机:“刘队,具体情况怎么样?王建军知道陈立东在后浇带里埋了什么吗?什么时候埋的?”
“王建军说不清楚具体是什么,只听陈立东提过‘遇水膨胀’,应该是类似膨胀剂的东西,但可能加了缓释成分,不会立刻起作用。至于时间,他推测是三天前——也就是陈立东潜入搅拌站偷膨胀剂那天,顺带去过地下室。”刘队长的声音顿了顿,“我们已经派人去工地地下室核实,但后浇带区域结构复杂,需要专业人员配合,你们最好也去现场看看。”
挂了电话,顾沉舟立刻对周明说:“立刻封锁地下室所有入口,除了我们和检测队,任何人不准进入!再调四名安保,持手电筒和金属探测器,守在后浇带附近,防止有人趁机破坏现场。”
“明白!”周明转身就往地下室跑,脚步在空旷的工地里显得格外急促。
苏晚已经拿起了放在一旁的施工图纸,指尖快速划过地下室结构平面图,找到后浇带的标注——整个地下室共有三条后浇带,分别位于核心筒西侧、北侧和东侧,其中西侧的后浇带直接连接核心筒的承重柱,是最关键的部位。“我们先去西侧后浇带,那里离核心筒最近,要是被破坏,影响最大。”她把图纸折好揣进兜里,又拿起一个便携式检测盒,“里面有PH试纸、湿度计和内窥镜,应该能用上。”
顾沉舟点点头,接过苏晚手里的检测盒,又给她递了件厚外套:“地下室潮湿,温度低,别着凉。”他看着苏晚眼底的红血丝,心里满是心疼,但此刻危机当头,两人都没心思顾及疲惫。
地下室的入口在核心筒北侧,临时搭建的楼梯上还沾着混凝土残渣。苏晚走在前面,手里的手电筒光束划破黑暗,照亮了布满灰尘的墙面——地下室还没做防水和抹灰,裸露的混凝土表面坑坑洼洼,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潮湿的霉味。
“顾总,苏工!”守在西侧后浇带的安保队员看到他们过来,立刻迎上去,“我们刚才初步看了一下,后浇带的两侧模板还没拆,表面覆盖着防水布,没发现明显的破坏痕迹,但防水布下面有点湿,不知道是不是漏水。”
苏晚快步走到后浇带旁,蹲下身掀开防水布——只见后浇带的宽度约80厘米,两侧的混凝土接口处很平整,表面覆盖着一层薄薄的水泥浆,看起来没什么异常。但当她伸手摸了摸接口处的缝隙,指尖却沾到了一点黏腻的液体,凑近闻了闻,有淡淡的酸味,和之前养护水里的盐酸味道很像。
“不对劲。”苏晚拿出PH试纸,蘸了一点缝隙里的液体,试纸很快变成了浅红色,“PH值大概4.5,是酸性的,说明有人往缝隙里倒过酸液,可能是想腐蚀混凝土接口,让后续填充时无法结合紧密。”
顾沉舟立刻拿出内窥镜,将探头伸进后浇带的缝隙里,屏幕上很快传来内部的画面——缝隙深处,原本应该平整的混凝土表面,有几处不规则的凹陷,凹陷里还残留着白色的粉末,像是某种固体颗粒溶解后的痕迹。“这里有问题。”他调整探头角度,让画面更清晰,“你们看,这些凹陷像是被人用工具凿出来的,里面的白色粉末,很可能就是陈立东埋的‘东西’溶解后留下的。”
检测队的王工这时也赶了过来,看到屏幕上的画面,脸色立刻变了:“要是这些粉末是缓释型膨胀剂,麻烦就大了!这种膨胀剂会在混凝土内部缓慢膨胀,初期看不出来,等主体结构完工后,膨胀力能达到每平方米500公斤,足以把后浇带撑裂,到时候漏水是小事,甚至可能导致核心筒的承重柱偏移。”
苏晚的手指紧紧攥着图纸,指节泛白:“必须立刻取样检测,确定白色粉末的成分,还有后浇带两侧混凝土的强度,看看有没有被酸液腐蚀。王工,你现在就安排人取样,用光谱仪检测成分,再用回弹仪测强度,越快越好。”
“好!我立刻准备工具!”王工不敢耽误,立刻让队员打开检测箱,拿出取样钻和光谱仪——取样钻的钻头钻进混凝土缝隙时,发出刺耳的“滋滋”声,在寂静的地下室里格外清晰。
顾沉舟走到苏晚身边,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别太着急,现在发现还来得及,只要确定了成分,就能找到对应的中和剂或者修复方案。”他看着苏晚疲惫的侧脸,补充道,“等取样结束,你先上去歇会儿,这里交给我和王工盯着。”
苏晚摇摇头,目光依旧盯着取样的过程:“我在这里等着,检测结果出来得越快,我们就能越早制定修复方案,不能给隐患留时间。”她顿了顿,又说,“另外,我们得把另外两条后浇带也检查了,陈立东既然动了西侧的,说不定也没放过其他两条。”
顾沉舟点点头,让周明带着两名检测队员去检查北侧和东侧的后浇带,自己则留在西侧,陪着苏晚等待检测结果。地下室里很安静,只有检测仪器运转的嗡鸣声,还有队员们偶尔的低语,时间仿佛被拉长了,每一秒都过得格外缓慢。
大概半小时后,王工拿着检测报告跑过来,脸色凝重:“苏工,顾总,检测结果出来了!白色粉末是‘聚硫橡胶型缓释膨胀剂’,这种膨胀剂的缓释期能达到90天,正好是后浇带计划填充的时间,而且酸液已经腐蚀了混凝土表面,强度从C60降到了C50,要是再耽误,强度还会继续下降。”
“聚硫橡胶型?”苏晚皱起眉,这种膨胀剂她只在文献里见过,膨胀率高,还很难中和,“修复起来很麻烦,需要先清理缝隙里的残留膨胀剂,再用环氧树脂砂浆修补被腐蚀的混凝土,最后还要在接口处贴碳纤维布加固,才能确保不会再出问题。”
顾沉舟立刻拿出手机,给市里的建筑结构专家李教授打电话——李教授是国内知名的结构修复专家,之前苏晚做过他的课题助手,两人很熟悉。“李教授,麻烦您现在能不能来趟顾氏总部项目工地?我们地下室后浇带发现了缓释膨胀剂,还有混凝土被酸液腐蚀,需要您帮忙制定修复方案。”
电话那头的李教授很爽快地答应了,说半小时后就能到工地。挂了电话,顾沉舟对苏晚说:“李教授来了就好办,他对这种缓释膨胀剂的处理很有经验,肯定能想出稳妥的方案。”
苏晚稍微松了口气,这时周明也带着队员回来了,脸色同样不好:“顾总,苏工,北侧和东侧的后浇带也有问题!北侧的缝隙里有同样的白色粉末,东侧的混凝土接口处被凿了几个小孔,里面塞了塑料胶囊,胶囊里装的应该也是膨胀剂!”
“果然都动了手脚。”苏晚闭了闭眼,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现在当务之急是封锁所有后浇带区域,24小时派人看守,不准任何人靠近,然后等李教授来,制定整体的修复方案。另外,王工,你再测一下地下室的湿度和温度,这种缓释膨胀剂在高湿度环境下膨胀速度会加快,我们得控制好地下室的环境。”
王工立刻开始检测,很快报出数据:“湿度75%,温度22℃,确实偏高,需要降低湿度,最好控制在60%以下。”
顾沉舟立刻安排:“周明,让后勤送几台工业除湿机过来,放在地下室的三个后浇带旁,再铺一层防水布,防止地面的潮气影响。另外,联系防水班组,明天一早过来,先给后浇带周围做临时防水,避免雨水渗进去。”
“好,我这就去办!”周明拿着对讲机,快步离开了地下室。
晚上八点半,李教授终于赶到了工地,还带了两名助手和专业的检测设备。他一到地下室,就直奔西侧后浇带,仔细查看了取样的混凝土块和检测报告,又用自己带来的内窥镜重新检查了缝隙内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