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资质风波与竞标前夜的守护(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星脉之心破渊者》最新章节。
苏晚的指尖在激光笔按钮上顿了顿,投影幕布上“动态预警模块运行模拟”的画面正好停在关键帧——办公人数从500人骤减到100人时,空调能耗曲线以肉眼可见的幅度下降,最终稳定在初始值的65%。她抬眼看向工作室众人,声音因反复演练而带着轻微沙哑,却依旧清晰有力:“这里要重点强调,动态调节不是简单的开关控制,而是结合人体舒适度模型的智能适配,比如冬季即使人数减少,也会保持核心办公区温度不低于20℃,避免员工体感不适。”
小张在笔记本上飞快记着,突然举手:“苏姐,要是评委问‘动态模块的维护成本’怎么办?我们之前算的是每年2万,但要是设备出故障,维修会不会超支?”
“这个问题我准备了备份数据。”苏晚切换到下一页PPT,调出第三方维保公司的报价单和设备故障率报告,“我们跟维保公司签了三年的专属服务协议,年度维护费固定2万,故障维修免人工费,配件费打7折,而且设备故障率低于0.3%,三年内基本不会有额外支出。”
小林抱着一摞文件走进来,纸页在她怀里轻轻晃动:“苏姐,顾总让人送过来的最新《建筑节能政策补充细则》,说是昨天刚发布的,里面提到‘纳米气凝胶材料可申请2%的政府补贴’,正好能加进成本优势里!”
苏晚接过文件,指尖划过“补贴申请条件”那一条,心里一阵暖意。顾沉舟不仅记着她的方案细节,连最新政策都第一时间同步过来——这份细致,远超出普通合作方的范畴。她刚要把政策补贴加进PPT,手机突然“叮咚”响了一声,行业论坛的推送弹窗跳出来,标题刺得人眼睛发疼:“揭秘!苏晚独立工作室资质存疑,过往项目涉嫌挂靠大公司,顾氏总部项目恐成‘三无设计’”
工作室里的笑声瞬间消失。小张抢过手机,手指滑动屏幕,脸色越来越沉:“这明显是造谣!我们工作室的资质都是齐全的,去年做的市图书馆改造项目,还是市里的优质工程,怎么可能挂靠?”
小林点开评论区,密密麻麻的恶意留言已经刷了几十条,有人甚至伪造了“苏晚工作室欠薪”的聊天记录。她气得手都在抖:“肯定是王总干的!他偷方案不成,就开始搞人身攻击和资质抹黑,太恶心了!”
苏晚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现在离竞标会只剩一天,这种时候的负面舆论,就是想打乱她的节奏,让她在答辩时心态失衡。她拿出手机,刚要拨通顾沉舟的电话,屏幕先亮了起来,正是顾沉舟打来的。
“看到论坛帖子了?”顾沉舟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带着安抚的力量,“别慌,法务部已经锁定了发帖IP,是城建集团市场部的电脑,发帖人是王总的心腹。我们现在有两个动作,一是立刻发布澄清声明,附上你们工作室的资质证书、项目备案文件和获奖证明;二是联系行业协会,请他们出具‘苏晚工作室专业能力认证’,从官方层面背书。”
“可是声明和认证能来得及吗?明天就竞标了。”苏晚捏着手机,指节微微发白。
“来得及。”顾沉舟的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法务部已经拟好声明,现在就发给你确认,确认后半小时内就能在顾氏官网、行业论坛和主流媒体同步发布。行业协会那边,我刚跟会长通过电话,他跟你去年合作过市图书馆项目,对你们的专业能力很认可,认证文件一小时内就能发过来。”
挂了电话,苏晚打开顾氏法务部发来的声明文件,逐条核对内容——从工作室的工商注册信息,到过往项目的竣工验收报告,再到核心设计师的职业资格证书,每一项都列得清清楚楚,甚至附上了市图书馆项目的获奖照片。她快速确认无误,回复“可以发布”,转头对小林说:“把我们工作室的资质文件扫描件整理好,跟声明一起发出去,再把市图书馆项目的业主评价截图也加上,更有说服力。”
工作室重新忙碌起来,键盘敲击声和文件翻动声取代了刚才的慌乱。半小时后,顾氏官网的澄清声明准时上线,行业协会的认证文件也同步发到了苏晚的邮箱。小林刷新论坛页面,负面帖子已经被管理员删除,澄清声明被顶到了首页,之前的恶意评论也被理性声音取代,有人晒出自己跟苏晚工作室合作的经历,称赞“苏设计师的专业度比很多大公司都强”。
苏晚悬着的心刚落下,办公电话又响了,是之前合作过的外墙材料供应商。对方的语气带着犹豫:“苏设计师,刚才城建的人给我们打电话,说你们工作室资金链断裂,还欠着其他供应商的钱,让我们别跟你们合作……我们这边还等着你们确认纳米气凝胶的采购订单,要是真有资金问题,我们可能得重新考虑合作了。”
又是王总的手段!苏晚握着听筒,深吸一口气:“李总,您放心,我们工作室的资金很充足,昨天刚到了一笔500万的投资款,之前欠的材料款也已经结清了。我现在就把付款凭证和银行流水发给您,您要是还不放心,我们可以先付30%的预付款,保证不会影响供货。”
挂了电话,苏晚刚要找付款凭证,手机又收到一条消息,是顾沉舟的总助发来的,附件是一张银行转账截图,备注是“苏晚工作室支付XX供应商材料款”,金额正好是之前欠的那笔。总助还附了句话:“顾总说,供应商那边不用您费心,我们已经跟所有合作过的供应商确认过,把欠款都结清了,付款凭证会一一发给他们,您专心准备竞标就行。”
苏晚看着转账截图,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填满了。顾沉舟总是这样,在她需要的时候,不声不响地把所有麻烦都解决掉,既给了她支持,又没让她觉得难堪——他知道她在意工作室的独立和尊严,所以从不居高临下地施舍,而是用“合作”的名义,给她最需要的帮助。
“苏姐,顾总也太贴心了吧!”小林看到转账截图,忍不住感叹,“不仅帮我们澄清谣言,还帮我们结清欠款,这哪是合作方啊,简直是……”
“是靠谱的合作伙伴。”苏晚打断她,却忍不住摸了摸发烫的耳垂。她走到窗边,看着楼下穿梭的车流,想起昨天顾沉舟说“我们是合作方”时的眼神,心里某个角落轻轻动了一下——或许,这份合作,从一开始就不止是专业上的契合。
下午三点,顾沉舟突然出现在工作室门口。他穿着一身浅灰色西装,手里拿着个黑色文件夹,额发被风吹得微微凌乱。“跟你顺一遍答辩流程。”他把文件夹放在桌上,里面是他整理的“评委可能提问清单”,每个问题后面都附了思路提示,“比如评委可能会问‘30%成本节省的具体依据’,你要重点拆解材料、结构、智能系统三部分的节省比例,最好带实物样品,让评委直观看到新材料的优势。”
苏晚拿出准备好的纳米气凝胶复合板样品,递到顾沉舟面前:“这个样品我准备了10份,明天分发给评委。它比传统保温板轻30%,导热系数更低,我还做了燃烧测试视频,能证明防火等级达到A级。”
顾沉舟接过样品,指尖摩挲着板材表面,突然问:“要是王总在答辩时故意挑衅,比如质疑你‘女性设计师能否把控大型项目’,你怎么应对?”
这个问题很尖锐,苏晚愣了一下,随即笑了:“我会拿出市图书馆改造项目的运营数据——那个项目比顾氏总部项目小,但涉及历史建筑保护和现代功能改造,复杂度更高,现在每年接待游客120万人次,满意度98%。而且,设计能力跟性别无关,只跟专业度有关。”
顾沉舟眼里闪过一丝赞许:“很好。记住,答辩时不用跟他争执,用数据和案例说话,越冷静越有说服力。”他顿了顿,从文件夹里拿出一份文件,“这是顾氏财务部门做的‘成本节省测算报告’,跟你的数据完全一致,明天可以作为补充材料提交,增加可信度。”
两人坐在桌前,一问答地顺流程,不知不觉就到了傍晚。小张和小林识趣地先下班,工作室里只剩下他们两个人。夕阳透过落地窗,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落在铺满蓝图的桌上,像一幅安静的画。
“明天早上八点,我让司机来接你。”顾沉舟收拾好文件夹,起身准备离开,“今晚别熬夜,把PPT再核对一遍就行,其他的不用想。”
“顾总,”苏晚突然叫住他,手指攥着桌布边缘,“这次的事,谢谢你。要是没有你,我们工作室可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