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去表演化(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北电保安入华娱,教内娱学演技》最新章节。
吕文咽了口唾沫,正在思考措辞,连称呼都从阿郎变成了黄老师。
饶是吕文这种见多识广的老屁股,他都没听明白阿郎在说什么,一大串这个理论,那个主义都是什么玩意?还有那一大堆外国人名,吕文就听说过一个希区柯克……
不只是吕文,曾佳、李雪甚至是方捷都听傻了,阿郎说的是标准普通话,说的字和词她们也都明白,但连在一起怎么就听不懂了呢?
阿郎一怔,“怎么了?”
吕文一脸坦然,“黄老师,你说的这些理论和主义我都不太清楚,我只是一个演员,单纯地拍戏而已,没想过这些。”
“没想过这些?那怎么能把角色演好呢?”
吕文笑道,“演好一个角色不是考虑用哪种理论和主义,而是用心体验、分析角色……我不懂你说的那些东西,不是一样演得很好吗?”
说罢吕文还看了一眼摆在桌子上的影帝奖杯,意思很明显,老子是威尼斯影帝,不比你懂?
阿郎则是不甘心,“你真不懂?”
“真不懂。”
“唉……”
阿郎长叹一声,无语问苍天,颇有一副天涯何处觅知音的孤寂感……
李雪和曾佳有点不高兴了,人家吕文是威尼斯影帝,你丫一个主编,就敢嫌弃他没文化?
当然,也有可能是李雪和曾佳觉得她们也一起被嫌弃了,毕竟她们也没听懂……
方捷见状,连忙过来打圆场,“吕老师,主编的意思是想问你,在演泰石的时候,是不是把自己当成了提线木偶?这就是布列松的‘模特理论’。”
吕文啊了一声,还没说话,阿郎就在怒斥方捷了,“平时就让你多看书,你就是不听,‘模特理论’的意思是演员必须剥离表演性,成为被命运提线的木偶。重点是剥离表演性,而不是提线木偶。”
吕文乐了,他算是听明白了,“黄老师,你的意思是,去表演化?”
阿郎激动了,“你这不是懂吗?”
吕文是真不懂,去表演化这词在威尼斯的时候就有影评人说过,一开始吕文以为是说他看起来不像演的呢。
当然,影评人可能真是这个意思,但阿郎恐怕不是这个意思,人家说的是提线木偶,就是根本不表演,当一个工具人。
还真是这么回事,罗伯特·布列松是法国导演,他的理论就是反表演。
体验派强调“通过情感记忆成为角色”,布列松就要求演员放弃“成为”,直接变成“被操控的自动装置”。
在布列松执导的《乡村牧师日记》中,他要求克劳德·莱杜连表情都不能做,就像是戴着面具在表演,台词的语调也要保持一致……
方法派要求演员“调用私人创伤”,用自己的情感替换角色情感,而布列松的“模特”必须切断情绪,重复单一动作,直到形成肌肉记忆。
比如在他拍《驴子巴特萨》的时候,就要求安娜·维亚泽姆斯走路的时候,步幅都要保持一致,精确到厘米。
布列松也没放过表现派,设计角色?设计个蛋。布列松甚至禁止演员看完整剧本,强行用碎片化的指令,制造演员的认知真空,说白了就是导演让怎么演,演员就得怎么演。
纯纯的反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