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香港公司是假的,香港演员也是假的(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北电保安入华娱,教内娱学演技》最新章节。
《世界》的投资确实有着落了,只不过不是来自韩国佬,而是来自中国。
准确地说,应该是上海。
在釜山电影节的开幕晚宴上,贾科长遇到了上影集团的副总许鹏乐,两人相谈甚欢。
都没用贾科长怎么推销,许鹏乐就直接拍板了,可以投资,全权投资,反正贾科长只要五百万。
在节省成本上面,贾科长没的说,他一直奉行小成本,小制作,《三峡好人》的成本才600万,一直到《山河故人》才算正式玩了一把大制作,4000万成本,但是电影没上映,就已经赚钱了,人家海外版权卖得好。
不是贾科长心里有逼数,而是来自马丁·斯科塞斯的建议。
就是去年,贾科长带着《任逍遥》去戛纳的时候,偶遇了短片单元的评审马丁·斯科塞斯。
贾科长和马丁·斯科塞斯神交久矣,非常佩服,当年他只身一人来香港的时候,就和余力为聊过马丁·斯科塞斯,也从马丁·斯科塞斯身上学到了不少东西。
主要是《喜剧之王》。
不是周星星的那部……
贾科长和吕文说过,在看《喜剧之王》之前,他非常迷恋单机场面调度,就是观察现场空间,想象人物的行为路线来进行场面的调动,用这种方式来诠释剧情。
看了《喜剧之王》之后,贾科长才发现,原来还能通过人物的动作为分切支点,一个动作用几台摄影机,通过不同的角度拍摄,再把这些动作剪辑在一起,可以形成非常好的视觉效果。
可以说,马丁·斯科塞斯也算是贾科长半个老师,在电影资讯相对匮乏的90年代,马丁·斯科塞斯的电影,对贾科长影响很大。
后来两人在戛纳相遇,马丁·斯科塞斯给了贾科长一个忠告,就是一定要控制电影成本,独立电影不适合大制作,这样才有试错的机会。
当然,后来两人都开始尝试投资比较高的电影,不是他们违背了初心,而是他们已经不需要试错了……
五百万对于《世界》来说绰绰有余,贾科长可不管吕文在香港拿150万港币的事,他就给吕文20万片酬。
吕文自然也不会在意片酬,大陆导演都是穷逼,20万已经很不错了,他之前的片酬也就5万……
只是许鹏乐还有一个要求,就是要把《世界》做成合拍片。
“合拍片?”
周公子一怔,“还要找个香港公司?”
贾科长摆摆手,“这不是问题,我在香港有一家公司。”
这回轮到吕文震惊了,“你丫在香港还有公司?”
贾科长不乐意了,“我怎么就不能有香港公司?香港星汇!就是老子的公司。”
这回是所有人都愣住了,香港星汇?还特么香港行贿呢!他们根本没听说过。
贾科长哈哈大笑,“没听说过不要紧,有香港公司参投就行了。”
“不对吧。”刁一男弱弱地反驳道,“不是还需要香港演员吗?”
贾科长微微一笑,“小文儿不是香港演艺人协会的成员吗?到时候就用协会的名义发个文件,不就有香港演员了吗?”
周公子都懵了,“香港演艺人协会?他们不是不接受大陆演员入会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