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小试牛刀的成功(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我来了米兰就不会垮掉》最新章节。
八月末的米兰,阳光灿烂而炽热。林氏集团总部大楼的会议室里,空调运转的低沉嗡鸣声成为此刻唯一的背景音。
林志华站在落地窗前,双手交叉背在身后,目光越过城市的建筑群,望向远方模糊的山脉轮廓。他穿着一套剪裁得体的深蓝色西装,领带系得一丝不苟,整个人散发着一种沉稳而自信的气场,与几个月前那个总是畏首畏尾的林志华判若两人。
身后,林氏集团的创始人——他的爷爷林老先生坐在宽大的办公椅上,手中拿着一份文件,眼神时而扫过文件内容,时而抬头打量着窗前挺拔的孙子身影。老人的面容刻着岁月的痕迹,但那双眼睛依然炯炯有神,充满智慧和锐利。
"志华,转过身来。"老人最终放下文件,声音沉稳而有力。
林志华转身面对爷爷,表情恭敬但不卑微:"爷爷,您看完了?"
"看完了。"林老先生点点头,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上的文件,"很有创意的方案,对越南市场的分析非常到位。不过,这种新兴市场的投资总是伴随着更大的风险,你确定要接手这个项目?"
林志华微微一笑:"正是因为有风险,才有机会。越南正处于工业化初期,劳动力成本优势明显,政府对外资的态度也越来越开放。金融危机反而给了我们一个低成本进入的机会。"
他走到会议桌旁,指着地图上的一个点:"特别是这个位置——北部湾经济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政策支持力度大。我们如果现在进入,可以获得远超平均水平的投资回报。"
林老先生眯起眼睛,审视着孙子脸上的坚定表情。这种自信的神态,让他想起了多年前自己的长子——志华的父亲。
"好吧,"老人最终点了点头,"这个项目交给你全权负责。投资额限定在2亿人民币以内,你有三个月的时间完成前期考察和谈判。"
"谢谢爷爷的信任。"林志华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激动,但很快又恢复了冷静,"我不会让您失望的。"
"记住,"老人严肃地提醒道,"商场如战场,表面上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这个项目不仅是对你能力的考验,也是对你应变和判断力的测试。"
林志华明白爷爷话中有话。自从他在董事会上成功推动足球产业投资计划以来,家族内部的微妙变化他感受得一清二楚。二叔林志成表面上接受了他的崛起,但暗地里必然会想方设法进行干扰。
"我明白,爷爷。"他郑重地点头,"这次不仅是一场商业博弈,更是一场人心博弈。"
"你能理解就好。"老人的目光变得柔和了一些,"去吧,展示你的能力。证明你不仅有胆识,更有智慧。"
走出爷爷的办公室,林志华直接前往自己的办公区域。刚一进门,安琪拉就迎了上来,手中拿着一沓文件和一杯刚煮好的意式浓缩咖啡。
"会议结果如何?"安琪拉一边递上咖啡,一边关切地问道。她今天穿着一套浅灰色的职业套装,黑发挽成一个利落的发髻,精致的妆容衬托出她那双充满智慧的棕色眼睛。
"越南项目由我全权负责,投资额度2亿,时间三个月。"林志华接过咖啡,轻抿一口,苦涩中带着微妙的甜味,恰到好处的温度和浓度,就像安琪拉的性格一样——精准而体贴。
"恭喜您!"安琪拉的眼中闪过一丝喜悦,但随即变得严肃,"不过,这个项目很复杂。我刚收到消息,志成先生的团队也一直在研究越南市场,听说他们已经有了初步接触。"
林志华并不意外:"爷爷就是要看看,在同样的起点上,谁能跑得更快,走得更远。"
他走到办公桌前,打开电脑,快速浏览着安琪拉已经准备好的越南市场分析报告。作为一个来自2025年的灵魂,他对越南在未来十几年的发展轨迹了如指掌。他知道,从2010年开始,越南将迎来长达十年的制造业黄金期,成为亚洲新兴的生产基地。那些早期进入并且站稳脚跟的外资企业,将获得巨大的先发优势。
"安琪拉,帮我联系一下越南河内的商务代表处,我们需要最新的投资政策资料。同时,安排一下下周的行程,我要亲自去越南考察。"
"好的,林先生。"安琪拉迅速记录着,"还有其他需要准备的吗?"
"是的,我需要一份越南北部湾经济区的详细规划图和土地使用权情况。还有,帮我查一下当地有影响力的企业家和政府官员的背景资料。"
"我马上去办。"安琪拉点点头,转身准备离开。
"等一下,"林志华叫住她,"还有件事情需要你特别注意。"
安琪拉转过身,静静等待着。
"密切关注二叔团队的动向,但不要让他们察觉。"林志华的声音压低了几分,"这次不仅是一场速度的比拼,更是一场情报的战争。"
安琪拉会意地点头:"我明白了,林先生。我会处理得很谨慎。"
她的眼神坚定而忠诚,让林志华感到一阵温暖。在这个陌生的世界里,安琪拉是他最信任的盟友,也是他未来的伴侣。尽管她现在还不知道这一点。
"谢谢你,安琪拉。"林志华真诚地说,"有你的协助,我感到踏实很多。"
这句话让安琪拉的脸颊微微泛红,但她很快恢复了专业的姿态:"这是我的工作,林先生。"
当安琪拉离开后,林志华转向窗外,米兰的天际线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越南项目看似简单,实则暗藏玄机。这不仅是他第一次独立负责大型商业项目,更是他在家族内部站稳脚跟的关键一步。
他必须成功,而且必须成功得令人信服。
三天后,林志华正在办公室审阅越南项目的前期材料,电话铃声响起。
"林先生,楼下有位陈先生要见您,他说是关于越南项目的事情。"前台的声音传来。
林志华眉头微皱。他并没有约见任何姓陈的人,这个突然到访的客人引起了他的警觉。
"请他到十五楼的会客室等我,我马上下去。"
挂断电话,林志华立即拨通安琪拉的内线:"安琪拉,查一下有没有一位姓陈的先生与越南项目有关联。"
"好的,林先生,我马上查。"
十分钟后,林志华来到会客室。一位五十多岁的中年男子站在窗前,背对着门口。他穿着一套灰色的西装,看起来考究但不张扬,短发整齐地梳向脑后,整个人透着一股精干的气质。
听到开门声,男子转过身来,露出一张线条分明的脸庞和一双充满智慧的眼睛。
"林先生,久仰大名。"男子用略带口音的意大利语说道,同时伸出手,"我是陈志军,越南华商联合会的副会长,也是郑氏集团在意大利的代表。"
林志华与他握手,感受到对方手掌的干燥与有力:"陈先生,请坐。不知道您今天来访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忙?"
两人在会客室的沙发上落座。侍者送上咖啡后悄然退出,房间里只剩下两人。
"听说林先生最近对越南市场很感兴趣,"陈志军开门见山地说,"特别是北部湾经济区的投资机会。"
林志华挑了挑眉毛。越南项目才刚刚启动,对方就已经获得了如此精准的信息,显然背后有一定的渠道。
"陈先生消息很灵通啊。"林志华不动声色地说,"不过商业投资本就是公开的,我们确实在考察越南市场的机会。"
陈志军微微一笑:"林先生不必谦虚。您最近在林氏集团的表现可是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尤其是您在投资领域的独到眼光。"
他啜了一口咖啡,然后直视着林志华的眼睛:"实不相瞒,我此次来访,是代表郑氏集团的郑文忠先生。郑先生在越南北部有很深的产业布局和人脉网络,他对与林氏集团合作很感兴趣。"
林志华在脑海中快速搜索着关于郑氏集团的信息。作为一个来自2025年的灵魂,他对未来亚洲商业版图的变化有着清晰的认知。郑氏集团在未来会成为越南最大的民营企业集团之一,业务涵盖房地产、制造业和能源领域,而北部湾经济区正是他们崛起的关键起点。
"郑先生的盛情我很感谢,"林志华谨慎地回应,"不过我们的越南项目还在初步考察阶段,具体投资方向和合作模式都没有确定。"
"正因如此,才是洽谈合作的最佳时机。"陈志军从公文包中取出一份文件,"这是郑氏集团在北部湾经济区的规划概要。郑先生认为,如果能与林氏集团合作,双方可以优势互补,创造更大的价值。"
林志华接过文件,快速浏览着。文件中详细描述了郑氏集团在北部湾地区的土地储备、产业规划和政府关系。这些信息价值连城,特别是对于一个刚准备进入越南市场的外国投资者来说。
"看起来很有吸引力,"林志华合上文件,"不过我还是需要时间评估,毕竟这关系到一笔巨大的投资。"
"当然,林先生。"陈志军从容地点头,"郑先生非常理解商业决策的慎重性。实际上,他邀请您下周亲自去越南考察,可以更直观地了解项目情况。"
林志华微微一笑:"真是巧合,我正好计划下周去越南考察。能得到郑先生的接待,自然是求之不得。"
"那太好了。"陈志军脸上露出喜悦的表情,"我会安排好一切,让您的考察之旅既高效又愉快。"
他从口袋中取出一张名片,双手递给林志华:"这是我的联系方式,有任何需求,随时可以联系我。"
林志华接过名片,同时递上自己的:"感谢陈先生的来访,请代我向郑先生表示谢意。"
送走陈志军后,林志华立即叫来了安琪拉。
"查到那位陈先生的背景了吗?"
安琪拉点点头,递上一份刚打印出来的资料:"陈志军,华裔越南人,1954年出生于越南海防市。现任越南华商联合会副会长,郑氏集团高级顾问。他在意大利生活了十五年,主要负责联络欧洲的商业伙伴。"
"郑氏集团呢?"
"成立于1990年,总部在越南河内,创始人郑文忠。主要业务包括房地产开发、轻工业制造和资源贸易。公司规模在越南排名前二十,但增长迅速。"安琪拉顿了顿,"有趣的是,郑文忠与您二叔林志成似乎有些交情,两年前曾在香港一个商业论坛上共同出席。"
"果然如此。"林志华的眼中闪过一丝了然,"看来二叔已经开始行动了。这位郑先生很可能是他安排来接触我的。"
"您认为这是一个陷阱?"安琪拉敏锐地问道。
"不一定是陷阱,但肯定有其目的性。"林志华思索着,"二叔可能是想通过郑氏集团了解我的投资意图和谈判手法。也可能是想把我引入一个他熟悉的场域,便于掌控局面。"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不过,这反而给了我一个机会。郑氏集团在越南确实有其影响力,如果能够合理利用这个关系,对我们进入越南市场会有很大帮助。"
"那您准备怎么做?"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林志华转过身,脸上带着自信的微笑,"下周的越南之行,就当是一次小试牛刀吧。"
越南河内,一个充满东南亚风情的城市,古老与现代在这里交织。法式殖民建筑与越式传统民居并存,摩托车流如潮水般涌动在狭窄的街道上,空气中弥漫着鱼露、香料和汽油混合的独特气息。
林志华一行人下榻在河内索菲特传奇大都会酒店。这是一家五星级豪华酒店,法式殖民风格的建筑散发着优雅的气息。酒店大堂里,水晶吊灯折射出璀璨的光芒,大理石地面反射着宾客的身影,处处透露着奢华和品位。
"林先生,明天上午十点,郑先生会在公司总部接见您。"陈志军站在酒店套房的客厅里,向林志华汇报着行程安排,"下午安排您参观北部湾经济区的几个重点项目。晚上郑先生会设宴款待。"
"行程安排得很紧凑,辛苦陈先生了。"林志华微笑着说。
"这是应该的。"陈志军恭敬地说,"如果林先生没有其他吩咐,我先告辞了。明天早上九点三十分,我会来接您。"
送走陈志军后,林志华转向一旁的安琪拉和市场调研专家王明。
"安琪拉,明天的会见准备得怎么样了?"
"所有材料都已经准备就绪。"安琪拉打开笔记本电脑,调出一份详细的资料,"我整理了郑氏集团的所有公开信息,包括其业务结构、投资项目和管理团队。此外,还有北部湾经济区的详细资料和越南投资法规的要点。"
"王明呢?"林志华转向那位专门研究东南亚市场的专家。
王明是一位四十多岁的学者型专家,曾在多家跨国企业担任亚太区市场顾问,对东南亚市场有着深入的研究。他推了推眼镜,声音沉稳而专业:
"我对郑氏集团的几个核心项目做了详细分析。总体来说,他们的规划很有前瞻性,特别是在工业园区和配套设施方面。但也存在一些潜在风险,主要是土地使用权的复杂性和环保要求的不确定性。"
林志华点点头:"很好。明天的会面至关重要,我们需要既表现出诚意,又不能过早暴露我们的真实意图。"
他走到套房的落地窗前,望着窗外河内的夜景。城市的灯光如繁星般点缀在黑暗中,远处还能看到还剑湖的轮廓。
"记住,我们此行的目的不仅是了解郑氏集团的实力和意图,更重要的是通过他们了解越南市场的真实情况和潜在机会。"林志华转过身,表情变得严肃,"同时,我们也需要评估二叔林志成在这里的影响力和布局。"
安琪拉和王明都点头表示理解。
"好了,都早点休息吧。明天将是一场硬仗。"林志华微笑着说,"不过我相信,我们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次日上午,越南河内,郑氏集团总部。
这是一栋二十层的现代化办公大楼,玻璃幕墙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大厅内,简约而不失豪华的装修风格彰显着企业的实力和品味。
林志华一行人被直接引导至顶层的会议室。会议室宽敞明亮,一张巨大的椭圆形会议桌占据了中央位置。落地窗外是河内市区的全景,视野极佳。
会议室的门开了,一个六十岁左右的男人走了进来。他身材魁梧,步伐稳健,一身剪裁考究的深色西装,举手投足间透露着一种成功人士特有的自信和从容。
"林先生,欢迎来到河内。"男人用流利的普通话说道,同时伸出手,"我是郑文忠,久仰大名。"
"郑先生客气了。"林志华与他握手,感受到对方手掌的厚实和有力,"能与您这样的商业传奇会面,是我的荣幸。"
郑文忠哈哈大笑:"林先生太抬举我了。相比起林氏集团在亚洲的影响力,我们郑氏集团还只是一个年轻的企业。"
双方团队成员相互介绍后,会议正式开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郑文忠首先做了一个简短的企业介绍,然后直奔主题:"林先生对越南市场感兴趣,特别是北部湾经济区的投资机会,这让我非常高兴。越南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特别是制造业和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有着巨大的潜力。"
林志华点点头:"正是因为看到了越南的发展潜力,我们才对这里的投资机会如此关注。特别是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越南相对稳定的经济增长显得尤为珍贵。"
"林先生看得很准。"郑文忠赞许地说,"不过,越南市场也有其复杂性,对外国投资者来说,没有本地合作伙伴很难真正把握机会。"
他打了个手势,助手立即投影出一张详细的地图:"这是北部湾经济区的规划图。红色标记的区域是已经确定的工业园区,蓝色的是配套住宅和商业区,绿色的是未来扩展区域。"
林志华仔细观察着地图,心中已经有了大致判断。按照他对未来的了解,北部湾地区在未来十年将成为越南北部最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之一,特别是在制造业和物流领域。
"这些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进展如何?"林志华问道。
"主要道路和电力设施已经基本完成,自来水和通信设施正在建设中。"郑文忠回答,"政府对这个区域的支持力度很大,各项审批流程都会优先处理。"
接下来的两个小时里,双方就项目的具体细节进行了深入讨论。林志华提出了一系列专业而尖锐的问题,涉及土地使用权的法律保障、税收优惠政策的稳定性、劳动力供应和培训、环保要求和潜在风险等方面。
郑文忠对每个问题都给出了详尽的回答,有时还会补充一些官方资料中没有的内部信息。随着讨论的深入,他对林志华的专业知识和洞察力显露出越来越多的欣赏。
"林先生对投资环境的了解之深入,令我印象深刻。"郑文忠由衷地说,"不知道林先生对我们的合作有什么初步构想?"
林志华沉思了一会儿,然后说道:"我认为合作的关键在于优势互补。郑氏集团在越南有着深厚的根基和广泛的人脉,而林氏集团则有国际视野和全球资源网络。如果双方能够结合这些优势,将能创造远超个体能力的价值。"
"具体来说?"郑文忠追问道,眼中闪烁着兴趣的光芒。
"我们可以考虑成立一个合资公司,专门负责北部湾经济区的特定项目开发。"林志华解释道,"郑氏集团负责本地运营和政府关系,林氏集团则负责引入国际资本和先进技术。"
他停顿了一下,然后补充道:"不过,合作的前提是项目本身必须具有足够的价值和潜力。今天下午的实地考察,将有助于我对项目进行更具体的评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