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星门启程(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明末穿越,闯王一统》最新章节。

国庆长假的第五日,威海这座滨海城市浸润在一种秋日特有的澄澈与安宁里。天高云淡,阳光失去了夏日的酷烈,变得温煦而明亮,仿佛被海水洗过一般。戚睿涵家所在的楼层颇高,视野开阔,透过宽大的落地窗,可以望见远处蔚蓝的海面在阳光下闪烁着细碎的金光,近处街道两旁的行道树已悄然染上些许金黄、赭红,秋意在不经意间已然浓郁。

家中更是静谧。午后的阳光以一种倾斜的角度,透过擦拭得晶莹剔透的玻璃窗,懒洋洋地洒满客厅。光柱中,无数细微的尘霭如同精灵般缓慢浮沉、舞蹈,在地板上投下不断变幻的、斑驳陆离的光影。空气里弥漫着一种家居特有的、温暖而洁净的气息,混合着窗外偶尔飘来的隐约桂花香。时光在此刻,仿佛也放慢了脚步,显得慵懒而迟缓,与窗外车水马龙的现代节奏形成了鲜明对比。

戚睿涵独自伫立在客厅的落地窗前,背影挺拔却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沉重。他凝视着窗外那幅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街景——车辆如织,行人步履匆匆,高楼大厦在晴空下反射着冷硬的光泽。这一切,是他生长于斯的现代文明,是秩序、便捷与安宁的代名词。然而,此刻他的心中,翻涌着的却是与这片平静日常截然不同的波澜。

他的思绪,早已飞越了数百年的时空,回到了那个风起云涌、天崩地坼的年代。明朝末年的烽火狼烟,北京城头变幻的大王旗,李自成建立大顺王朝时的鼎革气象,联明抗清战略确立过程中的激烈争辩,战场上金戈铁马的轰鸣与惨烈,还有与那些挚友、同伴们——无论是早已湮没在历史长河中的名字,还是如身旁董小倩这般奇迹般携手归来之人,生死与共、肝胆相照的日日夜夜……这一切,如同浓墨重彩的画卷,又似深入骨髓的烙印,已成为他生命里无法剥离的厚重底色。那份跨越了时空依然清晰如昨的爱恨情仇,那份试图引导历史走向的责任与焦虑,与眼前这派和平景象交织碰撞,让他心潮难平。

而此刻,他正要做出的决定,将再次将他们所有人,从这份历经艰险才得以换取的现代安宁中拖拽出来,投向那片充满了未知与可能的时空洪流。这个抉择的重量,沉甸甸地压在他的心头。

关于穿越之事,他早已向母亲戚菲菲和盘托出。初闻之时,戚菲菲自然是惊愕万分,难以置信。什么明末、大顺、穿越时空,听起来如同天方夜谭。然而,儿子身上那种质的蜕变,那种超越年龄的沉稳与偶尔流露出的、仿佛历经沧桑的眼神,以及带回来的、言行举止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却又知书达理的董小倩,都在无声地佐证着这个匪夷所思的故事。

戚菲菲是一位开明且深爱儿子的母亲,在经过最初的震惊与些许不安后,她选择了相信和理解。她将这一切视为一次极其特殊、甚至可能是独一无二的“旅行”与历练。她了解儿子的品性与能力,对他所做的一切决定,只要他考虑周全,她便给予完全的信任与支持。

因此,这个国庆长假,当戚睿涵提前告知她可能会有重要商议,并隐约提及可能再次远行时,戚菲菲虽有不舍与担忧,却并未阻拦。她只是如常地去她经营的文创店处理事务,将家里的空间留给了年轻人,内心已然做好了某种心理准备,默许并祝福着儿子可能即将踏上的新征程。

“叮咚——”

门铃清脆地响起,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瞬间打断了戚睿涵纷繁的思绪。

他深吸了一口气,仿佛要将胸腔里所有复杂的情绪都暂时压下,转身,步履平稳地走向玄关,打开了房门。

首先到来的是白诗悦和袁薇。白诗悦穿着一件质地柔软的米白色针织衫,搭配着合身的浅蓝色牛仔裤,长发柔顺地披在肩头,脸上带着温婉而恬静的笑容,显得既知性又亲切。她手中提着一袋刚买的、色泽鲜艳的水果。袁薇则是一身利落的运动装扮,头发扎成高高的马尾辫,眼神明亮清澈,充满了活力,她手里抱着几瓶饮料。她们的到来,仿佛给静谧的室内带来了几分清新的朝气。

“睿涵,国庆快乐!”白诗悦微笑着将水果递过来,她的目光在戚睿涵脸上细致地流转,带着一种天然的、不易被旁人察觉的关切与探究。她总能像最精密的传感器般,敏锐地捕捉到戚睿涵心绪的细微变化,此刻,她已然感觉到他平静外表下隐藏的凝重。

袁薇则更为直接爽朗,她一边弯腰换鞋,一边就迫不及待地问道:“电话里神神秘秘的,还把大家都召集过来,到底什么事呀?是不是又发现了什么好玩的地方?小倩和如苑姐她们到了吗?”她的声音清脆,带着一丝好奇与期待。

“她们快了,应该就在路上。”戚睿涵接过她们带来的东西,引着她们到客厅的沙发坐下。柔软的沙发承托住身体,却无法完全缓解空气中隐隐流动的紧张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他斟酌着词句,目光扫过两位好友,“关乎我们所有人,未来的道路和选择。”

白诗悦和袁薇对视了一眼,都没有立刻接话,只是安静地等待着,她们知道,戚睿涵既然这样说,事情必然非同小可。

没过多久,门铃再次响起。这次到来的是董小倩和刁如苑。

董小倩如今已完全融入了现代生活,她穿着一袭简约而剪裁得体的白色连衣裙,长发如瀑,柔顺地披在肩头,衬得她肌肤愈发白皙。只有那双灵动的眼眸深处,在不经意间,还会悄然掠过一丝属于明末江南女子的那份特有的婉约、聪慧与历经变故后的沉静。

她看到早已到达的白诗悦和袁薇,脸上立刻绽放出开心的笑容,用带着些许吴侬软语韵味、但已流利许多的普通话打着招呼。她的举止虽已自然大方了许多,但那份源自骨子里的古典韵味,以及与现代女孩稍有不同的、更为含蓄的礼仪姿态,依旧让她显得独特而动人。

刁如苑则是一如既往地展现着成熟女性的干练与优雅。她身着一件香云纱材质的改良式旗袍,既保留了东方的古典韵味,又融入了现代的设计感,外搭一件质地精良的薄款风衣,手中拎着一个线条利落的皮质公文包,显然是刚从公司或者某个重要场合赶过来。她笑着与众人寒暄,语气温和而周到,目光最终落在了戚睿涵身上,那眼神中带着询问,也带着一种了然于心的支持。

最后赶到的是刘菲含。她依旧是那副严谨认真的模样,背着一个看起来沉甸甸的双肩包,额角还带着一丝因匆匆赶路而渗出的薄汗。作为班长,她的时间观念极强,即便是假期,也严格遵守着约定的时间,此刻因为路上堵车稍迟,她的脸上带着些许歉意。

“抱歉,让大家久等了,路上有点堵车。”刘菲含一边换鞋,一边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目光直接投向戚睿涵,开门见山地问道,“睿涵,你急着叫我们来,是之前的研究有什么新的发现或者突破了吗?”她所指的,是之前戚睿涵向她请教并索要大量涉及基础工业、农业、医学等领域的科技资料和图纸的事情,她一直以为戚睿涵是在进行某种跨学科的历史科技演变研究。

人到齐了,原本宽敞的客厅顿时显得有些热闹起来。五位风格各异、却都聪慧明丽的女子围坐在一起,低声交谈着,空气中流动着一种融洽而微妙的气氛。戚睿涵起身去厨房,为大家泡了一壶清茶。热水冲入杯中,茶叶舒展,氤氲的茶香袅袅升起,稍稍冲淡了空气中那份隐隐流动的、尚未被点明的紧张感。

他将茶杯一一放在众人面前的茶几上,然后重新坐下,目光缓缓扫过在场的每一张面孔。

温柔而坚定,与他心意相通、默默支持他的女友白诗悦;爽朗率真、与他有着多年默契、可以托付生死的闺蜜袁薇;历经时空蜕变,从明末的官宦小姐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在现代社会努力求索的昔日搭档董小倩;亦师亦友,在他回归现代后,在事业和人生规划上给予他无数宝贵建议和支持的刁如苑;以及理性聪慧、逻辑严密,即将成为他此次宏大计划中关键人物的刘菲含。

她们,是他在这个时代生命中最重要、最信任的人,是他情感的锚点,也是他力量的源泉。而他即将提出的,是一条可能无法回头、充满了未知与挑战的道路,这无疑是将她们再次拖入风险的漩涡之中。这份决心,在他心中酝酿已久,但真正要说出口时,依旧感到千钧之重。

“大家都到了,”戚睿涵清了清嗓子,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认真,足以让所有人的交谈停止,目光瞬间聚焦在他身上。客厅里安静下来,连窗外隐约的车流声似乎也变得遥远。“今天请你们来,是想和大家慎重地商量一件事……”他略微停顿,似乎在组织着最恰当的语言,也像是在给众人一个心理准备的间隙,“关于……再次穿越,回到大顺的时代。”

话音落下,客厅内出现了短暂的、几乎凝滞的沉默。仿佛连光线中浮沉的微尘都停滞了刹那。只有窗外极远处传来的、模糊的汽车鸣笛声,如同这个时代的背景音,顽固地提醒着他们此刻身处的时空坐标。

董小倩是第一个有明显反应的人。她微微睁大了那双秋水般的眸子,双手不自觉地紧紧握住了膝上的裙摆,纤细的手指因为用力而有些发白。她的嘴唇轻轻颤动了一下,似乎想说什么,却最终没有立刻发出声音。那是一个混合了极度惊讶、深沉怀念、乃至一丝本能惶恐的复杂表情。

穿越回现代这大半年,她如同饥渴的禾苗,拼命地吸收着这个时代的知识,体验着所有新奇的事物,从互联网到便利的交通,从平等的观念到丰富的物质,她发自内心地喜爱这个光怪陆离、安适便利的世界,甚至将其视若桃源。但内心深处,对姐姐董小宛、姐夫冒辟疆的刻骨思念,对那片留下她青春年华、欢笑与泪水,见证了她与戚睿涵并肩奋斗足迹的江南故土、顺朝山河的眷恋,从未真正止息过。此刻,“回去”这两个字,像一把钥匙,瞬间开启了她心底那扇刻意尘封的情感闸门。

白诗悦和袁薇迅速交换了一个眼神,两人眼中虽有显而易见的讶异,却并无太多措手不及的震惊。她们与戚睿涵相处日久,早已从他平日的只言片语、偶尔的凝神远眺、以及翻阅明史资料时那种过于专注的神情中,察觉到他内心深处对那个时代未尽的责任感、未竟的抱负,以及某种难以割舍的深厚联结。这个提议,与其说是突然,不如说是一个早已预感到的、终将到来的选择。

刁如苑神色最为平静,她优雅地端起面前的茶杯,轻轻吹了吹漂浮的茶叶,呷了一小口,仿佛在聆听一个需要评估的商业计划提案。她本身就醉心于历史与文化的深厚底蕴,投资文创产业亦是源于这份热爱。能够亲身踏入历史现场,去触摸、感受、甚至可能参与其中的诱惑,对她而言,是巨大而难以抗拒的。

刘菲含则微微蹙起了眉头,作为纯粹的理科生,拥有着严谨的逻辑思维,她对“穿越”这种彻底违背现有物理定律的超自然现象的接受过程,比在场其他人都要更为曲折和艰难。即便戚睿涵和董小倩的存在本身已是铁证,让她不得不相信其真实性,但一旦涉及具体的、主动的穿越行动,她的第一反应永远是审慎的风险评估与可行性分析。

“睿涵,你确定吗?你们之前的穿越,根据你的描述,带有极大的偶然性和不可控性,甚至可以称之为意外。如何确保这次我们能安全地抵达目标时代?又如何保证我们能再次安全返回?目标时间点如何精确锚定?穿越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生理、物理风险,这些你都详细评估过了吗?”她的问题如同连珠炮,条理清晰,直指核心。

戚睿涵迎向刘菲含审视的、充满理性的目光,郑重地点了点头:“菲含,你问的这些问题,正是关键所在。不确定性,或者说风险,依然存在,这一点我必须坦诚。但是,我认为,相比于上一次的懵懂与被动,我们有了比以前更充分的准备和……更为重要的资本。”他顿了顿,目光再次扫过众人,确保每个人都在专注地倾听,“首先,是关于我们自身。还记得我之前跟部分人提过的,临行前,傅山先生赠予我的那份‘嘉奖’吗?”

他说着,从随身携带的一个样式古朴、木质温润的小盒子中,小心翼翼地取出了那个存放着长生药的玉瓶。玉瓶质地细腻,色泽莹白,在透过窗户的午后阳光下,泛着一种内敛而柔和的光泽,仿佛蕴含着某种生命的灵韵。

“傅山先生,医术通神,品行高洁,当时赠予我七颗丹药,”戚睿涵将玉瓶轻轻放在众人面前的茶几上,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由自主地被吸引过去,聚焦在这小小的瓶子上,“他言明,此乃前明嘉靖年间道家所传、几经改良的长生药,并非追求虚无缥缈的飞升成仙,而是固本培元、脱胎换骨、极大延缓衰老、延年益寿之方。他嘱我自服一颗,余者赠予有缘人。”

他的声音平稳,却带着一种让人信服的力量:“此药之效,我与小倩在明末时,从一些隐秘记载和傅山先生本人的口碑中已有听闻,其言当不虚。若我们决心再返彼界,面对未知的时空乱流,以及可能在那个时代需要经历的漫长岁月,此物……或可保我们生命根基稳固,气血长久不衰,为我们应对一切挑战,提供最根本的保障。”

长生药,这个词本身就带着撼人心魄的魔力,足以穿透任何时代的隔膜,直击人类内心最深处的渴望与畏惧。客厅里再次陷入一种凝重的宁静,只有清浅的呼吸声可闻。追求健康长寿,乃至突破生命的极限,是人类亘古的梦想,此刻却以一种如此真实、如此触手可及的方式,呈现在她们面前。

“睿涵,”白诗悦轻声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那是出于对爱人本能的担忧,“这药……傅山先生的医术我们自然敬佩,但是……毕竟是数百年前的丹方,会不会有什么……我们未知的隐患或者副作用?”她没有完全说下去,但那份关切之情溢于言表。

“傅山先生的人品与医术,我愿以性命担保。”戚睿涵语气坚定,不容置疑,“而且,我们服用此药,并非是为了追求那虚无缥缈的长生不死,而是借此获得更长的生命时间、更充沛的精力、更强大的适应力,去完成我们想做的事情,去见证更广阔的历史变迁,甚至……或许能利用这漫长的时间,在两个时代之间,搭建起某种桥梁。这更像是一种……生命的拓展与升华,是为了承载更宏大使命所做的必要准备。”他解释着,目光转向了身旁神情依旧复杂的董小倩,“小倩,你的想法如何?这关系到你的未来。”

董小倩抬起头,眼中神色变幻,最终化为一片清亮与不容置疑的坚定:“睿涵哥哥,我与你同去。”她的声音轻柔,却带着斩钉截铁的力量,“现代虽好,繁华安适,于我而言,初时确如仙境。但这大半年来,我无一日不思念姐姐,思念江南的杏花春雨,亭台楼阁,思念那片土地上的人与事。那里有我的根,有我未尽的牵挂。若能服此药,得长久安康之身,既能伴你左右,助你一臂之力,又能时常返乡探亲,与姐姐团聚,同时还能继续留在这个新奇的世界求学、生活,乃至……如你所说,穿梭两界,或许能为故国山河的百姓,为那个时代的进步,尽一份微薄之力。于公于私,小倩……内心是愿意的,甚至是求之不得的。”她的话语间仍夹杂着一些古典的措辞习惯,却无比真切地表达了她内心深处最真实的选择。

袁薇性格向来爽利果决,此刻也被这超越想象的情境激起了强烈的好奇心与冒险的冲动,她按捺不住地说道:“听起来真是太不可思议了。长生药,亲身回到历史现场,不是作为旁观者,而是作为参与者,还能拥有足够漫长的时间去深入学习那个时代的技艺,去探索未知的领域,去经历各种冒险。这简直是只存在于幻想小说里的终极机缘。诗悦,你觉得呢?这难道不让人心动吗?”她用手肘轻轻碰了碰身边陷入沉思的白诗悦。

白诗悦看着戚睿涵眼中那簇熟悉而炽热的光芒,那是他一旦下定决心、确立了目标后才会燃起的、充满信念与力量的神采。她了解他,深深地了解。她知道他心中装着的,绝不只是一己的私情或简单的冒险欲望,还有那份源自对历史的深刻认知、希望引导时代走向更好可能性的沉重责任感,以及对于同伴、对于故人的深厚情谊。

她感受到他手掌传来的温度和力量,不再犹豫,温婉而坚定地一笑,反手握紧了他的手:“你去哪里,我便去哪里。无论前方是盛世繁华,还是荆棘密布。更何况,能够亲身经历、见证那样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本身就是一种无比珍贵、任何书本都无法替代的人生体验。我相信你的判断,也支持你的决定。”

刁如苑优雅地放下手中的茶杯,发出一声清脆的轻响。她唇角微扬,勾勒出一抹兼具风韵与睿智的弧度:“我这个做姐姐的,总不能看着你们一群弟弟妹妹去进行如此惊天动地的冒险,而自己却安坐于这现代文明的温室之中。况且,”

她的目光中流露出浓厚的兴趣:“我对大顺朝建立后的经济民生状况、手工业的发展水平,尤其是那些可能失传的传统技艺很感兴趣。或许,我还能在那里找到一些独特的文创灵感,甚至开拓一下……嗯,‘跨时空’的业务渠道呢。”她的话语后半段带着明显的玩笑意味,试图缓和过于严肃的气氛,但那双深邃的眼眸中闪烁的光芒,却明确地告诉众人,她并非全然说笑。

最后,所有人的目光,都再次投向了尚未明确表态的刘菲含。刘菲含紧蹙的眉头一直没有完全舒展,她凝视着茶几上那只看似普通的玉瓶,又缓缓移开视线,逐一看向眼前这些目光坚定、已然做出选择的同伴。她理性的大脑在飞速运转,权衡着每一个已知的变量和未知的风险,进行着严密的逻辑推演。

时间仿佛过去了许久,客厅里安静得能听到挂钟秒针走动的细微声响。

“风险依然存在,并且不容忽视。”刘菲含最终开口,语气依旧保持着理科生特有的严谨,“药物的长期效果,尤其是数十年、数百年后的影响,完全是未知数。穿越过程本身的安全性,基于我们目前的理论推测,但实践是唯一的检验标准,其中变数极大。目标时代的社会环境,对于我们这些带着现代思维、知识与技能的‘异类’的接纳程度,甚至可能存在的敌意,也是巨大的未知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