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陈雪茹远走(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穿越四合院保卫科科长开始》最新章节。
时间一晃来到1968年。这几年,张浩很少回京城,只在回京述职时短暂停留。
彼时局势动荡,街面、市面都乱哄哄的,不少厂子陷入批斗的漩涡,人心惶惶。
鄂省虽也受波及,但在张浩的强硬管控下,总算稳住了局面。
这几年他职位稳步提升,如今已是鄂省省长,兼任湖北军区参谋长和公安厅厅长。这样的身份,再加上家里“满门忠烈”的背景,只要他行得正坐得端,便没人敢轻易招惹,仕途算得上平稳。
更重要的是,鄂省的发展堪称迅猛。
进出口贸易持续发力,国内的内需产业也搞得有声有色。
化工产业起来后,辐射周边数省,带动了制衣、纺织、自行车、摩托车、拖拉机等工厂的繁荣。
就连早年组建的罐头、船舶、钢铁等老厂,在他的推动下,也开始涉足家电领域,电饭锅、电水壶、电风扇等简单家电陆续投产。
张浩知道这些东西在未来的重要性,本想尝试出口,奈何眼下国内局势不稳,只能先搁置。
这天,张浩正在办公室处理公务,突然接到陈雪茹的电话,说她要走。
“雪茹,你别着急,出什么事了?”张浩心头一紧,连忙追问。
电话那头传来陈雪茹带着哭腔的声音:“张浩,这个决定我是深思熟虑过的。前两天你二叔回来了一趟,他担心我们留在京城,会给你添麻烦,影响你的处境……我们已经买好了船票,二叔会安排好,我带着孩子们先走了。”
“不是,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张浩急了,“你们别走,有什么事我们一起扛!”
他还想再说什么,电话那头却传来了忙音。再拨过去,已是无人接听。
张浩捏着听筒,眉头紧锁。他知道二叔的顾虑并非空穴来风,眼下局势复杂,稍有不慎便可能引火烧身。
可让陈雪茹带着孩子们远走他乡,他心里实在不是滋味。
窗外的阳光透过树叶洒进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张浩却只觉得心头沉甸甸的。
他站起身,在办公室里踱了几步,最终拿起笔,在纸上写下一串名字——那是他在沿海城市相熟的同志,或许能托他们多照拂些。
无论如何,他得确保她们母子平安。这乱世之中,能护住想护的人,才是他此刻最大的心愿。
张浩心里始终悬着事,实在放心不下,便找到了周欣。周欣看着他,没立刻说话,只是静静地望着。
“你倒是给句话呀!”张浩有些急了。
周欣没好气地说:“我能怎么说?说他们的决定错了?可眼下这形势,我没法昧着良心。”
“说他们对了,你能乐意?”
她顿了顿,语气沉了些,“现在是什么情况,你比我清楚。咱们俩能安稳到现在,已经算侥幸。你在部队挂着职,多少沾了吴司令的光,不然……”
张浩没接话。他知道周欣说的是实话,自己能兼任军区副参谋长,确实有不少额外因素——如今革委会的主要领导多是军方出身,这层关系帮了他不少。
“那……咱们回去一趟吧。”张浩最终还是说道。
“可以。”周欣点头。
两人没带锦华,把孩子托付给了贺晴,便踏上了回京的火车。
这年代的火车慢得让人着急,一路摇摇晃晃,得走好几天。
张浩望着窗外掠过的风景,心里忍不住想:若是后世的高铁,几个小时就到了,这交通啊,真得下大力气搞。
经过四天五夜的颠簸,他们终于再次踏上了四九城的土地。
张浩火急火燎地和周欣赶到前门大街,一打听才知道,陈雪茹已经把丝绸店捐了,不过房产没动,现在店里的人按月给她交租金,生意虽在,却已和她没了直接关系。
他们快步走到后院,小兰迎了出来,眼圈红红的:“浩哥,你回来了。”
她递过一个信封,“这是小姐留给你的信。”
张浩接过信,指尖有些发颤,拆开一看,上面是陈雪茹熟悉的字迹:
“张浩,见字如面。别怪我们不告而别,二叔说得对,这时候不添乱就是最好的帮衬。孩子们都好,勿念。房子和店里的租金,我托小兰存着,等风头过了,总会用到。你在家里万事小心,照顾好自己,也照顾好周欣和景华。勿念,勿寻。”
信很短,字里行间却都是牵挂。张浩捏着信纸,心里像被什么堵住了,说不出的滋味。周欣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别太担心,雪茹心思细,会照顾好孩子们的。”
张浩点了点头,把信仔细收好。他知道,此刻再多的牵挂,也只能压在心里。
这乱世之中,各自保重,或许就是最好的选择。
张浩连忙问小兰:“她们什么时候走的?”
“前几天就坐船走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