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下乡(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穿越四合院保卫科科长开始》最新章节。
车窗外,江汉平原的风光一望无际,刚收割过的田野透着几分萧瑟,却也藏着孕育新生的气息。
“停一下。”张浩让二牛靠边,下车走到田埂上。
地里刚收完庄稼,留着短短的稻茬,有些地方还堆着稻草,偶尔能看到焚烧后的焦黑痕迹。
他蹲下身,抓起一把土捻了捻,土壤还算肥沃。
“再往前走走。”他拍了拍手上的土,回车里坐下。
车子驶出平原,来到江城最偏远的汉城小镇。
这里紧邻水系,渔业兴盛,尤以“四大家鱼”闻名。巧的是,这天公社正在集体起网,岸边围了不少村民,水声、吆喝声此起彼伏。
张浩等人挤进去一看,网里的鱼个个膘肥体壮,草鱼竟有十多斤重,在网里翻腾着,溅起阵阵水花。
贺晴看得直乐:“领导,这鱼够大的,一锅怕是炖不下。”
王海军在一旁介绍:“张副省长,这是我们集体养殖的,草鱼、大头鱼、鲫鱼、鲢鱼都有,产能不错,除了供应本地,还能往周边县城送。”
张浩点点头:“去村里看看,找村干部聊聊。”
车子开到村大队部,出来迎接的是位头发花白的老者。
王海军连忙介绍:“熊书记,这位是省里来的张副省长。”
“张省长好,张省长好!”熊书记连忙握手,手上还沾着鱼塘的泥。
“熊书记客气了,我来看看情况。”
张浩笑着摆手,“今年粮食收成咋样?鱼塘的收益还好吗?”
熊书记领着他们往屋里走,边走边说:“粮食刚打完,亩产比去年高了点,够吃。鱼塘是集体的,年底分鱼分粮,大伙干劲还行……”
屋里陈设简单,一张旧木桌,几条长凳。
张浩坐下后,仔细询问起田间管理、鱼塘养殖的细节,从种子来源到销售渠道,连村民的日常开销都问得清清楚楚。
贺晴在一旁飞快记录,二牛则给众人倒了碗粗瓷碗装的茶水。
阳光透过窗棂照进来,落在张浩认真的脸上。
他知道,这些田间地头的琐碎事,才是鄂省发展最实在的根基。
张浩又问道:“那在这个季节还有什么事呢?”
熊书记回答:“这个季节稻谷收成之后,几乎就没什么事了。村里还有一些鱼塘和牛,骡马需要管理。”
张浩接着问:“村里的牛够不够用?”
熊书记说:“牛的话,今年我们没再采购。上面分下来一些拖拉机,工作效率挺高,所以就停了牛和骡马的采买。但完全取消也不行,很多地形拖拉机过不去。”
张浩又了解今年的公分粮和人头粮分配情况,熊书记坦言:“这个还没算出来,具体得问会计。不过我估摸着会比去年稍高一点,人头粮应该能分到550斤,公分粮得看今年的产能。”
张浩继续问:“那你们村的副业呢?村民自留地有没有种甜菜、红薯、土豆之类的?”
熊书记连忙点头:“有有有!红薯产量很高,我们还有几个村办养猪场,都是用红薯、麸糠和稻壳喂猪,村民还会集体去打猪草呢。”
张浩追问:“那这些土豆、甜菜、红薯都是分给村民吗?附近有没有糖厂,能把这些东西卖过去?”
熊书记尴尬地笑了笑:“张副省长,附近没有糖厂呢。”
张浩点头:“好,我知道了。那你们的鱼是怎么处理的?”
熊书记认真回答:“大鱼都会拉到公社,或者送到县镇上的专门收鱼点,那是县渔业部门设的。”
“那小鱼呢?”张浩又问。
“像鲫鱼这些小鱼,大一点的分给村民,小一些的就继续养着。”熊书记补充道。
张浩最后问:“你们这儿田间、河沟里的黄鳝、小鱼小虾多吗?”
熊书记说:“多着呢!不过那玩意没人吃,做起来太费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