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篇·血脂里的坑:5个普通人的惊魂经历,看完不敢瞎查了(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血管清淤指南血脂养护日常方》最新章节。
——大学课堂里的血脂课:从惊魂化验单到生命觉醒
凌晨3点,顾华的微信炸了。闺蜜发来三张截图,全是“甘油三酯10.7会猝死吗”的网页,末尾跟着一句:“明天我请假陪你去住院。”
她盯着手机屏幕,指尖在“10.7”那串数字上划来划去,后背沁出一层冷汗。两小时前,她刚拿到血脂化验单,现在满脑子都是百度来的话:“甘油三酯正常应<1.7,超过5.6就是极高危”。
“我才32岁,血管里怎么就堵成这样了?”顾华蜷在沙发上,摸了摸自己的脖子,总觉得喉结下面卡着块肥肉,喘口气都费劲。
第二天一早,她空腹再查,结果6.0,医生说“正常”。这个过山车般的经历,让她在老茶馆里红着眼圈问教授:“为啥吃俩肉包,血脂能差出一条命?”
教授呷了口茶,看着围坐的几个年轻人——刘佳佳攥着体检报告咬嘴唇,廖泽涛对着手机叹气,小景云把枸杞水喝出了酒的气势,陈一涵眼下的黑眼圈能当眼影。“别急,”他把茶杯往中间推了推,“你们踩的坑,十个人里九个都踩过。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说,血脂这东西,到底咋回事。”
一、顾华的“生死化验单”:吃进去的肉包,会变成血管里的“假警报”
顾华把两张化验单拍在桌上,第一张的“10.7”被红笔圈得刺眼,第二张“6.0”旁边,医生画了个笑脸。“你们看,就隔了一晚上,差出4.7!”她提高声音,引得邻桌回头,“昨天抽血前,我在楼下买了俩肉包,猪肉大葱的,咬了三口就被我妈拽着跑了——护士问我空腹没,我嘴硬说‘算空腹’,现在想想,真是瞎胡闹!”
刘佳佳凑过去瞅:“10.7?这数看着都吓人。你当时没吓晕过去?”
“差点!”顾华抓起茶杯猛灌,茶水顺着嘴角流到下巴,“拿到单子时,我腿一软,直接蹲在医院走廊了。旁边大妈说‘姑娘你脸煞白,是不是要心梗了’,我当时就哭了——我儿子才5岁,我要是倒下了,他咋办?”
她抹了把脸,笑出声来:“我老公更逗,连夜查了三家医院的ICU床位,我婆婆把家里的猪油罐子全扔了,我爸在家族群里发了篇《血脂高=等死?》的文章,@了我八遍。”
医学教授(专家)指着窗外的早市:“你看那卖菜的车,早上装得满满当当,中午就空了——咱们的肠胃就像这车,吃进去的肉啊油啊,得打包成‘乳糜微粒’才能进血管。这玩意儿就像小货船,装满了油往全身运。你吃完肉包半小时就抽血,相当于货车刚开到血管门口,货还没卸呢,血脂能不高吗?”
“那为啥空腹就正常了?”小景云啃着油条问,油星子溅到化验单上。
“货船开走了呗。”教授(专家)拿过他的油条,“这‘乳糜微粒’一般6-8小时才走干净,要彻底看不见,得等12-16小时。你今早空腹14小时,血管里的‘货船’早卸完货返航了,6.0才是你真实的血脂水平。”
他突然压低声音:“前阵子有个姑娘,跟你一样,餐后查甘油三酯9.9,吓得把工作都辞了,在家天天喝芹菜汁。结果呢?半个月后复查,血脂没降多少,月经倒是停了——医生说她营养不良,差点闭经。”
顾华瞪大了眼:“这么吓人?我昨天还跟我妈说‘以后只吃水煮菜’呢!”
“傻姑娘。”教授敲了敲她的手背,“查血脂得空腹12小时,不是让你饿肚子。前一天晚上正常吃,别吃油炸的就行。就像你,昨天要是吃的是粥和咸菜,今天也查不出10.7——但你偏要在抽血前塞俩肉包,这不就是给身体设套吗?”
廖泽涛突然抬头:“那要是空腹也高呢?我叔空腹总胆固醇6.8,医生说他有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这咋办?”
二、廖泽涛的家族魔咒:我爷爷、我爸、我叔都栽了,这病真能传三代?
廖泽涛把手机往桌上一扣,屏幕亮着张照片:微胖的中年男人躺在病床上,手背上扎着针,脸色蜡黄。“这是我叔,42岁,上周心梗住院了。”他的声音有点闷,“医生说他总胆固醇6.8,低密度脂蛋白4.2,叫‘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我爷爷60岁就因为这病走的,我爸去年查出来也有点高——你说,这是不是逃不掉的魔咒?”
陈一涵的手顿了顿:“你叔平时爱吃肉?”
“顿顿离不了!”廖泽涛突然提高音量,“我婶说他一顿能吃半斤红烧肉,下酒菜必须是卤猪大肠,说‘不吃肉活着还有啥意思’。去年体检完,医生让他少吃点,他拍着桌子跟医生吵:‘我爹就这样,我也这样,改不了!’”
他低头抠着桌缝,指节泛白:“出事前一天晚上,他还跟朋友喝了半斤白酒,吃了两盘油炸花生米。凌晨三点喊胸痛,送到医院时,血管堵了80%——现在躺在病床上,话都说不利索,就盯着天花板发呆,说‘早知道... ...’”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早知道能改,对吧?”教授给廖泽涛倒了杯茶,“我认识个老爷子,姓张,家族三代都有这病,他自己总胆固醇也6.5,但现在91了,还能自己骑三轮车去赶集。”
“他咋做到的?”小景云凑过来。
“就俩字:自律。”教授笑了,“每天早上五点爬后山,雷打不动;晚上七点后绝碰荤腥,顶多喝碗杂粮粥。他跟我说‘爹妈给的底子改不了,但我能给血管清淤啊——就像老房子漏雨,咱不能拆了重盖,还不能修修屋顶?’”
刘佳佳突然问:“低密度脂蛋白高,到底有多危险?”
“这东西啊,就像血管里的‘小泥车’。”教授拿起笔在纸上画,“总往血管壁上卸泥,卸多了就堵。但只要每天胆固醇不超300mg(一个鸡蛋黄的量),每周快走150分钟,就能让‘泥车’少跑一半路。你叔要是早这么干,哪至于遭这罪?”
廖泽涛的手机响了,是他婶发来的:“你叔今天走了1000步,还让我把他的运动鞋带去。”他笑了笑,眼里有点红:“我下午去医院,给我叔带本《高血脂食谱》,再跟他说张大爷的故事——就算有魔咒,咱也能破了它。”
三、陈一涵的熬夜账单:凌晨三点的炸鸡,正在血管里堆“淤泥”
“可我家没人血脂高啊。”陈一涵把体检报告推过来,纸角被咖啡渍浸得发皱,“总胆固醇5.7,甘油三酯2.1,医生说我这叫‘代谢综合征’——我才28,咋就跟‘综合征’扯上关系了?”
她揉了揉太阳穴,眼下的黑眼圈能当眼影:“我是做策划的,上个月为了赶方案,连续一周凌晨三点才睡。饿了就点炸鸡奶茶,办公室抽屉里全是巧克力——老板一句话,哪怕两点也得爬起来改方案,不改就得卷铺盖走人。”
“体检完那天,我在公司楼下坐了半小时。”陈一涵的声音有点发飘,“看着那炸鸡店的灯,突然觉得特委屈。我拼命工作是为了买套小房子,结果把自己熬成了‘高血脂’——这值吗?”
她抓起茶杯想喝,手却晃了下,茶水洒在报告上,晕开一小片水渍。“我妈打电话来骂我‘不爱惜自己’,我跟她吵了一架,挂了电话就哭了——我也不想啊,可我有啥办法?”
“办法藏在你那炸鸡里。”教授指了指她的报告,“你这血脂高,不是吃出来的,是熬出来的。”
“熬出来的?”陈一涵愣了。
“可不是嘛。”教授画了个链条:“压力大→睡不好→皮质醇升高→想吃高油高糖→代谢变慢→血脂堆积。就像你往锅炉里猛添煤,烟囱来不及排,煤灰可不就堵在管道里了?”
他想起个患者:“前年有个投行经理,姓周,跟你一样,连续半年天天熬夜,血脂从4.8飙到6.9。后来他每天中午抽20分钟去楼下公园坐着,啥也不干,就晒晒太阳、听鸟叫,三个月后血脂降回5.1。”
“晒太阳有用?”陈一涵皱眉。
“不是晒太阳有用,是让自己歇会儿有用。”教授说,“他跟我说‘以前总觉得休息是浪费时间,后来发现,脑子转不动时硬撑,才是真浪费——改方案改到凌晨,错字都看不出来,还不如早睡早起,两小时就搞定’。”
陈一涵掏出手机,点开外卖软件,炸鸡店的图标还在首页闪。她的手指在“卸载”按钮上悬了三秒,突然抬头:“今晚我要早点回家,路过菜市场买把菠菜,再买俩鸡蛋——好久没自己做饭了,我妈总说我做的青菜面好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