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先辈传承护华夏(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五位主角救世?天策传!》最新章节。
轩辕洛羽回过神,发现自己立于一片虚无之境,脚下是流转的星河,周遭却弥漫着无数金戈交鸣、众生悲泣的喧嚣幻象,强烈的战乱与纷争意念如潮水般冲击着他的心神。
一股源自血脉深处的悸动促使他抬起手,淡金色的灵气自行汇聚,一柄古朴威严、却仍显朦胧的剑影在他掌心浮现,那是轩辕剑的雏形。
幻象中,黑甲士兵汹涌而来,杀气森然。洛羽心跳加速,本能地想挥剑格挡。
但就在刹那,张明陵讲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时的温和眼神,集市上老奶奶递给小孙子热包子时的慈祥画面,莫名清晰地掠过心头。他猛地顿住。
“剑,不是用来制造更多纷争的。”一个明悟在他心中升起。
他闭上眼,不再去看那些骇人的幻象,而是将全部心神沉入那缕剑影之中,将自己对“安宁”的渴望、对“守护”的理解,毫无保留地灌注其中。
再睁眼时,他目光沉静,轻轻将剑影向前一递,没有凌厉的剑气,只有一片浩瀚而平和的金色辉光如潮汐般铺展开来。
金光所及,喊杀声渐息,幻象中士兵们眼中的赤红褪去,手中兵器低垂,竟如同从梦魇中醒来,茫然四顾后,纷纷对他躬身行礼,身影缓缓消散。
虚空中有一声极轻的叹息,欣慰而释然。那曾属于秦始皇的、蕴含着“定鼎八方”意志的一缕精纯剑气,从虚无中汇来,温柔地融入他掌心的剑影。
剑影顿时凝实了数分,清晰的剑格纹路与威严剑脊隐约可见。
他明白了,手中之剑,重不在“斩”,而在“定”。
定的是烽烟,是祸乱,是人心惶惶。这是一种背负天下的“止戈”之责。
风挽歌踏入的是一片无声的废墟,焦黑的土地,断裂的兵刃,空气中弥漫着绝望与死寂。
更可怕的是,无数看不见的、充满痛苦与戾气的灵魂絮语,直接在他脑海深处嘶嚎,几乎要撕裂他的神智。
风挽歌脸色苍白,下意识地摸出那片一直带在身边的翠绿草叶,放到唇边。
可往常轻快的调子此刻吹出,却微弱得瞬间被精神的风暴吞没。恐惧攥住了他。
就在他几乎要崩溃时,弘慈大师沉稳的诵经声、张明陵轻抚他头顶时掌心的温度、甚至龙虎山午后温暖的阳光……
那些记忆中的“暖意”奇迹般地被记起。他忽然懂了,音乐需要的不是技巧,而是心。
他不再试图吹奏成调的曲子,而是闭上眼睛,将自己对“安抚”、“理解”、“悲悯”的所有情感,借着草叶,化作最简单、最纯粹的音符,轻轻送了出去。
那声音起初微弱,却如一滴清泉落入滚油,悄然荡开涟漪。
无形的音波拂过这片精神废墟,那些狂暴的灵魂絮语渐渐平息,转化为低声的啜泣,继而化作一片宁静的疲惫。
仿佛有无形的手抚平了创伤,空气中令人窒息的绝望感慢慢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雨过天晴般的澄澈与安宁。
诸葛武侯留下的那缕“镇魂气”悄然浮现,与他的灵魂和手中的草叶完美融合。
草叶焕发出温润的青光,形态延伸变化,最终化为一架古朴的伏羲琴虚影,安静地卧于他怀中。
琴弦微颤,自有清音涤荡。他领悟到,伏羲琴的真谛,在于“通心”,在于以悲悯之音,抚平世间戾气,安顿众生魂魄。
帝君涛仿佛坠入了沸腾的熔岩深谷,狂暴的火灵之力从四面八方挤压而来,咆哮着要将他吞噬、同化。
帝君涛感到体内帝俊血脉沸腾,赤色灵气不受控制地奔涌,叫嚣着要以更狂暴的力量反击回去!
“吼!”
他几乎要顺从这股本能,一拳挥出。但刹那间,脑海中浮现的不是战斗的快意。
而是曾经烫坏龙虎山石阶后的懊恼,是玄真子教导太极“以柔克刚”时缓慢而圆融的动作,是害怕自己失控伤到伙伴的担忧。
“不!不能这样!”
他低吼一声,以极强的意志力死死约束住即将爆发的神力。
他回想起张师衡引导他感知大地厚重时的感觉,努力将狂躁的神焱之力想象成可以被驯服的洪流,不再试图去“击碎”,而是去“承载”,去“疏导”。
他扎稳马步,双臂艰难地划圆,赤色灵气随之流转,不再是喷发的火山。
而是缓缓旋转的厚重熔岩湖,将以蛮力冲撞而来的火灵之力一一纳入、包容、化解。这个过程极其耗费心力,他额角青筋暴起,浑身大汗淋漓。
那狂暴的火灵冲击,撞入这片沉浑旋转的力场中,竟如猛兽陷入泥潭,挣扎渐弱,最终被奇妙地驯服、同化。
环境中那灼热的敌意消失了,转而传来一种讶异而后认可的意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