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润物无声破心茧 借力打力谋自主(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天龙:我慕容复携美同行》最新章节。
参合庄,后园竹林。
陆星痕手持流云剑,剑势舒缓,如云卷云舒,似水流潺潺。他并未施展任何杀招,只是将《云水十三式》的前三式——“云起龙骧”、“水月镜花”、“流风回雪”反复演练,意在体会其中“顺应自然”、“绵绵若存”的剑理。周身云水内力随之流转,与竹林间的清风、泥土的湿润气息隐隐交融,使得他的身影在竹影婆娑间显得有些朦胧不定。
这两个月,他并未急于求成地去提升攻击威力,而是将大部分精力放在了巩固《云水诀》根基、打磨云水剑意,以及潜修那本得自道济和尚的无名册子《无相心法》上。
《云水诀》的中正平和、滋养经脉的特性,让他的内力愈发精纯醇厚,精神也日益清明。《无相心法》虽玄奥,进展缓慢,但那种“不住于相”、“不执于外物”的意境,如同涓涓细流,不断洗涤着他的心灵,让他对自身处境、对母亲施加的影响,有了更超脱和清晰的认知。
系统任务要求“摆脱母亲的精神控制,建立独立的自我认知与判断力”。硬碰硬是下策,以我现在的实力和身份,公然违逆母亲,无异于以卵击石。必须智取,必须“润物细无声”。云水之道,贵在柔韧,贵在渗透。无相之法,旨在看清本质,不为外相所惑。这两门功夫,正是我破局的关键!
他收剑而立,气息平和,眼神清澈而深邃。是时候,开始主动出击了。系统任务限时三个月,如今时间已过去近半。
第一步,观察与试探。
他不再像以往那样,对母亲的召见和询问只是被动应答。他开始更仔细地观察慕容夫人的言行举止,留意她情绪细微的变化,分析她话语背后真正的意图和期望。同时,他也在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小事上,尝试进行极其有限的、不触及核心利益的“自我表达”。
比如,在衣着上,他偶尔会选择并非母亲惯常为他准备的、颜色更素雅或款式更简洁的服饰。在饮食上,他会“偶然”提起某道清淡的菜肴合他口味,而非一味遵从母亲安排的、象征身份地位的奢华膳食。
这些细微的改变,起初并未引起慕容夫人的过多注意,或许她只当是儿子年纪渐长,有了些许自己的偏好。但陆星痕要的,就是这种潜移默化,让母亲逐渐习惯他并非一个完全按她设定轨迹运行的傀儡。
第二步,借力打力,以“进取”之名,行“自主”之实。
这一日,慕容夫人召陆星痕至主院问话。依旧是那间布置典雅却透着冷肃之气的花厅,慕容夫人端坐主位,华美的宫装一丝不苟,目光如常的锐利。
“复儿,近来武功进境如何?”慕容夫人开门见山,这是她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陆星痕垂首恭立,语气平稳:“回母亲,孩儿近来于内功修炼上,偶有所得。觉得以往过于追求凌厉迅捷,或失之躁进。近日研读《庄子》及一些养生典籍,体悟到‘顺应自然’、‘绵绵若存’之理,尝试将其融入内力运行,虽初时进度似缓,却觉根基更为扎实,内力亦更显醇和。”
他没有直接说慕容家内功不好,而是以“进取”、“夯实根基”为名,提出自己的“体悟”。这符合他“武学奇才”的人设,也迎合了母亲希望他强大的核心诉求。
慕容夫人闻言,眉梢微挑,仔细打量了他几眼,果然没有立刻斥责,而是沉吟道:“哦?顺应自然?你能有此想法,倒也算动了脑筋。我慕容家武功博大精深,并非一味刚猛。‘斗转星移’之精妙,在于‘挪移’二字,其中便包含了化刚为柔的至理。你能从根基处思考刚柔之辨,算是摸到了一点门槛。”
她话锋依旧严厉:“但是!想法归想法,实践需万分谨慎!内力修行,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你所谓的‘缓滞’、‘绕石’,具体如何施行?尺度如何把握?若无万全把握,绝不可轻试!”
“母亲教训的是。”陆星痕态度恭顺,但话语却带着引导,“孩儿也只是初步设想,断然不敢胡乱尝试。孩儿想,或许可以先从研读更多养生导引、乃至道家典籍开始,借鉴其中平和顺遂之意,慢慢体会。还施水阁中此类藏书颇丰,孩儿想多花些时间在其中翻阅,待心中有谱之后,再于行功时做极其细微的调整,必以稳妥为先。”
他将自己的“独立”思考,包装成了“为了更稳妥、更有效地提升实力”而进行的“必要准备”。而“多花时间在还施水阁”,则为他创造了更多脱离母亲直接视线、自由活动的空间。
慕容夫人盯着他看了片刻,似乎想从他脸上找出任何一丝不安或叛逆,但陆星痕眼神平静,态度诚恳,完全是一副积极求进的模样。最终,她微微颔首:“你知道轻重便好。既然你有心,多看看水阁中的杂学典籍也无妨,但切记,旁征博引可以,根基绝不能动摇!每日练功的时辰,不可耽误!”
“是,孩儿明白。”陆星痕心中微松,这第一步,算是成功了。他获得了“合理”地花费更多时间在还施水阁的自由,这为他后续的行动提供了掩护。
自此,陆星痕除了固定时辰练武和向母亲请安,大部分时间都泡在了还施水阁。他并非真的只看养生典籍,而是广泛涉猎,包括地理志异、兵法谋略、医卜星相,甚至一些前朝野史、百家之言。他如饥似渴地吸收着这个世界的知识,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和认知边界。《无相心法》的帮助在此显现,让他能更快地理解、吸收并思考这些知识,而不被其表面文字所束缚。
在这个过程中,他对慕容家“复燕”执念的由来、对当前天下大势、对江湖格局,都有了更立体、更清醒的认识。这种认知上的独立,是摆脱精神控制的基础。
偶尔,在与慕容夫人交谈时,他会“不经意”地提起在书中看到的某些典故或观点,并非直接反驳母亲,而是以一种探讨、请教的口吻,引导母亲思考一些除了“复国”之外的可能性。例如,谈及太湖民生时,他会引用某本地方志中关于发展渔桑、繁荣商贸使百姓安居乐业的记载,暗示稳固的根基比虚无缥缈的复国更为实际。
慕容夫人起初不以为意,但次数多了,有时也会陷入短暂的沉思。陆星痕能感觉到,母亲那坚冰般的思想外壳,似乎出现了一丝极其细微的裂痕。
第三步,利用外部事件,强化“独立”形象。
太湖商路的初步规划已然启动,虽然主要由慕容诚和四大家臣负责,但一些重大的决策,仍需禀报慕容夫人。陆星痕抓住了这些机会。
在商议是否要投入资源打通连接安徽的陆路商道时,慕容夫人起初并不看好,认为劳民伤财,且风险太大,不如专注太湖水域。
陆星痕没有直接反对,而是准备充分。他让慕容诚整理了详细的路线图、沿途物产分析、潜在利润评估以及风险应对预案。在向母亲陈述时,他条理清晰,数据详实,不仅分析了商路本身的价值,更着重强调了其对拓展慕容家影响力、建立更广泛人脉网络、收集各方情报的战略意义。
“……母亲,复国大业,非一日之功,亦非仅凭武力可成。钱粮、人才、情报、民心,缺一不可。此商路若成,犹如为我慕容家开辟一条隐形的脉络,既能汲取养分,又能延伸触角。看似经商,实为布局。且初期投入可控,风险亦可经由精干护卫与沿途打点来化解。孩儿认为,此事利大于弊,值得一试。”
他站在“为了复国大业”的制高点上,阐述自己的观点,逻辑严密,眼光长远,展现出了超越年龄的成熟与谋略。
慕容夫人看着侃侃而谈的儿子,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和复杂难明的光芒。她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感觉到,儿子不再仅仅是那个需要她耳提面命、严格督促练武的少年,他已经开始有了自己的思考和布局能力。而这种能力,似乎……并不完全在她的掌控之内。
沉默良久,慕容夫人缓缓开口,语气听不出喜怒:“你如今……倒是思虑得周全。既然你已有成算,此事……便依你之意去办吧。但需记住,凡事以稳妥为上,莫要坠了我慕容家的名声。”
“孩儿谨记母亲教诲!”陆星痕心中一定。这不仅意味着商路计划得以推进,更意味着他在母亲面前,成功树立起了一个“有主见、能担当”的少主形象,在一定程度上赢得了决策的自主权。
【叮!检测到宿主与关键人物‘慕容夫人’互动,通过策略性表达与展现能力,逐步获得有限自主决策权,削弱其直接控制力。任务‘挽救慕容复的童年’完成度提升15%。奖励气运值150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