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直面风暴眼(1/1)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重生从抓小偷开始立一等功》最新章节。
北阳省委大院,松柏苍翠,气氛庄严肃穆。与山城市委的紧急会议不同,在这里,每一个决策都可能引发波及全省的政坛地震。沈青云跟随着市委书记赵建国,步伐沉稳地走进了省委小会议室。他的手中,紧握着那份凝聚了“11·28”专案组无数心血、足以掀起惊涛骇浪的汇报材料。
会议室里,椭圆桌旁坐着北阳省权力的核心层:省委书记高世宏,省长王建业,省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省纪委书记,组织部长,以及负责公安、司法的副省长等人。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赵建国和沈青云身上,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无形的压力。
赵建国首先代表山城市委,简要说明了“11·28”专案的由来和“雷霆”行动的初步战果,随即示意沈青云进行详细汇报。
沈青云站起身,他没有照本宣科,而是脱稿陈述,语言精练,逻辑清晰,重点突出。他先从“金鼎集团”长期存在的违法犯罪事实和其造成的恶劣社会影响讲起,展示了部分触目惊心的证据影像(经过严格技术处理),然后话锋一转,直接切入核心:
“在案件深挖过程中,大量证据指向,原山城市公安局副局长、现任山城市司法局局长孙德海,长期充当该犯罪团伙的保护伞,利用职权为其在多项事务中提供非法庇护,并收受巨额贿赂。”
他随即出示了胡伟的交代笔录、部分银行流水对应记录、以及孙德海与钱总经理秘密会面的监控截图等关键证据链。
“根据我们目前掌握的情况,孙德海涉嫌受贿罪、滥用职权罪、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
当沈青云提到孙德海的名字并展示证据时,会议室里响起了一片压抑的惊呼和窃窃私语。省长王建业的眉头紧紧锁住,政法委书记的脸色变得异常凝重。牵扯到一名现任的正厅级司法局长,这无疑是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
省委书记高世宏始终面色沉静,他抬手示意大家安静,目光锐利地看向省纪委书记:“明达同志,你们纪委前期是否掌握相关情况?”
省纪委书记李明达沉声回答:“高书记,我们收到过一些反映孙德海问题的信访件,但都比较笼统。山城方面这次提供的证据非常具体、扎实,超出了我们之前的掌握。”
高世宏又看向政法委书记:“守仁同志,你的意见?”
政法委书记深吸一口气:“情况非常严重。如果属实,这是对我们政法队伍的极大玷污,必须坚决清除!我建议,立即对孙德海采取必要措施,由省纪委牵头,成立联合调查组,彻底查清其问题!”
省长王建业补充道:“我同意。此案影响极其恶劣,必须依法严肃处理,给山城人民一个交代。同时,要注意办案方式,尽量减少对司法系统正常工作的影响,维护社会稳定。”
其他常委也纷纷表态,支持严肃查处。
高世宏书记最后总结,声音不高,却带着千钧之力:“同志们,孙德海的问题,令人震惊,令人痛心!这充分说明,反腐败斗争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永远在路上!我同意大家的意见。省委决定:第一,立即对孙德海采取‘两规’措施,由省纪委负责执行;第二,成立由省纪委牵头,省公安厅、省检察院配合的联合调查组,彻查此案,无论涉及到谁,一查到底!第三,山城市委、市公安局前期工作卓有成效,要继续深挖‘金鼎’团伙罪行,固定证据,配合好省调查组的工作。”
他的目光落在沈青云身上:“青云同志,你在山城的工作,省委看到了。压力很大,困难很多,但要坚持原则,敢于斗争!省委支持你!”
就在省委常委会做出决定的同时,省纪委的行动组已经悄然部署到位。为了不打草惊蛇,行动选择了在孙德海位于市司法局的办公室进行。
下午三点,孙德海刚主持完一个会议,回到他那间宽敞明亮的局长办公室。他显得有些心神不宁,山城近期的风云变幻让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寒意,他几次试图联系一些“老关系”打探消息,但回应都变得含糊其辞。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敲响。他的秘书带着省纪委副书记和省纪委三室主任走了进来,身后跟着几名神情严肃的工作人员。
孙德海心里“咯噔”一下,强作镇定地站起身:“张书记,王主任?你们这是……”
省纪委副书记没有多余的寒暄,直接出示了省委的批准文件:“孙德海同志,经北阳省委批准,省纪委决定对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立案审查调查。请你跟我们走一趟,配合组织审查。”
孙德海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嘴唇哆嗦着,手中的钢笔“啪”地掉落在红木办公桌上,滚了几下,掉到了地毯上。他下意识地后退一步,碰倒了身后的椅子。
“我……我要打电话……这一定是误会……”他试图挣扎。
“请遵守纪律,配合我们的工作。”省纪委副书记语气不容置疑,身后的工作人员已经上前。
在被工作人员一左一右带离办公室的瞬间,孙德海回头看了一眼窗外,眼神中充满了绝望、不甘,还有一丝难以置信。他或许从未想过,自己会以这种方式离开这个象征着权力和地位的办公室。楼下来往的司法局工作人员目睹这一幕,无不惊愕万分,消息如同闪电般传遍了整个山城官场。
孙德海被省纪委带走的消息,如同一场突如其来的政治海啸,席卷了山城市。
司法系统内部一片哗然,与孙德海关系密切的几名副局长和中层干部顿时如坐针毡,各种打听、串联、自救的活动在暗地里涌动。
之前那些在市委常委会上发言“稳妥”的常委,态度发生了微妙变化,对公安局的工作表示出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曾经与“金鼎集团”或孙德海有过往来的一些官员和商人,开始惶惶不可终日,有的紧急销毁证据,有的四处活动打探消息,有的甚至开始准备后路。
山城市的政治生态,在经历“雷霆”行动和孙德海落马的双重冲击后,正处于一个剧烈动荡和重新洗牌的前夜。
市公安局内部,气氛则更加复杂。大多数民警感到扬眉吐气,对沈青云和郭勇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工作热情空前高涨。但也有一些人不免兔死狐悲,担心这场风暴会无限扩大,波及自身。
回到山城市公安局,面对外界的震动和内部的波澜,沈青云异常冷静。他在专案组会议上告诫大家:
“同志们,孙德海的落马,只是阶段性的胜利,绝不是终点。省调查组的进驻,意味着我们的责任不是减轻了,而是更重了!我们要全力配合调查组工作,同时,绝不能放松对‘金鼎’团伙其他罪行的侦查和证据固定工作。”
他特别强调:“越是在这个时候,我们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守法治精神,严格依法办事。不能因为胜利而骄傲,也不能因为压力而退缩。我们的目标始终如一:彻底铲除黑恶势力及其保护伞,还山城一个清朗、安全、公正的社会环境!”
他知道,打掉了孙德海这个“硬保护伞”,可能只是撕开了一个口子。“金鼎”集团能在山城盘踞多年,其背后是否还有更隐蔽、级别更高的“软保护”或利益关联?省调查组的调查会走向何方?那些尚未浮出水面的势力又会如何反扑?这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站在办公室的窗前,看着楼下训练场上那些充满朝气的年轻民警,沈青云的目光投向更远方。山城的天空,虽然拨开了一层厚重的乌云,但远未彻底放晴。真正的较量,或许才刚刚进入最复杂、最考验政治智慧和定力的深水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