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6章 糖霜凝古桥,阿婆守糖摊(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穿越古代摆摊小厨娘》最新章节。

4. 用模具切成心形小块,包上粉色糖纸,系上细麻绳;

5. 成品特点:外层麦芽糖软糯,内馅草莓酸甜多汁,颜值高,小娃子见了就想买,家长也放心,因为没有添加剂。

(三)酥脆糖霜花生·配套小吃

- 适配场景:外地游客、年轻人当伴手礼,香酥可口

- 基础原料:

- 生花生200g(干果摊的,挑选颗粒饱满的)

- 麦芽糖80g(阿婆熬好的)

- 白砂糖100g

- 清水50ml

- 盐2g(增加风味)

- 关键步骤:

1. 花生放入烤箱,180℃烤15分钟,取出放凉,搓掉红衣;

2. 铜锅中加入白砂糖、清水、盐,小火熬至白砂糖融化,加入麦芽糖,继续熬至糖液浓稠(用筷子挑起能成霜);

3. 倒入花生,快速翻炒,让每颗花生都裹上糖霜,关火后继续翻炒至糖霜凝固,花生变酥脆;

4. 把糖霜花生装入透明玻璃罐,贴上“古桥阿婆手工糖”的标签;

5. 成品特点:花生酥脆,糖霜清甜,不粘手,游客买回去能当伴手礼,也能自己吃。

(四)软糯拉糖棒·互动款

- 适配场景:带娃家长、亲子互动,好玩又好吃

- 基础原料:

- 糯米300g(浸泡8小时,蒸熟放凉)

- 麦芽100g(浸泡2小时,磨成浆)

- 食用色素2滴(可选,如黄色、绿色,天然果蔬汁更佳)

- 清水800ml(熬糖用)

- 小木棍(每根长10厘米)

- 关键步骤:

1. 按照常规步骤熬出麦芽糖汁,熬至能拉成丝时,取出一部分,加入1滴食用色素,反复拉扯至颜色均匀(拉扯能让糖更有韧性);

2. 把拉好的糖搓成细条,截取15厘米长,一端插上小木棍,再搓成圆柱形,放凉至半硬;

3. 装入纸袋,写上“拉一拉,更好吃”;

4. 成品特点:可以用手拉扯着吃,越拉越软,亲子一起玩着吃,还能让孩子体验老手艺的乐趣。

阿婆熬糖时,香甜的糖味混合着草莓、核桃的香味,飘满了古桥。有带娃的妈妈被香味吸引,走过来问:“王阿婆,您今天熬的是什么糖?闻着这么香!”阿婆拿起一根草莓夹心麦芽糖,递给孩子:“小朋友,尝尝这个草莓糖,是阿婆新做的!”孩子咬了一口,笑着说:“妈妈,好吃!我还要!”妈妈立刻掏钱:“阿婆,给我来十块,再要一罐糖霜花生!”

阿婆看着围过来的人,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手里搅拌糖汁的动作也越来越稳,连眼角的皱纹都透着欢喜。

三、糖摊迎热闹,反转破诡计

第二天一早,古桥边的糖摊摆得满满当当:核桃芝麻麦芽糖装在陶罐里,草莓夹心麦芽糖摆在粉色托盘上,糖霜花生装在透明玻璃罐中,拉糖棒插在竹筐里。林晚星帮阿婆写了块木牌:“柳氏加盟·古桥阿婆手工糖,试吃免费,买满二十文送拉糖棒一根,伴手礼套装(糖霜花生+草莓麦芽糖)减五文”。刚摆好,就围满了人。

“阿婆,给我来两块核桃麦芽糖!”“我要五块草莓的,给孩子当零食!”“帮我装两罐糖霜花生,我带回去给朋友!”

阿婆忙得不可开交,林晚星在一旁帮忙包装、收钱。就在这时,赵磊带着两个伙计赶来,手里拿着一包发霉的糖果,对着游客大喊:“大家别买!王阿婆的糖是坏的!我昨天买了她的麦芽糖,吃了拉肚子,你们看这糖都发霉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游客们听到这话,纷纷停下脚步,疑惑地看着阿婆。阿婆急得声音发颤:“不是我的糖!我的糖都是今天刚熬的,怎么会发霉?”

赵磊冷笑:“不是你的是谁的?这糖纸还是你家的旧样式!”说着,就要去掀阿婆的糖罐。林晚星上前一步拦住他:“赵磊,别装了。昨天你往阿婆糖罐里放发霉糖果时,古桥的监控拍得清清楚楚,而且我们已经把你弄坏煤炉、散布谣言的事告诉了官府,官差马上就到!”

赵磊脸色瞬间变白,还想狡辩,就见几个官差快步走来。游客们也纷纷帮腔:“我们刚才尝了阿婆的糖,又香又甜,根本不是坏的!”“你那新式糖果一股子香精味,我们才不买!”“阿婆的手工糖是老味道,我们支持你!”

赵磊看着官差,腿一软,被带走时还不忘瞪了阿婆一眼。

系统光屏亮起【终极剧情反转·糖摊传承】:

【加盟成果:古桥阿婆糖摊试营业两天,每天卖出三百多块麦芽糖、五十罐糖霜花生,拉糖棒一早就被抢空。生意比以前好六十倍,不仅街坊常来,外地游客还特意来打卡,说“阿婆的糖是平州最甜的记忆”】

【阿婆的转变:她不再愁眉苦脸,每天天不亮就起来泡糯米、磨麦芽,还学会了用草莓、芒果做不同口味的夹心糖,甚至把糖纸换成了印着古桥图案的新样式。她把用了三十年的铜锅擦得锃亮,放在糖摊最显眼的地方,常对人说:“熬糖就像过日子,得慢下来,用心熬,才能甜到心里。以前我以为大家忘了老味道,现在才知道,好味道从来不会被忘”】

【意外之喜:古桥旁的茶馆老板见阿婆的糖摊火了,主动来合作,把阿婆的麦芽糖做成“糖茶”,深受客人喜欢。阿婆还收了两个喜欢老手艺的姑娘当徒弟,教她们熬糖、拉糖,让古法麦芽糖的手艺传了下去】

夕阳西下,古桥的灯光亮起,阿婆坐在糖摊后,正给一个小朋友包草莓麦芽糖。晚风带着糖香,飘向远处的街巷,林晚星看着腕上的“酪”字印记,对苏晴说:“不管是老巷的粉,还是古桥的糖,柳氏食道的核心从来不是多新奇的花样,而是‘用心’二字。只要用心做手艺,用心守味道,老手艺就永远不会过时,老味道也永远能暖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