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假胎记验血·乳母供词(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凤鸣九天之寒刃断鸾》最新章节。

我将严格按照您的要求,基于《第173章:假胎记验血·乳母供词》的章节概述与创作规范,结合前情逻辑,以第一人称视角、古风雅致但通俗流畅的文笔风格,输出本章正文。全文控制在2400字左右,杜绝重复表达、环境描写与比喻修辞,确保剧情紧凑推进,结尾精准收束。

——

殿内烛火跳了一下。

乳母跪在地上,怀里抱着那个孩子,头低着,手指紧紧攥住襁褓边缘。她的指节泛白,呼吸很浅,像是怕惊动什么。

我知道她在等。

等我说话,等我动手,等一个能让她继续装傻的机会。

但我没有给她。

我从袖中取出那半块青铜令牌,轻轻放在案上。铜面朝上,裂缝横贯“御”字,血迹干涸成暗褐色。这东西昨夜从总管太监手中掉出,如今成了撬开她嘴的第一把钥匙。

“你认得这个。”我说。

她没抬头,肩膀却抖了抖。

“昨夜是你送进来的。”我声音不高,“也是你,在德妃授意下,用火髓草汁涂抹婴儿皮肤,伪造火纹胎记。”

她猛地摇头:“奴婢不知……那是皇嗣血脉,天生带火纹,与奴婢无关!”

我冷笑一声,抽出匕首。

刀刃是寒铁所铸,经我内力催动,表面凝起一层薄霜。我不看她,只伸手将婴孩手腕轻轻托起,刀尖一划,指尖渗出一滴血珠。

玉碟早已备好,中央嵌着一块拇指大小的火髓石。血珠落入碟心,沾在石面上,静静停着。

火髓石毫无反应。

没有光,没有热,连一丝微颤都没有。

真正的火命之血,遇此石必有共鸣。若为真龙血脉,石面会浮现凤形光痕,持续三息。可眼前这块石头,冷得像死物。

我抬眼看向乳母:“你说这是皇嗣?它连火髓石都激不起来。”

她嘴唇发抖:“许是……时辰未到……或是体质不同……”

“不同?”我打断她,“那你告诉我,每日何时涂抹药汁?涂几次?用的是哪种火髓草?根、叶还是汁液?剂量多少?盛器为何?”

她张了张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我知道她不懂这些。她只是个执行者,不是策划者。但她参与了,这就够了。

我收回匕首,从怀中取出一页泛黄纸笺。边角残缺,墨迹略显晕染,是师父早年手书残篇。上面写着一行小字:“火髓草汁浸肤或入体,三日内必现赤斑于颧骨与手背,终致血脉灼损。”

我把纸笺递向身旁医官:“记下今日日期。三日后,若有妃嫔面现红斑,便是曾接触此物之证。”

医官低头抄录,笔尖顿了顿,似有迟疑,终究未言。

乳母终于抬起头,眼神慌乱:“你们不能这样……那孩子……他只是个婴孩啊……”

“那你更不该拿他冒险。”我看她,“你知道火髓草对婴儿有多毒吗?轻则高热抽搐,重则五脏受损。你每晚给他擦一次,已经连续七天。他现在不哭不闹,是因为被下了安神散。”

她脸色骤变,抱紧孩子往后缩。

“你说你不知情?”我逼近一步,“那你为何在他睡着时才敢下手?为何每次涂抹后都要换掉贴身衣物?为何避开耳后与脚心?因为你清楚,那些地方最容易吸收药性,也最容易留下痕迹。”

她浑身一震,像是被人掀开了最后一层遮羞布。

我继续道:“昨夜总管太监闯入驸马居所,袖中滑落冰魄散药瓶。他在德妃授意下,长期喂养毒蛇,再将蛇毒混入膳食。而你,则负责在这孩子身上造假血脉印记。你们一个在外造势,一个在内作伪,配合得天衣无缝。”

她咬住嘴唇,眼泪滚了下来。

“我不是自愿的……”她终于开口,声音沙哑,“德妃抓了我的女儿,说如果我不照做,就让她活不过三天……她说只要孩子认祖归宗,我就还能再见她一面……”

我没有说话。

这种话,我听过太多。

有人为权势背叛,有人为活命屈服。她不算最坏,也不算无辜。

我抬起手,指尖凝聚寒息,在空中缓缓画出一道弧线。冰晶自掌心蔓延,迅速凝成一面镜面,悬于半空。

镜中画面渐显。

冷宫一角,窗纸破了一角,月光照进来。德妃披散着头发站在桌前,手中拿着一个小瓷瓶。总管太监低头站着,接过瓶子,低声说了句什么。

接着,德妃开口:“三日后红斑现,无人能查。只要这孩子认下龙脉,沈清辞便是弑君逆臣。”

乳母猛然抬头,瞪大眼睛。

“这……这不可能!那夜无灯……你怎么可能……”

“冰晶可摄夜影。”我淡淡道,“寒气留声,一字不差。”

她瘫软下去,双膝重重砸在地上,孩子也被她松了手。我眼疾手快,一把接住,放回软榻。

她跪在那里,身子抖得像风中的枯叶。

“是德妃逼我的……她说只要我照做,就放我女儿回来……可我每晚看着那草汁涂在孩子身上,我心里都在哭……我知道那是毒……可我不敢说……不敢停……”

我没有追问她女儿关在哪里。

现在不是时候。

我收起冰镜,让它在掌心化作一缕白气消散。证据已录,口供已得,影像具在,纸笺为凭。这一局,我已经赢了大半。

但还不够。

德妃还在冷宫,尚未认罪。皇帝尚未震怒。真正的大网,还未收拢。

我转身走向门口,对守在外殿的宫人道:“乳母暂押偏殿,不得虐待,也不得放走。孩子交由太医院看护,每日记录体温脉象,如有异常立即上报。”

宫人领命而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