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列车(2)(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崩坏:救世黎明》最新章节。
【穆大陆历……1076年7月24日……4:31:25.】
【公元历……2037年8月24日……4:31:25.】
【距离A-02153号专列事故发生……仅剩约7小时……】
炎土,龙门市的凌晨总裹着一层黏腻的湿热。
天空城的悬浮轨道在晨雾里泛着冷白的光,像一条横亘在云端的银链,距离地面两公里的高度让下方的龙门市缩成了一片模糊的光点……
霓虹灯的残晕还没褪尽,鳞次栉比的摩天楼顶端缠绕着淡紫色的云霭,偶有低空飞行器掠过,引擎声被风揉碎,远远听着像蚊子振翅。
天空城站台由通体透明的复合玻璃构筑,边缘镶着暗金色的能量流纹,此刻正随着气流微微嗡鸣。
站台地面泛着浅蓝的荧光,将治安军的军靴映得发亮——大约一个师的兵力沿着站台边缘站成两列,蓝色的制服被晨风吹得猎猎作响,肩上的治安军徽章在渐亮的天光里闪着哑光。
他们手里的脉冲步枪斜挎在胸前,枪身的冷却管凝结着细碎的白霜,显然刚做完低温预热。
站台中央的恒温舱前,几位炎土科学家正围着金属箱低声交谈。
为首的白发老者推了推鼻梁上的防辐射眼镜,镜片反射着箱内泛着幽蓝的能量核心:“这批‘结晶’的分子结构极不稳定,必须保持在零下196度恒温,到了博学会展区,第一时间接入他们的超导冷却系统。”
旁边穿白大褂的年轻助手点点头,指尖在便携终端上飞快滑动:“林教授放心,刚才治安军的检测报告显示,恒温舱的能源储备还剩87%,足够支撑到穆大陆首都。倒是您的降压药记得吃,这几天您的心率监测总在临界值。”
林教授笑着摆手,目光扫过站台尽头的禁军阵营:“比起这个,我更在意那些黑甲禁军。听说他们是直接从卫戍部队调过来的?”
助手顺着他的视线望去,只见两百多名黑甲禁军正以三人一组散开,哑光黑的铠甲在晨光里泛着冷硬的光泽,肩甲上的双头鹰徽记随着动作轻晃。
他们手里的振刀还插在鞘里,刀鞘与铠甲碰撞的轻响在空旷的站台里格外清晰。
“何止是卫戍部队,”助手压低声音,“带头那个叫凯文的,据说三天前还是个街头混混,靠吴彦市长的权限才混进禁军……”
话音未落,凯文已经踩着沉重的军靴走了过来。
他裹着全套黑甲,头盔的面甲却没合上,露出线条利落的下颌和紧抿的嘴唇,额角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进铠甲缝隙,在锁骨处积成一小片湿痕。
“检查完了?”他朝旁边的禁军扬了扬下巴,声音带着金属摩擦般的沙哑——这是连续三天没合眼的后遗症。
被问的禁军立刻立正,甲片碰撞发出脆响:“报告长官!所有特殊人员均已登记,包括炎土来的七名科学家和三名随行记者,登记编号从S-701到S-707,指纹虹膜双重比对无误。”
他顿了顿,调出手腕终端的全息屏,“特殊物品清单在这里:结晶32克、反,物质容器两个、生物基因样本箱……哦对了,林教授带了台老式胶片相机,说是要拍沿途风景,已经按规定拆成零件检查过了。”
凯文皱眉看着屏幕上跳动的绿色数据条,忽然瞥见远处的铁轨尽头泛起银光。
他抬手按下面甲,头盔内置的热成像仪瞬间启动,将地平线那头的庞然大物勾勒出清晰轮廓——那是A-02153号高空列车,此刻正以每小时800公里的速度驶来,却安静得像一道影子。
“让所有人退到安全线后。”他对着喉麦下令,同时转身走向禁军的战术指挥台。
吴彦正趴在全息沙盘前,指尖在虚拟轨道上滑动,浅蓝色的投影光映得他眼下的青黑愈发明显。
“轨道磁悬浮力场稳定,气压差控制在0.3帕,”吴彦头也不抬,“刚才收到气象站消息,半小时后有雷暴,不过列车外壳的静电屏蔽层能扛住30万伏电击,问题不大。”
“问题不在天气。”凯文调出列车的三维模型,那东西确实像一根被拉长的银针,车头光滑得能映出云层的流动,车身两侧的舷窗是暗黑色的防弹玻璃,远远望去活像一条银色巨龙。
“这列车用的是浮空战舰的反重力引擎,对吧?”他敲了敲模型的底部,“如果引擎过载,反重力场崩溃,从两公里高空掉下去需要多久?”
吴彦的手指顿在半空,沙盘的投影突然闪烁了一下。“理论上……三秒钟。”他声音发紧,“但这不可能,穆大陆的技术标准里,反重力引擎的冗余度是120%,就算三个引擎同时炸了,备用的磁悬浮轨道也能撑住……”
“理论?”凯文冷笑一声,他忽然扯开领口的锁扣,让带着凉意的风灌进铠甲,“去告诉弟兄们,把振刀调到最大功率,脉冲步枪换成实弹。别信什么‘事故概率比被唾沫噎死还低’,真出事了,唾沫能救命吗?”
吴彦还想说什么,却被一阵尖锐的气鸣声打断。
A-02153号列车已经滑进站台,巨大的车身带着气流掠过轨道,掀起的风把科学家们的白大褂吹得猎猎作响。
林教授下意识按住眼镜,看着列车的舱门像花瓣一样展开,露出内部泛着暖光的车厢。“这就是高空列车?”他喃喃自语,伸手去摸口袋里的胶片相机,却被凯文按住了手腕。
“上车前最后检查。”凯文的面甲已经合上,声音透过扬声器变得沉闷,“所有电子设备必须关闭无线功能,包括您的相机。到站后会还给您。”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林教授发白的指节上,“您手抖什么?”
林教授猛地缩回手,眼镜滑到鼻尖:“没、没有……只是觉得这列车太漂亮了,像、像穆大陆传说里的银鳞鱼。”
“漂亮的东西往往最危险。”凯文松开手,转身走向列车尾部的货舱。黑甲禁军们正两两一组检查集装箱,金属碰撞声和低低的交谈声混在一起……
“这个箱子温度有点高,-195度,比标准值高了1度……”“正常,刚才搬运时晃了一下,冷却系统在自动调节。”
“哎,你说真会出事吗?我赌一个月的军饷,肯定是演习……”
凯文没理会这些议论。他站在货舱门口,看着列车底部的反重力引擎正在缓慢旋转,淡蓝色的能量环在引擎周围流转,像一圈融化的星空。
…………
A-02153号专列如一道银色的闪电刺破云层,在海拔两千米的高空划出笔直的航迹。
金属车身与气流摩擦产生的嗡鸣被精密的隔音系统过滤成低沉的颤音,像某种巨兽在胸腔里的呼吸。
凯文站在全景观察舱内,面甲调至透明模式,任由晨光泼洒在冰冷的金属面颊上。战术目镜的边缘泛着淡绿色的微光,将窗外的景物切割成无数数据块——
风速58公里/小时,空气湿度62%,下方建筑群的热成像呈橙红色分布。但他的目光越过这些冰冷的数据,落在了更远处的风景上。
下方,龙门市的轮廓已经缩成棋盘格般的几何图案,纵横交错的街道被朝阳染成金红色。
摩天楼群像密集的硅基晶体,最高的那座“龙门塔”顶端镶着巨大的全息屏幕,正循环播放着博学会的宣传影像,淡蓝色的光影穿透薄雾,在云海里投下流动的光斑。
更远处,蜿蜒的龙门江像一条沉睡的巨龙,鳞片般的波光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江水入海口处,咸淡水交界形成的蓝绿分界线如同神明的笔触,在蔚蓝的海面上绘出瑰丽的渐变色,偶尔有银白色的海鸟扎进水里,激起的涟漪在分界线上漾开细碎的波纹。
“听说这江底藏着炎土最古老的沉船。”林教授的声音在观察舱门口响起,他举着相机的手微微发颤,“三百年前载着第一批炎土工匠去穆大陆的那艘,去年探测队还在江底拍到了完整的船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