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不许辞官,同意假死(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红楼:系统大结局,我才刚开始》最新章节。
守将知道他是新晋子爵,态度客气,立刻派人入内禀报。
不多时,出来一个小太监,引着贾璋进入宫门,来到乾清宫的一处偏殿等候。
过了巳正,隆正帝才结束早朝,官员们纷纷退出大殿。
又过了一会儿,那名小太监才来请贾璋入殿觐见。
贾璋起身整理了一下衣冠,步入殿内,对着御座上的隆正帝恭敬地行跪拜大礼:“微臣贾璋,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隆正帝放下手中朱笔,抬头看了他一眼,语气平和:“贾爱卿平身。今日来找朕,有何要事?”
贾璋站起身,从怀中取出那封书信,双手高高捧起,举过头顶:“回陛下,微臣今日前来,一是为向陛下辞去锦衣卫南镇抚使之职,二是请示如何安顿秦氏,请陛下圣裁。”
隆正帝闻言,面色一沉,眉头微皱,对旁边的夏守忠使了个眼色。
夏守忠会意,立刻上前,从贾璋手中接过信件,呈送到御案之上。
隆正帝拆开信封,抽出信纸,目光刚一落在纸上,眼中便闪过一丝难以掩饰的惊讶!
只见纸上字迹,笔力遒劲,结构严谨,疏密得当,气韵贯通!
其风骨韵味,比之朝中许多以书法闻名的官员亦不遑多让,甚至更添几分年轻人的锐气和洒脱。
他万万没想到,贾璋一个勋贵子弟,在书法上竟然还有如此造诣。
他压下心中讶异,迅速浏览信的内容。
前面关于辞官的部分,提及祖约、才疏学浅,理由看似充分,却被隆正帝一眼看穿其推脱之意,目光一扫而过。
但当看到关于秦氏“假死”以绝后患的建议时,他眼中骤然一亮!
这个提议,可谓正中他下怀!
毕竟,他一个皇帝被刺杀,太上皇只是处死了几个小喽啰,他这个皇帝还有何颜面?
如果秦氏能因此“丧命”,无疑更能彰显他的威严,维护他作为帝王的权威。
看完信,隆正帝将信纸轻轻放在案上,目光重新落在贾璋身上,语重心长道:“贾爱卿,父皇和代善公的约定,这是他们老一辈的事。况且,父皇已经示下,当年的约定不与我们相干。”
“时移世易,如今是朕临朝当政,既然朕已发下圣旨,封赏于你,岂能因隐秘旧事便朝令夕改,将圣旨视同儿戏?此议不妥。”
贾璋忙躬身道:“陛下,实在是臣年纪尚小,德行浅薄,才疏学浅,更无任何为官经验。”
“骤然身居要职,只怕难以服众,若耽误了陛下的大事,臣万死难赎其罪!”
隆正帝摆了摆手,语气坚决:“你有没有能力,朕亲眼所见,比任何人都清楚!”
“猎场上,你那一手出神入化的箭术,满朝武将,谁人能及?”
“今日见你还有这一手书法,便是许多翰林官员也相形见绌!”
“文武兼备,正是朕所需要的人才!”
他话锋一转,带着几分探究,“你执意辞官,想必是认为锦衣卫指挥使是个得罪人的差事,是个烫手山芋?”
“若如此,朕给你换个职位如何?比如……御史言官?监察百官,弹劾不法,维护朝堂风清气正。”
言官?贾璋心中苦笑,那更是吃力不讨好的职位,整天弹劾这个参奏那个,实权没有半点,得罪人倒是一流,他疯了才去当言官。
他连忙再次躬身:“陛下厚爱,臣感激不尽!”
“然言官清要,需老成持重、熟知律法礼仪之臣,臣年轻识浅,实不能胜任!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隆正帝见他连言官也不愿做,脸色沉了下来,语气中带着几分愠怒:“贾璋!文官你不愿做,武官你也不想当!”
“空有一身本领,却不愿报效朝廷,为国效力,莫非你真想做个富贵闲人不成?!”
他拿起桌上那封信,顿了顿,“你若执意要辞官,那关于秦氏的提议,朕也不能同意了!”
这隆正帝,竟然还用秦氏的事威胁他。
贾璋心里确定,隆正帝绝对不是看上他的能力这么简单。
但事已至此,贾璋也没办法,只得无奈躬身道:“陛下息怒!微臣遵旨,不再辞官!”
隆正帝闻言,脸上瞬间阴霾尽散,露出满意的笑容:“贾爱卿,这就对了嘛!年少有为,正该为国出力,方不负平生所学!”
“待吏部文书办妥,你便去南镇抚司上任,好好干,莫要让朕失望!”
他顿了顿,压低声音道:“还有,关于秦氏假死的建议,朕,准了!”
“不过,朕有言在先,此事若被人察觉、揭穿,所有后果,皆由你们贾家一力承担!”
贾璋心中一块大石落地,立刻躬身领旨:“微臣遵旨!谢陛下恩典!臣定当小心行事,绝不敢牵连陛下!”
“嗯,去吧。”隆正帝挥了挥手。
贾璋再次行礼,恭敬地退出了乾清宫。
离开乾清宫后,贾璋又立刻去大明宫求见太上皇。
结果毫无意外,太上皇听闻贾璋欲让秦可卿“假死”以彻底隐匿行踪的方案后,几乎未作犹豫便同意了。
让这两个孩子淡出所有人的视线,安稳地活着,是他最乐意看到的结局。
只要活着,长子血脉延续,对他而言就是一种慰藉。
同时,也没人能再利用他们的身份,搅动风云,威胁政权的稳定。
太上皇和隆正帝都同意,贾璋心中大定,这才离开皇宫。
接下来的事情,便需要周密筹划了,不能出现半点纰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