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往生斋,深夜(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道士应劫》最新章节。

距离师傅牛天柱羽化飞升,提及“三年大天劫”,已经过去了一年半的时间。方朝阳盘膝坐在静室中,面前摊开着师傅留下的那本皮质封面的笔记。笔记的大部分内容他早已烂熟于心,但最近,随着他对 星脉之力 和 地公、人公传承 的理解加深,笔记中一些原本晦涩难懂的符号和残缺段落,似乎有了新的解读可能。

他的目光停留在笔记最后一页,那是一幅用朱砂绘制的、极其简陋的地图,旁边有几个模糊的古篆小字:「钜鹿之野,黄天故垒」。之前他一直以为这只是师傅记录的某个古战场遗迹。但今夜,当他运转星脉之力注入双眼,再次凝视那地图时,异变发生了!

地图上的线条仿佛活了过来,如同血管般微微搏动,散发出微弱的金光。更奇特的是,他识海中那尊得自净业莲池的 七彩莲台 竟与之产生了共鸣,莲台底座,一个极其隐秘的、与地图上某个标记完全一致的符文悄然亮起!

内心独白(方朝阳): “钜鹿…黄天…这是黄巾起义的核心区域!师傅留下的,不是普通地图,是…通往初代祖师,‘大贤良师’、‘天公将军’张角秘境的线索!”*

一股源自血脉与道统的悸动席卷全身。他强压下激动,继续研究。在地图角落,还有一段几乎被磨平的铭文,以前一直无法辨认,此刻在莲台清辉的照耀下,终于显现:

「黄天已死,苍天何存?吾道不孤,薪火燎原。后世弟子,持莲台、聚三公之力,可启吾之秘藏,承太平之志,挽将倾之天。然,慎之!慎之!‘九幽’窥视,‘鬼王’复苏,此界之劫,非独在人寰。」

“九幽”?“鬼王”?方朝阳心中巨震。这与师傅提到的“天劫”以及他之前接触过的、那些试图侵蚀地府秩序的神秘势力线索对上了!原来,所谓的“三年大天劫”,并非单纯的天灾,更涉及与地府对抗的恐怖存在——千年鬼王!而太平道的使命,从一开始就不仅仅是人间“致太平”,更是要维护阴阳两界的平衡!

地图上,那个需要“莲台”和“三公之力”才能开启的秘境标记,指向了邻省一片如今已是国家级森林公园的深山——黑山。

数日后,黑山深处,人迹罕至之地。

根据地图和莲台的指引,方朝阳带着黄虎、乐文静、白露和云无心,穿越了茂密的原始森林,避开旅游路线,终于来到了一处隐秘的山谷。山谷入口被浓雾和天然阵法遮蔽,若非有莲台指引,根本无人能发现。

山谷中央,并非想象中的洞府,而是一片残破的、布满青苔和藤蔓的古代祭坛遗迹。祭坛以黑石垒成,风格古朴苍凉,中央矗立着一根断裂的石柱,柱身上刻满了风化的太平道符箓。

方朝阳(手持莲台,感应着祭坛深处传来的同源召唤):“就是这里了。需要‘三公之力’…” 他看向乐文静和黄虎,“文静,你虽非太平道嫡传,但武当道法源流相近,可暂代表人公‘护道’之念,以真元助我。黄虎,你气血阳刚,意志纯粹,可暂代表地公‘厚土’之基,以气血为引。”

他又看向白露和云无心:“白露前辈,云兄,请为我们护法,此地气息古老,恐有未知风险。”

众人依言行事。乐文静将精纯的武当真元输入方朝阳体内,黄虎则低吼一声,炽热的气血之力如同烘炉,笼罩住祭坛。方朝阳则将自身本命雷罡(天公雷霆之力)与星脉之力注入手中的七彩莲台。

“嗡——!”

莲台爆发出璀璨的七色霞光,与祭坛上那些风化的符箓产生共鸣!整个祭坛开始震动,那根断裂的石柱竟在霞光中缓缓愈合、升高!柱顶,一个复杂的、由光芒构成的符文缓缓旋转,最终投射在祭坛中央的空地上,形成了一道光晕流转的门户!

门户之后,并非山洞,而是一片扭曲、灰蒙蒙的空间,散发出古老、悲凉而又无比强大的气息,其中更夹杂着一丝令人灵魂战栗的阴冷——那是属于“九幽”和“鬼王”的威胁感!

方朝阳(深吸一口气):“我们进去。”

他当先迈入光门,众人紧随其后。

场景:张角秘境·黄天遗境

穿过光门,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都为之震撼。

他们仿佛置身于一个独立的小世界,天空是永恒的昏黄色,没有日月星辰,只有如同凝固血块般的暗红云层低垂。脚下是龟裂的、毫无生机的黑色大地,远处,隐约可见残破的军寨、折断的旌旗,以及……无数若隐若现、身披破烂黄巾、眼神空洞的兵卒虚影!他们无声地行走、操练、厮杀,重复着生前最后的执念,整个空间都弥漫着一股宏大的、令人窒息的悲怆与不甘!

这里,是张角以无上法力,截取黄巾军最终失败时最浓烈的集体意志与战场残响,构筑的“黄天遗境”!

乐文静(声音带着颤抖):“这里…好悲伤…我能感觉到他们的呐喊和不甘…”

黄虎(握紧拳头,眼眶有些发红):“这些…就是当年跟着张角祖师爷打仗的人?他们…” 他虽憨直,却能感受到那股纯粹却最终倾覆的悲愿。

白露(狐眸中闪过一丝凝重):“好强的执念!历经千年而不散,反而与某种更深层的力量结合,化为了这片介于生死之间的奇异空间。张角…不愧是一代枭雄,不,是悲愿的集合体。”

云无心(银眸中星辉急速流转):“此空间规则扭曲,时间流速异常,与现世隔绝。星辰轨迹在此完全混乱。核心能量源在前方。”

众人沿着一条由无数破碎兵器铺就的小路前行,两旁的黄巾兵虚影对他们视若无睹,依旧沉浸在自己的轮回中。空气中回荡着无声的呐喊:“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但这口号不再充满希望,而是带着血泪的控诉与无尽的遗憾。

路的尽头,是一座以黄土垒成的简陋法坛。法坛上,盘膝坐着一个身影。

他身着褪色的杏黄色道袍,头戴黄巾,面容模糊,仿佛由无数人的面孔汇聚而成,时而悲悯,时而愤怒,时而疯狂,时而平静。他并非实体,而是张角留下的一缕神念化身,承载着他一生的记忆、道法与最终的感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