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新年新征途(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道士应劫》最新章节。

战争的残酷! 旌旗蔽日,血流成河。黄巾军士大多是被逼上梁山的农民,他们狂热,但缺乏训练和装备。面对汉朝的精锐官军以及地方豪强的武装,战局从初期的势如破竹,迅速转向惨烈的僵持与败退。张梁目睹着熟悉的乡勇、信徒一个个倒在血泊中,他咆哮,他冲杀,他施展太平道法呼风唤雨、撒豆成兵,却依旧难挽狂澜。

广宗血战! 最后的堡垒!大哥张角病逝的噩耗……官军如潮水般涌来。张梁身先士卒,浴血搏杀,太平道法施展到极致,甚至引动了某些禁忌的力量,天地变色,鬼哭神嚎。他看到了忠诚的部下化为只知道杀戮的黄巾力士,看到了瘟疫在敌我双方中蔓延,看到了尸横遍野,看到了……理想国的崩塌。

败亡之际! 身受重创的张梁,带着部分最核心的传承和亲卫力士,利用对地脉的认知,一路北遁,最终潜入这太行山深处的龙脉节点——断龙坳。他自知命不久矣,又不甘太平道核心传承断绝,更不甘麾下儿郎魂飞魄散。于是,他以自身残躯和麾下力士的忠魂为引,结合此地独特的地势,布下了一座巨大的“黄巾葬魂阵”!他将自己的棺椁作为阵眼,一方面守护着太平道的宝物和秘籍,另一方面,也是借此阵法,汇聚、安抚、同时也囚禁着那些战死沙场、怨气冲天的黄巾英灵,防止他们化为厉鬼为祸人间,也防止官军找到并亵渎他们的尸骸与魂灵。

(方朝阳内心独白:原来如此!这并非简单的墓葬,而是一座悲壮的英灵祠,也是一座残酷的封印!张梁将军……他到最后,想的依旧是他的道,他的兵!他以身为祭,守护着最后的传承,也镇压着这数十万黄巾军的冲天怨气!这棺椁中,不仅有他的遗骸和传承,更封印着黄巾军最后、最核心的那部分……军魂!)

理解了这一切,方朝阳心中震撼莫名。他对黄巾军的认知,不再局限于史书上的“叛乱”二字,而是看到了那乱世之中,底层民众挣扎求存、追求理想的悲壮与无奈,看到了张梁作为领袖的担当与最终的悲凉。

就在他心神激荡之际,一尊特别高大、身披更加完整甲骨、手持巨斧的黄巾力士(似乎是力士中的统领)突破黄虎的阻拦,猩红的目光死死锁定方朝阳,巨斧带着开山裂石之势,狂劈而下!那威势,远超之前任何一尊!

方朝阳刚以雷法击退另一侧的攻击,旧力已尽,新力未生,眼看就要被巨斧劈中!

“方哥!”黄虎目眦欲裂,想要救援却被其他力士死死缠住。

千钧一发之际,方朝阳福至心灵,他没有选择硬抗或闪避,而是猛地将怀中的太平法印虚影祭出!

“太平道当代传人方朝阳,奉祖师遗志,特来拜谒人公将军!请将军英灵明鉴!”

他咬破舌尖,一口蕴含精血的真炁喷在法印虚影之上!

“嗡——!”

太平法印剧烈震颤,散发出前所未有的清光!那清光并不强烈,却带着一股中正平和、统御万法的道韵,仿佛代表了太平道最本源、最正统的意志!

清光照耀之下,那劈落的巨斧猛地停滞在半空!那尊高大的力士统领,猩红的眼眸中光芒剧烈闪烁,似乎陷入了某种混乱与挣扎。它看着那方法印虚影,又看了看方朝阳,那冰冷的杀意竟开始缓缓消退,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迷茫,以及……一丝微不可察的孺慕与敬畏?

紧接着,仿佛连锁反应,祭坛周围所有黄巾力士陶俑的动作都停滞了。它们眼中的猩红光芒渐渐熄灭,重新变回空洞。那弥漫整个空间的沉重煞气和杀意,如同潮水般退去。

“哐当……”力士统领手中的巨斧掉落在地,它那高大的身躯,面向太平法印虚影,缓缓地、极其艰难地,单膝跪地。随后,它抬起手臂,指向那具漆黑的棺椁,做出了一个“请”的姿势。

所有的黄巾力士,都保持着最后的战斗姿态,凝固在了原地,仿佛重新化为了真正的陶俑。只有那无声的肃穆,诉说着曾经的忠诚与悲壮。

方朝阳长舒一口气,体内一阵虚脱,冷汗早已浸透内衫。他收起法印,对那跪地的力士统领,以及周围所有的黄巾力士陶俑,深深一揖。

“晚辈,定不负将军所托,不负太平之道。”

他示意惊魂未定的黄虎警戒,自己则深吸一口气,迈步走向那具漆黑的棺椁。

棺盖沉重,推开时发出“嘎吱”的刺耳声响。棺内并无想象中的腐臭,反而有一股淡淡的、类似檀香与旧书卷混合的气息。

棺椁中,躺着一具覆盖着残破黄色道袍的骸骨,骸骨手中,紧握着一卷非绢非纸、色泽暗金的书册,封面以古篆写着——《太平要术·人公卷》。骸骨胸口,还放置着一枚巴掌大小、形制古朴、散发着微弱毫光的青铜虎符,虎符上刻着繁复的云纹与“人公”二字。

而在骸骨头骨旁,还放着一块略显斑驳的龟甲,与方朝阳手中的“赊刀人”龟甲形制极为相似,但气息更加苍凉。

方朝阳小心翼翼地拿起《太平要术·人公卷》和那枚青铜虎符。当他的手指触碰到虎符的瞬间,一股浩瀚的信息流伴随着最后的画面冲入他的脑海:

那是张梁弥留之际的景象,他靠在棺椁内壁,气息微弱,眼神却异常清明,他望着虚空,仿佛在对着未来的传承者低语:

“大哥……三弟无能,未能实现黄天之世……然,道统不可绝,英灵不可辱……后世弟子,若得我传承,当明我心志。黄巾起事,非为叛逆,实为活命,为争一口太平气……惜乎,力有未逮,道有偏差,煞气反噬,酿成浩劫……此《人公卷》,载我符法、兵策、炼魂(力士)之术,然切记,力量之用,在于守护,而非征伐……这枚‘人公虎符’,可统御英灵残魂,亦可沟通地脉……慎用之……”

画面最终消散。

方朝阳手握书卷和虎符,只觉得重若千钧。这不仅仅是宝物和秘籍,更是一段沉甸甸的历史,一份未竟的理想,和一份来自百年前的同门嘱托。

他郑重地将两件物品收起,又拿起那块龟甲。龟甲入手,与他原有的那块产生了一种奇妙的共鸣,一些更加晦涩、关于命运、关于劫数的信息碎片若隐若现。

(方朝阳内心独白:张梁将军,您的道,您的遗憾,您的守护……晚辈收到了。这“人公虎符”和《人公卷》,将是我应对未来天劫的重要助力。太平道的路,我会继续走下去,以我的方式,守护该守护之物。)

当他带着三样物品退出棺椁,重新盖好棺盖时,整个地下宫殿微微震动起来。那些黄巾力士陶俑,开始如同风化的沙雕般,缓缓化作飞灰,消散在空气中。那弥漫的怨气与煞气,也仿佛找到了归宿,渐渐平息、沉淀。

它们守护的使命,已经完成。它们的将军,等来了真正的传人。

方朝阳和黄虎默默退出洞穴,当他们重回断龙坳的地面时,夕阳正好,给苍凉的山谷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来时那股沉郁的死气,已然消散大半。

黄虎看着沉默的方朝阳,挠了挠头:“方哥,东西拿到了?咱们……回去?”

方朝阳望着西沉的落日,感受着怀中三样物品传来的或温热、或清凉、或沉重的触感,缓缓点头。

“回去了。但接下来的路……更长了。”

他获得了人公将军的传承,也接过了那份属于黄巾军的、血与火的历史重量。前方的“三年大天劫”,似乎与这百年前的兴衰、与这世间积累的“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风暴,的确在酝酿。而他已经握住了更多,直面风暴的筹码与……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