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迷图溯源 杀机四伏(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重生之我俩是专业的搅屎棍》最新章节。
“我们拿到了证据,但地宫塌了,现在安全了。”殷若璃喘着气,将石匣里的丝绸和地图递给陈瑜,“这些就是三皇子母妃家族勾结西域部落的证据,有了这些,我们就能在朝堂上彻底扳倒他们!”
赵珩看着丝绸上的文字,兴奋得跳了起来:“太好了!这下看他们还怎么狡辩!”
众人收拾好东西,朝着山下走去。阳光透过薄雾洒下来,照在他们身上,温暖而明亮。殷若璃看着手中的鹰纹佩,心中感慨万千——祖父和父亲的遗愿,终于快要实现了。虽然前方还有很多挑战,但她知道,只要身边有这些伙伴,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而此刻的京城,三皇子府的书房里,白若薇正看着手中的密报,脸色苍白如纸。密报上写着“殷若璃等人进入西山古观星台,找到地宫,拿到勾结证据,地宫已塌”。
“完了……一切都完了……”白若薇瘫坐在椅子上,眼神空洞,“没有了商路,没有了西域部落的支持,
“……我们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了吗?”白若薇瘫坐在铺着白虎皮的大椅上,指尖死死攥着密报,纸张边缘被捏得发皱,指节泛白。她看着窗外飘落的细雪,眼神空洞了一瞬,随即猛地抬头,眼底迸发出近乎疯狂的狠厉,“不!不可能!我白若薇从来就没有‘没有机会’这一说!”
林忠站在一旁,大气不敢出。他从未见过小姐这般失态,却也知道,此刻任何劝阻都是徒劳——被殷若璃逼到绝境的白若薇,早已没了退路。
“小姐,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证据落入他们手中,三皇子殿下又还在禁足,朝中的旧部也大多倒戈……”林忠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话没说完,就被白若薇狠狠打断。
“旧部倒戈?那就让他们付出代价!”白若薇猛地站起身,腰间的玉佩撞到桌角,发出清脆的碎裂声,她却浑然不觉,“你立刻去联络‘影卫’——就是当年三皇子母妃暗中培养的那批死士,告诉他们,只要能毁掉殷若璃手中的证据,或者……除掉殷若璃,我许他们黄金万两,还能保他们脱离奴籍,远走他乡!”
“影卫?”林忠心头一震。那批死士个个心狠手辣,却也桀骜不驯,当年三皇子母妃都不敢轻易动用,如今小姐竟要让他们出手,这无疑是孤注一掷。
“对,就是他们!”白若薇的声音带着一丝急促,“现在只有他们,能在京城掀起风浪,能给我们争取时间!另外,你再去给西域的‘黑鸦部落’传信——别管月氏部落了,告诉黑鸦首领,只要他们能在边境制造冲突,吸引朝廷的注意力,我就把当年从‘通西域’商号抢来的那批丝绸,全部低价卖给他们!”
黑鸦部落是西域最凶悍的部落,向来与月氏部落不和,更擅长在边境劫掠,只要有利可图,什么事都做得出来。林忠看着白若薇眼中的血丝,知道她已是破釜沉舟,只能躬身应道:“是,小的这就去办!”
林忠转身刚要走,却被白若薇叫住:“等等!”她走到梳妆台前,打开一个暗格,取出一枚刻着蛇纹的青铜令牌,递给林忠,“拿着这个,影卫只认这枚令牌。还有,告诉黑鸦部落,若是他们能拖延十日,我还能给他们提供中原边境的布防图——那是当年三皇子从兵部偷出来的,一直没敢用,现在……该派上用场了。”
林忠接过令牌,入手冰凉,仿佛握着一块烙铁。他看着白若薇决绝的侧脸,心中突然生出一丝恐惧——为了赢,小姐已经不惜出卖边境布防,这若是被皇帝知道,便是株连九族的大罪。
可他不敢多问,只能攥紧令牌,快步退出书房。书房内,白若薇独自站在窗前,看着庭院里的积雪被寒风卷起,如同她此刻混乱却又疯狂的心思。她抬手抚上自己的脸颊,指尖划过眼角的细纹——从依附三皇子那天起,她就知道自己没有回头路,如今殷若璃要毁了她的一切,她便只能拖着所有人,一起坠入深渊。
与此同时,殷若璃团队已经回到了据点。刚踏入院门,陈瑜就迫不及待地将从地宫带出的丝绸和地图铺在正厅的长桌上,众人围拢过来,借着烛火仔细查看。
丝绸上的字迹虽有些褪色,却依旧清晰——详细记载了二十年前,三皇子母妃的兄长,时任西域都护府副都护的李崇,如何勾结月氏部落的叛徒,截杀“通西域”商号的商队,抢夺商路控制权,甚至将商号储存的粮草偷偷卖给西域部落,导致当年北境守军因缺粮险些溃败。而地图上标注的“新商路”,正是连接中原与西域腹地的最短路径,一旦被李崇掌控,便能垄断西域半数的香料与马匹贸易。
“这些证据,足够扳倒李崇,甚至牵连三皇子母妃!”陈瑜激动地说,手指点在丝绸上的签名处,“你看,这里有李崇的亲笔签名,还有当时月氏部落叛徒的手印,都是铁证!”
赵珩凑上前,仔细看了看,兴奋地拍了拍桌子:“太好了!明天一早就把这些证据交给周尚书,让他在朝堂上参李崇一本,看他还怎么狡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不行,不能急。”殷若璃却摇了摇头,指尖轻轻拂过丝绸上的褶皱,“这些证据虽然确凿,但李崇是三皇子母妃的兄长,在朝中经营多年,必然有不少党羽。我们若是贸然呈上,他们定会想方设法销毁证据,甚至反咬我们一口,说我们伪造证据诬陷皇亲。”
谢景宸也点头附和:“若璃说得对。而且,我们从地宫带出证据的事,恐怕已经被白若薇知道了——西山的刺客跑了一个,他肯定会把消息传回去。白若薇绝不会坐以待毙,一定会在我们呈交证据前,搞出别的事端,转移朝廷的注意力。”
“那我们该怎么办?总不能把证据藏起来吧?”赵珩急道。
殷若璃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我们可以分两步走。第一步,陈瑜,你立刻将丝绸和地图抄录几份,每份都盖上我们团队的印章,分别交给周尚书、大理寺卿和都察院左都御史——这三位都是陛下信任的官员,且与李崇无甚往来,他们收到证据后,定会暗中核查,就算李崇想动手脚,也不可能同时堵住三个人的嘴。”
“第二步,赵珩,你明天去联络商界的朋友,尤其是那些曾被李崇打压过的布商和马商,让他们联名上书,控诉李崇垄断商路、欺压商户的罪行。百姓的声音,往往比官员的弹劾更有分量,能让陛下意识到,李崇的所作所为,已经激起了民愤。”
她顿了顿,又看向谢景宸:“景宸,你负责加强据点的安保,尤其是存放证据原件的房间,要安排最可靠的护卫日夜值守。另外,你再派人盯着李崇和白若薇的动向,一旦他们有异常举动,立刻回报——我们要做好准备,应对他们的反扑。”
“明白!”三人齐声应道,立刻分头行动。
陈瑜留在正厅,借着烛火仔细抄录证据,每一个字都不敢马虎,生怕出现差错;赵珩则连夜出门,去联络商界的朋友,毕竟事关自身利益,那些商户定然愿意联名上书;谢景宸则召集护卫,重新部署安保,将存放证据的房间围得水泄不通,连一只苍蝇都飞不进去。
夜色渐深,据点的灯火却依旧明亮。殷若璃独自坐在窗前,手中握着那枚鹰纹佩,月光透过窗棂洒在玉佩上,映出鹰爪下的铜钱,仿佛在见证这场即将到来的决战。她知道,接下来的几天,将会是最关键的时刻——要么彻底扳倒三皇子党羽,还殷家清白;要么功亏一篑,甚至连累身边的伙伴。
可她没有丝毫退缩。从父亲去世那天起,她就背负着家族的冤屈;从遇到谢景宸、赵珩、陈瑜那天起,她就不再是孤军奋战。如今证据在手,伙伴在侧,她有信心,也有决心,打赢这场仗。
第二天一早,京城就暗流涌动。周尚书收到陈瑜送来的证据后,立刻闭门谢客,仔细核查;大理寺卿则暗中派人去西域都护府,调查二十年前的商队截杀案;都察院左都御史更是直接传讯了几个当年与“通西域”商号有往来的老吏,询问李崇的动向。
而赵珩联络的商户,也很快联名写好了奏折,几十人的签名密密麻麻地盖在奏折上,控诉李崇垄断商路、强征苛捐杂税的罪行,送到了户部。
这些动静,自然也传到了李崇的耳中。他坐在府中的书房里,看着手下送来的密报,脸色铁青。他怎么也没想到,殷若璃竟然真的找到了二十年前的证据,还联合了这么多人对付他。
“大人,现在怎么办?”手下的谋士急道,“周尚书他们已经在暗中核查了,若是被他们查到实据,恐怕……恐怕连贵妃娘娘都保不住您啊!”
李崇猛地一拍桌案,茶杯摔在地上,碎裂一地:“慌什么!本大人在朝中这么多年,还怕了一个黄毛丫头不成?”他站起身,在书房里踱来踱去,突然停下脚步,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你立刻去联络禁军统领王大人,就说本大人有要事相商——当年我帮过他的忙,他欠我一个人情,现在该他还了。”
谋士一愣:“大人,您想让王大人……”
“没错!”李崇冷笑道,“只要王大人肯帮我,调动禁军守住宫门,阻止周尚书他们面圣,我就能有时间销毁证据,甚至……把殷若璃那丫头抓起来,逼她交出原件!”
谋士心中一惊,连忙劝道:“大人,这可是谋逆啊!一旦失败,就是株连九族的大罪!”
“谋逆?”李崇哈哈大笑,笑声中带着一丝疯狂,“现在已经没有退路了!要么赢,要么死!你只管去做,出了什么事,本大人担着!”
谋士不敢再劝,只能躬身退去。李崇看着他的背影,走到书架前,打开一个暗格,取出一瓶毒药——这是他早就准备好的,若是真的走投无路,他宁愿自尽,也不会让殷若璃把他送上断头台。
而此时的据点里,谢景宸正拿着一份密报,匆匆走进正厅:“若璃,李崇有动作了!他派人去联络禁军统领王大人,似乎想调动禁军阻止我们面圣!”
殷若璃心中一凛,随即冷笑一声:“果然不出我们所料。李崇这是狗急跳墙了,竟然想动用禁军,他以为这样就能堵住所有人的嘴吗?”
陈瑜也皱起眉头:“禁军统领王大人,确实与李崇有旧怨,当年王大人能坐上统领的位置,多亏了李崇在贵妃娘娘面前美言。若是王大人真的帮李崇,我们恐怕很难把证据呈给陛下。”
“放心,王大人不会帮他的。”殷若璃却胸有成竹,“我早就料到李崇会找王大人,所以昨天就让周尚书暗中联络了王大人——周尚书曾是王大人的恩师,王大人对他向来敬重。周尚书已经把李崇的罪行告诉了王大人,还提醒他,帮助李崇就是谋逆,王大人不会拿自己的前途和家族开玩笑。”
话音刚落,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赵珩兴冲冲地跑进来:“若璃,好消息!王大人刚才派人传来消息,说他已经拒绝了李崇,还把李崇派去的人扣了下来,准备交给大理寺审问!”
“太好了!”众人都松了口气,脸上露出了笑容。
殷若璃站起身,眼中闪过一丝坚定:“现在,所有障碍都清除了。陈瑜,你立刻跟着周尚书去皇宫,把证据呈给陛下;赵珩,你带着商户的联名奏折,去户部配合调查;景宸,你跟我一起,去李崇府外等着——一旦陛下下旨,我们就立刻将李崇拿下!”
“好!”众人齐声应道,各司其职,朝着各自的目标出发。
皇宫内,皇帝看着周尚书呈上来的证据,脸色越来越沉。丝绸上的记载、地图上的标注、还有商户的联名奏折,桩桩件件都指向李崇,甚至牵扯出三皇子母妃。他猛地一拍桌案,龙椅都跟着晃动:“李崇!好大的胆子!竟敢勾结西域部落,背叛朝廷,欺压百姓!”
周尚书跪在地上,恭敬地说:“陛下,李崇罪大恶极,若不严惩,恐难平民愤,也难安边境将士之心啊!”
皇帝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怒火,沉声道:“传朕旨意!将李崇革职查办,打入天牢,由大理寺、刑部、都察院联合审问,务必查清所有罪行!三皇子母妃牵涉其中,即日起禁足景仁宫,不得与外界往来!”
“遵旨!”内侍尖细的声音传遍皇宫,很快,禁军就朝着李崇府的方向而去。
李崇府外,殷若璃和谢景宸正等着消息。看到禁军赶来,殷若璃知道,陛下已经下旨。她看着禁军冲进李崇府,听着府内传来的混乱声,心中百感交集——二十多年的冤屈,终于快要昭雪了。
没过多久,禁军就押着五花大绑的李崇走了出来。李崇头发散乱,脸上满是绝望,看到殷若璃,他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却被禁军死死按住,动弹不得。
“殷若璃,你别得意!”李崇嘶吼着,“就算我死了,三皇子母妃也不会放过你!你们殷家,永远都别想翻身!”
殷若璃看着他,眼神冰冷:“李崇,你勾结外敌,残害百姓,这是你应得的下场。至于三皇子母妃,陛下自有裁决,轮不到你操心。”
说完,她不再看李崇,转身与谢景宸并肩离开。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温暖而明亮,仿佛驱散了所有的阴霾。
而此刻的三皇子府,白若薇正坐在书房里,听着外面传来的消息——李崇被抓,三皇子母妃被禁足,影卫被朝廷围剿,黑鸦部落因没有收到布防图,在边境被守军击退。她知道,自己彻底输了。
林忠跪在地上,声音带着哭腔:“小姐,我们快跑吧!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白若薇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丝惨笑:“跑?能跑到哪里去?天下之大,早已没有我的容身之处了。”她站起身,走到梳妆台前,取下头上的发簪,看着镜中的自己,眼中满是不甘,“我这一生,机关算尽,到头来,却还是输给了殷若璃……”
她猛地将发簪刺向自己的心脏,鲜血瞬间染红了她的衣裳。林忠惊呼一声,想要阻止,却已经来不及。白若薇倒在地上,最后看了一眼窗外的天空,眼中的光芒渐渐消散。
这场持续了数月的博弈,终于以白若薇的自尽、李崇的被抓、三皇子党羽的覆灭而告终。殷若璃站在据点的院子里,看着手中的鹰纹佩,心中终于松了一口气——祖父,父亲,你们看到了吗?殷家的冤屈,终于洗清了。
谢景宸走到她身边,轻轻握住她的手:“都结束了。”
殷若璃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温柔:“是啊,结束了。以后,我们可以专心做我们想做的事,为百姓谋福,为天下太平尽一份力。”
赵珩和陈瑜也走了过来,脸上满是笑容:“若璃,谢兄,我们终于赢了!接下来,我们是不是该好好庆祝一下?”
殷若璃看着身边的伙伴,心中满是感激。她知道,这场胜利,不是她一个人的功劳,而是所有人共同努力的结果。未来的路还很长,但只要他们团结一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据点的院子里,映着四人并肩而立的身影,温暖而坚定。一场风波虽已平息,但新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本章完,实际字数约字。通过续写白若薇孤注一掷的反扑(动用影卫、勾结黑鸦部落)、殷若璃团队的分步破局(分散证据、联动官员与商户、预判李崇动向)、李崇的最终落网与白若薇的自尽,完整收束“迷图溯源”的核心剧情,实现“扳倒三皇子党羽、洗清殷家冤屈”的阶段性目标。既通过细节(李崇的布防图、王大人的立场转变)夯实剧情逻辑,又以“风波平息却留有新开端”的结尾,为后续团队转向民生、朝堂建设等剧情埋下伏笔,契合“多方博弈终见分晓”的节奏需求,同时深化“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的核心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