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章 伊本·巴图塔:中世纪“最强驴友”(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记忆的声音》最新章节。

一、马里帝国的“黄金暴发户”日常:奢华与荒诞交织的帝国盛景

当伊本·巴图塔在1352年踏足马里帝国时,这个西非霸主正处于一种独特的“土豪晚期综合征”阶段,其奢华程度与荒诞行径令人瞠目结舌。

此时的马里帝国,刚刚经历了曼萨·穆萨(Mansa Musa)那场惊世骇俗的“黄金大撒币时代”。

曼萨·穆萨,这位富可敌国的国王,怀揣着对信仰的虔诚与对彰显国力的渴望,带着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其中包括60头满载黄金的骆驼,踏上了前往麦加的朝圣之路。

沿途所经之地,他毫不吝啬地大肆挥洒黄金。

在开罗,大量黄金的涌入瞬间打破了市场的平衡,金价暴跌,经济陷入一片混乱,这场因黄金泛滥引发的经济危机,足足让开罗市场瘫痪了三个月之久。

曼萨·穆萨的这一壮举,被现代经济学家形象地评为“人类史上最凡尔赛的经济危机”,其奢华与张扬可见一斑。

而马里帝国的种种爆笑名场面,更是将这种“土豪”气质展现得淋漓尽致。

当马里官员接见伊本·巴图塔率领的使团时,为了彰显国家的富有与尊贵,竟在谈判桌上堂而皇之地摆放了两坨巨大的纯金矿石,美其名曰“谈判氛围组”。

伊本在日记中无奈地吐槽道:“他们甚至异想天开地用金粉给骆驼洗澡,声称这样能防跳蚤,也不想想这得浪费多少黄金!”

在马里,食盐也成了令人啼笑皆非的“奢侈品”。

由于当地人尚未掌握制盐技术,商队便将盐砖精心雕琢成各种精美的艺术品进行贩卖。

在一次盛大的宴会上,伊本亲眼目睹了一场因盐雕而引发的闹剧。

一块心形盐雕刚一亮相,便引得贵族们争抢不已,场面瞬间失控,众人你推我搡,最终盐雕在激烈的争夺中碎成渣。

令人哭笑不得的是,这些平日里养尊处优的贵族们竟纷纷趴在地上,像饥饿的野兽般舔食着地上的盐渣,那贪婪的模样与他们高贵的身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二、驴友的“公务员”奇遇:在魔幻职业副本中艰难求生

作为摩洛哥苏丹特派的“首席体验官”,伊本·巴图塔在马里帝国开启了一段充满奇幻色彩的职业之旅,解锁了诸多令人匪夷所思的魔幻职业副本。

他首先兼职起了法官一职。

每天,从鸡毛蒜皮的小事到错综复杂的跨国贸易纠纷,各类案件如潮水般向他涌来。

比如,有村民为了山羊啃了邻居内裤这样荒诞不经的小事吵到他面前;也有来自不同地区的商人,为了一笔巨额贸易的纠纷争得面红耳赤。

而更让他头疼的是,判决书需要用阿拉伯语、曼丁哥语和桑海语三种语言各写一份,以确保各方都能理解。

繁重的工作压力和琐碎的案件内容,让伊本忍无可忍,终于发明了“咆哮体判词”:“再敢用假黄金骗婚,本官就让你去撒哈拉卖盐!”这句充满愤怒与无奈的话语,仿佛穿越时空,让我们感受到了他当时的崩溃心境。

除了法官,伊本还被迫成为了国王的御用夸夸师。

国王似乎对赞美诗有着近乎痴迷的追求,要求他每天必须撰写200字赞美诗,主题千奇百怪,令人咋舌。

从“陛下的鼻毛很有造型感”到“王宫蚊子都比别处优雅”,这些荒诞不经的主题让伊本绞尽脑汁。

为了完成任务,他不得不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开发出了“彩虹屁生成器”——将《古兰经》段落进行随机重组,巧妙地拼凑出符合国王心意的赞美之词。

在这场文字游戏中,伊本既展现了自己的智慧,也让我们看到了他在异国他乡的无奈与妥协。

三、宫廷迷惑行为大赏:离谱礼仪背后的文化密码

马里帝国的宫廷礼仪,犹如一座神秘的迷宫,让见多识广的伊本·巴图塔也深感离谱,却又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

国王的“社恐疗法”堪称一绝。

这位君主似乎有着严重的社交恐惧症,每次会见臣民时,都要用一层厚厚的纱帘将自己遮得严严实实,仿佛这样就能隔绝外界的一切。

而与臣民的对话,则全靠侍从充当传声筒。

有一次,伊本在觐见国王时,实在忍不住打了个喷嚏。

这本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生理反应,却引发了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闹剧。

侍从竟将这个喷嚏翻译成:“尊贵的客人说您的胡须闪耀如星辰!”这一神翻译,让伊本哭笑不得,也让我们看到了宫廷礼仪的荒诞与滑稽。

朝会变装秀则是马里宫廷的另一大奇观。

每逢周五,大臣们都必须穿着与自己职务颜色相对应的长袍参加朝会,这场变装秀犹如一场盛大的时装表演,充满了戏剧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