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 若纳斯·萨文比:“丛林影帝”(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记忆的声音》最新章节。
一、从医学高材生到“国际关系变脸大师”:学霸的叛逆之路
若纳斯·萨文比于1934年出生在安哥拉本格拉铁路旁的一个小村庄,他的父亲是铁路站长,同时也是新教牧师。
在那个时代,这样的家庭背景本可以为他铺就一条平稳的人生道路,继承父亲的衣钵,成为一名受人尊敬的牧师,过着相对安稳的生活。
然而,萨文比骨子里就有着不安分的因子,他的叛逆从求学时代便初露端倪。
萨文比展现出了超乎常人的学习天赋,堪称“非洲版学霸”。
他先是前往葡萄牙里斯本学医,在学医的日子里,他开启了一种“硬核”模式:白天,他认真地在解剖室里解剖尸体,钻研医学知识,试图掌握治愈人类病痛的本领;而到了晚上,当别人都在休息或者娱乐时,他却悄悄地开始密谋造反。
他深知安哥拉当时处于葡萄牙的殖民统治之下,人民生活困苦,他渴望改变这种现状,于是利用夜晚的时间,与志同道合的人探讨革命的可行性和方向。
后来,萨文比又前往瑞士洛桑攻读政治学博士。
在撰写毕业论文时,他更是将自己的叛逆和革命思想发挥到了极致。
他的论文题目《论殖民主义病灶的切除方案》,乍一看像是一篇严谨的学术着作,但仔细研读就会发现,这完全就是一篇“外科手术式革命指南”。
他在论文中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革命的手段,像切除病灶一样,将殖民主义从安哥拉这片土地上彻底清除。
这篇论文吓得他的导师连夜联系葡萄牙当局,直言:“这学生怕是要搞大事!”导师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因为萨文比确实有着远大的抱负和激进的行动计划。
1966年,萨文比创建了安哥拉完全独立民族联盟(安盟)游击队。
他将自己独特的“医学思维”运用到了打仗中,独创了“医学思维打仗法”。
他要求士兵随身携带酒精棉球,强调“伤口感染比子弹更致命”。
在他看来,士兵在战场上不仅要面对敌人的枪炮,还要应对各种恶劣的环境和可能引发的疾病。
有一次,在准备伏击殖民军之前,他竟然给部下进行了长达三小时的细菌战原理科普。
他详细地讲解了细菌的传播途径、感染方式以及如何预防和治疗细菌感染等知识,原本紧张的突袭计划,在他的讲解下变成了一场“丛林医学公开课”。
部下们虽然听得云里雾里,但也不得不佩服他的博学和独特思维。
二、冷战“端水大师”的魔幻外交:非洲版川剧变脸
冷战时期,世界被分为两大阵营,各国都在寻找自己的盟友和支持者。
萨文比领导的安盟也在这场国际政治博弈中左右逢源,他的国际站队堪称“非洲版川剧变脸”,让人眼花缭乱。
在苏联线方面,1970年代,萨文比高喊“向古巴同志学习”的口号,试图与社会主义阵营建立紧密联系。
他希望借助苏联和古巴的支持,壮大自己的力量,对抗安哥拉人民解放运动(安人运)和葡萄牙殖民势力。
然而,他的如意算盘并没有打响。
安人运采取了一系列巧妙的策略,对安盟进行了“偷家”行动。
安人运可能通过政治宣传、军事打击或者策反等手段,削弱了安盟的势力。
萨文比见势不妙,立刻秒删“社会主义兄弟情”动态,转而寻找新的靠山。
美国线是萨文比另一个重要的外交方向。
1985年,他穿着定制迷彩服,风风光光地拜访白宫。
他用蹩脚的英语向里根总统保证:“反共我是专业的。”
这句话成功地打动了美国政府,当时美国正处于与苏联的冷战对峙中,急于寻找反共的盟友。
于是,美国慷慨地给予了萨文比1500万美元的军援。
然而,萨文比拿到军援后,并没有按照美国的期望行事。
他转头就把M16步枪挂到了“闲鱼”(这里可以理解为黑市交易渠道)上,换取了大量的钻石。
钻石在当时是珍贵的资源,萨文比通过这种方式积累了财富,进一步扩充自己的势力。
南非线也是萨文比外交棋局中的重要一环。
他与南非的种族隔离政府勾肩搭背,这种行为引起了许多人的不满,被骂为“黑人叛徒”。
然而,萨文比却淡定回应:“这叫敌人的洗脚水真香!”
他这种不顾道德和舆论压力,只追求实际利益的外交方式,虽然让人不齿,但也体现了他在复杂国际环境中的生存之道。
最讽刺的是,萨文比在1989年刚签完和平协议就翻脸。
他似乎把和平协议当成了一张废纸,继续发动军事行动,破坏安哥拉的和平稳定。
气得联合国特使用中文怒吼:“竖子不足与谋!”
这一事件也充分暴露了萨文比缺乏诚信和政治道德的一面。
三、1992大选:非洲版“懂王”翻车实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1992年,安哥拉举行了总统选举,这场选举堪称“魔幻现实主义政治喜剧”,萨文比在其中扮演了一个滑稽而又可悲的角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