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若纳斯·萨文比:安哥拉“丛林端水大师”(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记忆的声音》最新章节。

在非洲大陆的西南端,安哥拉这片土地曾被内战的阴云长久笼罩。

而若纳斯·萨文比,这位充满争议与传奇色彩的人物,宛如一颗划破夜空的流星,以他魔幻般的人生轨迹,在安哥拉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却又荒诞不经的一笔,堪称安哥拉“丛林端水大师”。

一、从医学高材生到“非洲吕布”的跨界之路

1934年,若纳斯·萨文比出生于一个铁路站长家庭。

在那个时代,这样的家庭背景无疑为他的成长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环境和一定的教育资源,使他成为全村人眼中的希望之星,承载着知识改变命运的期待。

萨文比也确实不负众望,凭借自身的努力和天赋,踏上了求学之路。

在葡萄牙里斯本学医的日子里,萨文比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一面。

白天,他如同其他医学生一样,在解剖室里专注地解剖尸体,探寻人体结构的奥秘,为未来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积累知识。

然而,夜晚的萨文比却摇身一变,秘密参加反殖民集会。

在那里,他激情澎湃地发表演讲,手中的笔不再只是记录医学知识的工具,而是化作了反抗殖民统治的锐利武器,书写着革命的宣言。

就这样,他成功解锁了“外科手术刀”与“革命宣言笔”双技能,开启了一段独特的人生旅程。

1960年,对知识有着强烈渴望的萨文比转战瑞士,攻读政治学博士。

在这个学术氛围浓厚的国度,萨文比再次展现出了他的“叛逆”与独特。

他独创了“论文即造反”学习法,将学术研究与现实政治斗争紧密结合。

他的毕业论文《论殖民主义病灶的切除方案》,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学术界引起了轩然大波。

当导师看到这篇论文时,不禁吓出冷汗,疑惑地问道:“同学,你这到底是政治学还是战地医学?”

这篇论文不仅体现了萨文比对殖民主义的深刻批判,更彰显了他将理论付诸实践的决心。

1966年,萨文比做出了一个改变他人生轨迹和安哥拉历史的重大决定——创建安盟游击队。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位曾经的医学高材生,竟将医学知识巧妙地运用到了丛林作战之中。

在某次伏击政府军之前,他一本正经地给部下科普医学知识:“伤口感染比子弹更致命,记得随身带酒精棉球哦!”

这一独特的举动,让部下们在紧张的战斗准备中多了一丝别样的色彩,也展现出萨文比不拘一格的领导风格。

他就像一位跨界大师,在医学与军事之间自由穿梭,将看似毫不相关的领域融合在一起,为安盟游击队的发展奠定了独特的基础。

二、内战中的“端水大师”养成记

安哥拉独立后,国内陷入了长期的内战纷争,而萨文比则在这复杂的国际国内局势中,展现出了他堪称“国际关系鬼才”的统治智慧,成为了一位名副其实的“端水大师”。

在苏联线方面,早年萨文比巧妙地运用农村包围城市的战术开展游击战争。

他试图通过这种方式,在安哥拉建立起自己的革命根据地,逐步扩大势力范围。

然而,1975年安哥拉独立时,形势却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

苏联支持的安人运迅速崛起,趁机对萨文比的势力进行了打击,偷了他的“家”。

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让萨文比措手不及,气得他连夜改换门庭,开始寻求新的国际支持。

转向美国线后,萨文比展现出了他出色的外交手段和表演天赋。

80年代,他火速投奔里根政府,展现出“非洲硬汉的微笑”,成功赢得了美国政府的青睐。

美国每年向他提供1500万美元的军援,这使得萨文比的势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壮大。

然而,安哥拉网友却对他这种行为戏称他为“美金收割机”,讽刺他为了金钱不惜改变立场,投靠美国。

在南非线方面,萨文比与南非种族隔离政府勾肩搭背,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

这一行为引起了黑人兄弟的强烈不满和痛骂,认为他是与种族隔离主义者同流合污。

然而,萨文比却淡定地回应:“这叫敌人的敌人是朋友!”

他巧妙地利用国际矛盾,为自己谋取利益。

但好景不长,1994年南非废除种族隔离制度后,萨文比瞬间失去了这个重要的盟友,变成了国际孤儿,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

萨文比就像一位在国际政治舞台上走钢丝的杂技演员,不断地在不同的势力之间寻找平衡,试图通过“端水”来维持自己的地位和势力,但最终还是难以逃脱局势变化的影响。

三、选举翻车现场

投票前,萨文比信心满满,豪言壮语道:“输了我当场吃选票!”

他以为自己凭借多年的游击战争积累的人气和势力,以及在国际上获得的一些支持,能够在这次选举中轻松获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