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僧格林沁:从草原牧童到帝国战神(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记忆的声音》最新章节。

1865年曹州战役,堪称职场老油条翻车教科书。

面对捻军张宗禹的"麦田迷宫",僧格林沁的战术地图还停留在"农家乐一日游"级别。

当伏兵从麦浪中涌出时,这位战神居然掏出怀表:"按剧本,你们该半小时后才出现啊!"

这种迷之自信,让他在麦田里上演了真实版"吃鸡落地成盒"。

最后的突围堪称黑色幽默:战马累瘫后,他试图效仿关羽"单骑走麦城",结果撞上16岁放牛娃张皮绠。

面对少年手中带血的镰刀,僧格林沁居然开始职场PUA:"小兄弟,杀我可得加绩效分啊!"

话音未落就被一刀结果,临终前还不忘嘀咕:"这算工伤还是殉职……"

五、死后世界的魔幻现实

僧格林沁的葬礼堪称大清版"职场吐槽大会"。

朝廷追悼会上,同治帝刚抹完眼泪就问军机大臣:"他欠的军饷谁还?"

更魔幻的是,由于战死地点偏僻,清军掘错坟头,把某个地主老财的棺材当成了王爷金棺。

直到送葬队伍走到半路,才发现棺材里躺着个穿绸缎的胖子。

民间纪念活动则充满荒诞喜感。

百姓自发组织的"哭丧巡游"上,70多把万民伞将队伍变成移动遮阳棚。

有老农边哭边跟官员讨要补贴:"王爷生前剿匪征走我家三头牛,现在哭完能领牲畜补偿款吗?"

这种黑色幽默,恰似当代打工人参加完领导追悼会,转头就在群里讨论"这个月奖金会不会扣"。

六、穿越时空的社畜共鸣

僧格林沁的职场生存手册里,藏着无数现代打工人熟悉的套路:

摸鱼艺术:某次战役间隙,他躲在战壕啃馕饼被参谋抓包,当场正色道:"这是新型压缩军粮,我在做口感测试!"

甩锅哲学:凤翔战败后,他连夜制作PPT,将失败原因归结为"友军配合度低-35%极端天气影响-40%马匹消极怠工-25%",自己仅承担0%责任。

职场PUA:训练新兵时,他指着洋枪说:"别怕,就当他们在放电子鞭炮,咱们蒙古人过年不也放二踢脚吗?"

这位把"狼性文化"刻进DNA的战神,用生命演绎了晚清职场的终极悖论:当整个系统开始摆烂,最努力的打工人反而最先过劳死。

从放羊娃到帝国柱石,僧格林沁的故事证明:在历史这个"神仙公司"里,就算卷成麻花,也难逃"优化"命运。

但那些关于羊肉串的战前动员、麦田里的黑色幽默、以及临终前的工伤嘀咕,却让这个悲剧英雄多了几分人间烟火气——原来战神也曾是和我们一样,会为KPI焦虑、会摸鱼偷懒、会在崩溃前自嘲的社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