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拉夫桑贾尼:从开心果庄园到权力巅峰(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记忆的声音》最新章节。
1934年的伊朗科尔曼,当婴儿的第一声啼哭穿透开心果庄园的晨雾时,老庄园主哈桑·拉夫桑贾尼正盯着仓库里堆积如山的坚果发愁。
这位精明的商人怎么也没想到,这个裹在襁褓里的"小麻烦"会在十四年后给他整出个大活——当儿子突然宣布要去库姆神学院时,老哈桑的波斯地毯差点被假牙硌出个洞:"别人家孩子逃学去网吧,你小子逃学背《古兰经》?"
【神学院里的"坚果经济学"】
在库姆神学院,少年拉夫桑贾尼很快展现出惊人的"跨界天赋"。
当其他学员在争论经文释义时,他正蹲在墙角用鹅毛笔计算开心果出口利润。
当霍梅尼大师讲授"如何用信仰凝聚人心",他偷偷在笔记本上画《革命经费筹集路线图》。
某次课堂辩论,当老师痛斥巴列维王朝的腐败时,这位未来总统突然拍案而起:"去年走私损失够买十门火炮!"
这种"离经叛道"的才华让他迅速成为学生领袖。
据传他曾在宿舍搞出惊世发明——用枣椰糖浆和开心果酱制成"革命能量棒",既解决神学院伙食问题,又为地下活动提供经费。
当校方突击检查时,他镇定自若地指着满屋子的坚果:"这是为真主储备的军粮!"
【监狱里的"行为艺术大师"】
20岁那年,拉夫桑贾尼因组织反政府游行被捕,从此开启"波斯版肖申克"的奇幻之旅。
不同于其他囚犯的愁眉苦脸,这位乐天派总能在铁窗里找到乐趣:用囚衣布料缝制《古兰经》书套,结果成了狱警争相求购的"爆款";把牢饭里的鹰嘴豆摆成"打倒国王"字样,气得典狱长三天没给他发开心果配额。
最传奇的当属1975年那次越狱事件。
当警卫发现囚室空无一人时,只见墙上用煤灰写着:"去图书馆查经文了,晚饭前回来。"
更魔幻的是,这家伙真在两小时后带着本《财政改革论》自投罗网,理由竟是:"外面的厕所没有咱们监狱干净。"
这种把监狱当度假村的洒脱,让霍梅尼都忍不住赞叹:"此子心性,类我当年!"
【议会厅里的"坚果外交家"】
1980年当选议长后,拉夫桑贾尼将神学院练就的"跨界神功"发挥到极致。
当保守派与改革派在议会吵得不可开交时,他突然掏出一袋祖传开心果:"诸位,这袋坚果在黑市能换三辆T-72坦克!"
全场瞬间寂静——原来这位看似不正经的议长,正用实物教学展示伊朗经济困境。
这种"荒诞现实主义"作风贯穿其政治生涯。
1988年两伊战争尾声,面对伊拉克的"焦土政策",他竟下令用开心果填充火箭弹:"让敌人尝尝波斯风味!"
虽然军需部长后来澄清这只是心理战,但"开心果炮弹"的传说至今仍在德黑兰茶馆流传。
更绝的是1993年油价暴跌时,他对着全国电视观众表演"波斯变脸":前一秒还在痛斥西方阴谋,后一秒就笑眯眯地宣布:"要不咱们用坚果换中国高铁?"
【国际舞台的"魔幻走秀王"】
卸任总统后,拉夫桑贾尼把"行为艺术"推向全球。
1997年联合国大会上,他当着各国代表的面掏出开心果:"吃了我的果,投票跟我走!"
当美国代表被辣味坚果呛得狂灌矿泉水时,他慢悠悠补刀:"这就是伊朗式民主——先辣后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