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吉尔莫·德尔·托罗:怪咖大师的魔幻人生(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记忆的声音》最新章节。

在光影交织的电影世界里,吉尔莫·德尔·托罗宛如一位神秘的魔法师,用他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鬼斧神工的技艺,构建出一个个奇幻瑰丽又暗藏深意的世界。

然而,这位大师的日常生活,同样充满了令人捧腹大笑的奇幻色彩,宛如一部永不停歇的搞笑喜剧。

一、童年怪咖时光:奇幻种子的萌芽

怪物启蒙的“科学实验”

在墨西哥瓜达拉哈那的童年时光,对吉尔莫·德尔·托罗来说,就像是一场永不落幕的奇幻电影。

8岁那年,他对《科学怪人》中神秘莫测的生物构造着了迷,那股探索的劲头如同一团燃烧的火焰,驱使他做出了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科学实验”。

他把家里可爱的仓鼠当成了实验对象,用绿色的颜料将它们染得面目全非,仿佛是从外太空来的奇异生物。

接着,他又用锡纸精心制作了电极,给仓鼠们“武装”上,然后一本正经地向邻居宣称:“这是墨西哥首例仿生啮齿类!”

那模样,活脱脱一个骄傲的小科学家。

可现实却给了他沉重的一击。

母亲发现后,气得罚他洗三天的仓鼠笼子。

小托罗一边哭着,一边发现那绿色颜料就像顽固的幽灵,根本洗不掉。

这场闹剧,不仅让他明白了想象与现实的差距,更在他心中种下了对怪物世界无限热爱的种子。

教堂里的“驱魔演练”

托罗的祖母是天主教徒,受她的影响,托罗经常跟着去教堂参加弥撒。

然而,他的注意力却完全不在神圣的仪式上,而是被脑海中那些奇形怪状的恶魔形象所吸引。

12岁的他,总是在弥撒时偷偷在笔记本上画恶魔。

那些恶魔长着翅膀,身体却像鼻涕虫一样软绵绵的,充满了诡异的美感。

直到有一天,神父偶然发现了他的笔记本,看到上面那些令人毛骨悚然的画作,吓得差点洒了手中的圣水。

托罗却淡定自若地解释道:“这是《圣经》里没记载的天使幼崽!”

神父听了,又好气又好笑,气得往他额头拍了一整瓶圣水。

这场教堂里的“驱魔演练”,成了托罗童年生活中一段难忘的趣事,也展现了他从小就与众不同的想象力和幽默感。

二、片场整蛊大师:欢乐与创意的碰撞

《变种DNA》的蟑螂早餐

1997年,在拍摄《变种DNA》的片场,托罗化身成了整蛊大师,给剧组带来了一场意想不到的“惊喜”。

他用特效蟑螂偷偷替换了剧组早餐的培根。

当演员米拉·索维诺毫无防备地咬下“蟑螂腿”时,托罗立刻拿着扩音器大喊:“恭喜你通过方法派演技测试!”

那声音在片场回荡,仿佛是一场恶作剧的号角。

米拉·索维诺被吓得脸色苍白,手中的咖啡不受控制地泼到了摄影师头上。

整个片场瞬间乱成了一团,而托罗却在监视器后憋笑憋得满脸通红。

这场恶作剧,不仅展现了托罗的调皮捣蛋,更体现了他对电影创作的独特理解——用欢乐和创意打破常规。

潘神的“假胡子阴谋”

2006年,在拍摄《潘神的迷宫》时,托罗又使出了他的整蛊绝招。

他给羊角怪演员的道具胡子里藏了痒痒粉,就像在片场埋下了一颗颗欢乐的炸弹。

拍摄关键哭戏时,演员突然感觉鼻子和下巴奇痒无比,忍不住狂笑不止。

托罗却在监视器后得意地大笑:“看!这就是魔幻现实主义的生理反应!”

他的笑声仿佛是对这场恶作剧的完美注解,也让整个片场充满了轻松愉快的氛围。

三、颁奖礼行为艺术:荣耀与搞笑的融合

金狮奖杯泡面事件

2017年威尼斯电影节,托罗凭借《水形物语》捧起了金狮奖杯。

这本该是一个庄重而荣耀的时刻,可托罗却把它变成了一场行为艺术。

他拿着金狮奖杯去便利店买泡面,店员好奇地问他要不要热水。

托罗高举奖杯,一本正经地说:“这可是纯金容器!”

那模样,仿佛在展示一件稀世珍宝。

结果,他被粉丝拍下用奖杯泡面的照片,这张照片迅速在网络上传播开来,成为了当年最火的表情包。

托罗用他的幽默和随性,让荣耀的颁奖礼变得更加接地气,也让人们看到了他真实可爱的一面。

奥斯卡的“怪兽口袋”

2018年奥斯卡颁奖礼,红毯上星光熠熠,托罗却成了最独特的一道风景线。

他的西装内衬缝了12个口袋,就像一个神秘的魔法口袋,里面分别装着《环太平洋》机甲模型、《潘神迷宫》法翁玩偶和《水形物语》的鱼人橡皮擦。

当他走红毯时,口袋里的东西叮当作响,仿佛在演奏一首欢快的交响曲。

他对记者眨眼说:“这是防止感言卡壳的幸运符!”

他的幽默和创意,让这场严肃的颁奖礼增添了许多欢乐和趣味。

四、生活奇幻日常:平凡中的非凡乐趣

怪物主题婚礼

2000年,托罗与洛伦扎·牛顿步入婚姻的殿堂。

这场婚礼,就像他电影中的一场奇幻盛宴,充满了独特的创意和浪漫的气息。

托罗坚持要穿《地狱男爵》同款皮质风衣,仿佛自己就是从电影中走出来的英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