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迭戈·里维拉:壁画大师的“不正经”人生(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记忆的声音》最新章节。
在艺术的历史长河中,迭戈·里维拉宛如一颗璀璨又奇葩的流星,以他惊世骇俗的壁画作品照亮了墨西哥乃至世界的艺术天空,而他那充满荒诞与幽默的一生,更是为艺术史增添了无数令人捧腹大笑的传奇故事。
一、出生即“诈尸”的惊天开局
1886年,在墨西哥瓜纳华托州的一个普通家庭里,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保卫战”拉开了帷幕。
当迭戈·里维拉呱呱坠地时,接生婆惊恐地宣布:“这孩子没气了!”
这一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让整个家庭瞬间陷入了绝望的深渊。
众人围在旁边,看着这个毫无生气的小生命,准备将他裹进草席,送往那未知的归宿。
然而,里维拉的祖母可不是个轻易认命的主儿。
她抄起菜刀,风风火火地冲进鸡舍,手起刀落,十几只鸽子瞬间丧命。
接着,她将热腾腾的鸽子内脏一股脑儿地糊在里维拉身上,嘴里还念念有词:“死神也得给老娘退!退!退!”
仿佛这一番操作能将死神吓退,把小生命从鬼门关拉回来。
也许是祖母的勇气和决心感动了上天,也许是这独特的“艺术疗法”起了作用,未来的壁画大师竟然在鸽血肠衣中完成了人生第一次“艺术创作”,发出了响亮的啼哭声。
更离谱的是,里维拉还有个孪生兄弟,可不幸的是,兄弟真的夭折了。
而里维拉却逢人便吹:“我出生就干掉了竞争对手,这波赢在起跑线!”
他那得意洋洋的模样,仿佛在向世界宣告自己的与众不同和强大生命力。
二、童年“破坏王”成长史
家庭装修大师
从能抓笔的那一刻起,里维拉就展现出了他对艺术的独特理解和“疯狂”热爱。
家里成了他的“立体主义试验场”,每一面墙、每一扇门、每一块地砖都未能幸免。
他在墙上画满了抽象线条,那些线条如同蜿蜒的蛇,又似神秘的符文,让人摸不着头脑;
门板上被他涂上了印第安图腾,色彩斑斓却又杂乱无章,仿佛是远古部落的神秘召唤;
甚至在地砖上,他还创作了《阿兹特克人吃玉米的108种姿势》,那一个个形态各异的小人,有的张牙舞爪,有的狼吞虎咽,把家里弄得像个热闹的集市。
父亲看着被儿子搞得乱七八糟的家,气得抄起扫帚就追打。
可里维拉却像个灵活的小猴子,一边在屋里上蹿下跳地逃窜,一边还大声喊着:“爹!这是未来艺术展的预演门票!”
仿佛他正在进行一场伟大的艺术创作,而父亲就是那个不懂艺术的“守旧派”。
教堂恶作剧事件
10岁那年,里维拉进入了圣卡洛斯学院学画。
本以为他会安分守己地学习绘画技巧,可没想到他很快就闹出了一场轰动全校的恶作剧。
他偷偷溜进教堂,看到那庄严肃穆的圣母像,心中突然涌起一股“恶作剧”的冲动。
他拿起画笔,给圣母玛利亚添上了两撇小胡子,还振振有词地说:“上帝说男女平等!”
那模样,仿佛自己是在为女性争取平等的权利,是正义的化身。
结果,他的这一“壮举”很快就被发现了。
教堂的人愤怒不已,将他扭送到学校,学校则罚他抄《圣经》100遍。
里维拉一边抄着《圣经》,一边还小声嘀咕:“早知道该画成蒙娜丽莎同款微笑,这样说不定还能被当成艺术创新呢……”
三、欧洲求学迷惑行为大赏
巴黎“人体模特罢工”
里维拉怀揣着对艺术的无限憧憬,来到了巴黎这座艺术之都。
在这里,他一头扎进了立体主义的世界,尽情地挥洒着自己的才华和热情。
然而,他的创作风格却给他的模特们带来了巨大的困扰。
在巴黎学画期间,他雇了一批裸体模特。
可这些模特们很快就集体抗议起来:“里维拉先生,您画的不是人体,是土豆堆!”
原来,里维拉把立体主义玩脱了,他把那些美女模特画成了几何拼接的“俄罗斯方块”,一个个方块堆叠在一起,完全看不出人体的优美曲线和生动姿态。
模特们看着自己的“丑化”画像,气得套上衣服就走,还撂下狠话:“这画传出去我们还怎么接活?!”
里维拉站在那里,看着模特们离去的背影,一脸无辜地说:“我这是在探索艺术的新境界啊!”
意大利面条外交
1920年,里维拉来到了意大利,开始研究湿壁画这一古老而神秘的艺术形式。
他一心想要在意大利的教堂里留下自己的作品,可却总是碰壁。
为了达到目的,他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用通心粉贿赂教堂神父。
他带着一大袋通心粉,来到教堂,满脸堆笑地对神父说:“只要让我在墙上画耶稣吃taco,管够一年份的辣椒酱!”
他以为这样的“美食诱惑”能让神父心动,可没想到神父却举着十字架,愤怒地将他轰出了教堂。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里维拉一边被赶着往外走,一边还不忘回头喊:“神父,你再考虑考虑啊,这通心粉可香了!”
四、壁画运动的爆笑名场面
总统府的“革命牌粉刷匠”
1922年,里维拉怀着满腔的爱国热情回国,参与了政府的壁画项目。
他扛着梯子,雄赳赳气昂昂地冲进总统府,大声喊道:“给我三个月,还你五百年墨西哥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