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努尔苏丹·纳扎尔巴耶夫:"冻成狗的迁都狂魔"(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记忆的声音》最新章节。
"白色坟墓改名记"——一个冶金工的帝王野心
努尔苏丹·纳扎尔巴耶夫,这位在哈萨克草原游牧毡房中诞生的传奇人物,自小就怀揣着与众不同的梦想。
童年时,他一边在广袤的草原上放羊,一边望着无垠的天地突发奇想:“草原这么大,要是全插上我的名字该多好!”
随着年龄的增长,纳扎尔巴耶夫深知,要实现自己的“宏图大志”,就必须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他苦练俄语,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对未来的憧憬,成功混入了钢铁厂,成为了一名炉前工。
在那个热火朝天的钢铁厂里,他就像一颗炽热的火种,在高温与铁水的淬炼中不断成长。
他凭借着出色的工作表现和领导能力,一路从车间主任干起,逐步攀升至哈共第一书记的高位,实现了从“打铁工人”到“总统府要员”的惊人逆袭。
1997年,纳扎尔巴耶夫做出了一个令全世界都为之震惊的决定——将首都从温暖富饶、风景如画的阿拉木图迁到冰天雪地、人迹罕至的阿斯塔纳。
阿斯塔纳在哈萨克语中意为“白色坟墓”,光听这个名字就让人不寒而栗。
当地牧民们对这个决定怨声载道,纷纷吐槽:“您确定不是想冻死反对派?”
然而,纳扎尔巴耶夫却有着自己的考量,他声称这是为了“天子守国门”,加强国家对北部地区的控制。
尽管外界质疑声不断,但他依然坚定地推行着迁都计划。
随着时间的推移,阿斯塔纳逐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座座现代化的建筑拔地而起,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成为了哈萨克斯坦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但纳扎尔巴耶夫似乎并不满足于此,2019年,在他辞职的当天,就逼迫继任者把首都改名为努尔苏丹,成功实现了“用首都给自己立长生碑”的史诗级自恋之举。
"核弹换烤肉"的硬核外交
苏联解体后,哈萨克斯坦继承了104枚核弹头,一夜之间成为了世界第四核大国。
这一消息让全世界都为之侧目,许多人都在猜测哈萨克斯坦将如何利用这些核武器来提升自己的国际地位。
然而,纳扎尔巴耶夫却做出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决定——宣布放弃核武器。
他直言不讳地说:“核弹哪有烤羊肉香?”
在他看来,核武器不仅不能给国家带来真正的安全和繁荣,反而会成为一种沉重的负担,引发国际社会的担忧和制裁。
于是,他果断地将这些核弹头当作废铁拆解,换来了美国送的一面“和平使者”锦旗。
虽然有些人对纳扎尔巴耶夫的决定表示不解,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的这一举措为哈萨克斯坦赢得了国际社会的信任和尊重,为国家的和平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此后,哈萨克斯坦积极融入国际社会,与各国开展广泛的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逐渐走上了繁荣发展的道路。
纳扎尔巴耶夫在外交舞台上堪称一位“骑墙大师”,他巧妙地游走于各大国之间,左右逢源,为自己的国家谋取最大的利益。
俄罗斯是哈萨克斯坦的重要邻国,两国在能源、贸易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合作空间。
纳扎尔巴耶夫深知与俄罗斯搞好关系的重要性,他积极推动两国在各个领域的合作,共同应对各种挑战。
美国作为世界超级大国,在国际事务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纳扎尔巴耶夫希望通过与美国的合作,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
中国是哈萨克斯坦的重要贸易伙伴和投资来源国,两国在能源、基础设施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合作。
纳扎尔巴耶夫积极推动与中国的合作,实现了互利共赢。
他最骚的操作当属聘请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当国家顾问,这一决定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顾问费竟然比哈萨克斯坦全年教育预算还高。
民众们对此怒不可遏,纷纷怒喷:“这钱够买十年羊肉泡馍了!”
之后,巴耶夫上演了一场“含泪辞职”的大戏,让全世界都以为他要告别政治舞台,安享晚年。
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他转身就给自己封了国家安全委员会终身主席、宪法委员会终身成员、“民族领袖”等18个头衔,这些头衔就像一道道无形的枷锁,将权力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
继任者托卡耶夫每天上班前得先给他朋友圈点赞,小心翼翼地维护着与他的关系。
网友们对此辣评:“这叫辞职?分明是换个姿势掌权!”
纳扎尔巴耶夫虽然名义上辞去了总统职务,但实际上依然是哈萨克斯坦政治舞台上的核心人物,他的影响力无处不在。
2020年,新冠疫情席卷全球,纳扎尔巴耶夫也不幸确诊。
然而,这位79岁的老头并没有被病魔打倒,他戴着呼吸机坚持开视频会议,边咳边训话:“我都能远程治国,你们有什么理由不居家办公?”
他的这一举动展现出了顽强的毅力和对国家的责任感。
卫生部官员们则瑟瑟发抖,他们深知总统的健康状况牵动着整个国家的神经。
“总统咳嗽一声,我们ICU床位就得扩容一倍!”
在纳扎尔巴耶夫的带领下,哈萨克斯坦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防控措施,积极应对疫情挑战,努力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