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亨利·劳森:一个“丛林诗人”的荒诞日常(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记忆的声音》最新章节。
第一节:油漆桶与诗稿的战争
亨利·劳森年轻时在悉尼当油漆工,每天与油漆桶搏斗的激烈程度堪比战场。
他每天的工作就是提着沉重的油漆桶,爬上爬下,给各种建筑和交通工具刷漆。
某日他正刷着马车,灵感突袭,掏出口袋里皱巴巴的纸片写诗。
那一刻,他的思绪仿佛脱离了这油腻的工作环境,飘向了诗意的远方。
结果手一抖,油漆刷精准落在诗稿上,把一句“石脊上暮色苍茫”染成了“石脊上绿意盎然”。
原本充满诗意的暮色,瞬间被这突如其来的绿色破坏得面目全非。
客户怒吼:“我的马车是红色!不是印象派画布!”
客户看着自己那原本鲜红的马车被涂得乱七八糟,愤怒之情溢于言表。
劳森淡定回应:“艺术需要意外,先生——比如您的账单突然打折?”
他试图用一种幽默的方式来化解这场危机,可客户显然并不买账。
第二节:狗比人靠谱的医院奇遇
劳森笔下有个剪羊毛工人穆卡利,断肋骨后背着断腿的狗塔里冲进医院。
穆卡利和塔里之间有着深厚的感情,即便自己受伤,也不忘带着塔里。
医生拒收狗,穆卡利当场扣上染血的衬衣,抱起背包就要走:“它断腿十二年没嫌弃我穷!你们倒嫌弃它?”
穆卡利觉得狗比人更忠诚,他不能抛弃塔里。
医生妥协后,穆卡利躺病床上第一句话是:“我的狗呢?”
他心里始终牵挂着塔里,担心它的安危。
护士翻白眼:“它正啃着院长藏的牛排呢!”
没想到塔里在医院里过得还挺滋润,这让穆卡利也放下心来。
劳森本人对此深有共鸣:“毕竟我小说里的狗,比所有政客加起来都忠诚。”
劳森觉得在现实生活中,狗的忠诚远比一些政客的虚伪要珍贵得多。
第三节:写诗遇洪水,灵感喂了鱼
1892年劳森去昆士兰采风,想写首浪漫的放牛者归家诗。
他满怀期待地踏上这片土地,希望能找到创作的灵感。
结果半路暴雨倾盆,他躲进山洞哆嗦着写《放牛者之歌》。
恶劣的天气并没有影响他的创作热情,他依然在山洞里奋笔疾书。
主角哈利·戴尔正豪言“洪水拦不住我回家!”,洞外河水暴涨,劳森的笔记本被冲走。
就在他写下这句豪言壮语的时候,现实却给了他沉重的一击。
他绝望大喊:“我的诗!”向导冷笑:“现在您和哈利一样惨——他淹死在诗里,您淹在现实里。”
向导的这句话,让劳森更加绝望,他没想到自己的诗还没写完,就遭遇了这样的变故。
最终这首诗成了悲剧经典,劳森哀叹:“早知道该写喜剧,至少能笑死。”
这首诗的诞生充满了戏剧性,劳森也只能无奈地接受这个结果。
第四节:求婚?不如写稿交房租!
劳森向妻子伯莎求婚时,掏出的不是戒指,而是一沓稿纸:“嫁给我吧!这些故事能换半年房租!”
劳森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向伯莎求婚,在他看来,这些稿纸就是他的全部。
婚后他常熬夜写作,伯莎抱怨:“你眼里只有墨水!”
伯莎觉得劳森对写作的痴迷已经超过了对自己的关心,心里有些不满。
某次劳森醉醺醺回家,举着稿费高呼:“看!我买了整条街最贵的香肠!”
劳森以为自己用稿费买了香肠,就能让伯莎开心。
伯莎指着漏雨的屋顶:“可我们缺的是瓦片……”
伯莎的话让劳森瞬间清醒,他意识到自己的生活还是一团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