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朱可夫:从“鞋匠之子”到“苏联救火队长”(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记忆的声音》最新章节。

一、开局即地狱模式:贫民窟男孩社畜童年(1896 - 1915)

1896 年,在卡卢加州那破旧不堪的农舍里,朱可夫呱呱坠地。

这个家庭的贫困程度超乎想象,家族财富几乎可以用“三只鸡 + 一窝土豆”来概括。

他的父亲是一名鞋匠,然而接单的范围极为狭窄,仅仅局限于给邻居修补那些漏了脚趾头的破靴子。

这点微薄的收入,根本无法维持家庭的生计。

母亲则是农场的临时工,每天在农场里边挤牛奶,还得时刻小心躲着地主老爷的咸猪手,遭受着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折磨。

朱可夫的童年充满了苦难与艰辛。

舅舅的“魔鬼特训”成为了他童年中难以磨灭的痛苦回忆。

由于家庭贫困,他被送去资本家舅舅家当童工。

在那里,他没有享受到丝毫的亲情温暖,迎接他的是舅妈的连环扇耳光,身体上的疼痛和心灵上的屈辱如影随形。

工头更是想出了残忍的“互抽鞭子”游戏,强迫他和工友一起玩,还美其名曰“培养抗压能力”。

小小的朱可夫只能默默忍受着这一切,在苦难中坚强地成长。

尽管生活如此艰难,朱可夫却展现出了极高的天赋。

小学毕业时,他以全校第一的优异成绩让所有人为之惊叹。

校长看着这个聪明的孩子,痛心疾首地说道:“这孩子本该成为数学家,现在只能当人肉计算器了!”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因为穷到买不起课本,他不得不被迫辍学。

那本该在知识海洋中遨游的梦想,就这样被无情地击碎。

命运的转折在 1915 年悄然降临。

沙俄军队来到村里抓壮丁,征兵告示上“包吃包住”的福利,对于朱可夫来说,就像是黑暗中的一丝曙光。

他眼含热泪,心中想着“这波血赚!”

于是,他毅然决然地踏上了从军之路,命运的齿轮也从此开始转动。

二、职场小白骚操作:从沙俄炮灰到红军战神(1915 - 1939)

沙俄副本:圣乔治十字勋章批发商

刚入伍的朱可夫被分到了骑兵团,成为了一名普通的士兵。

在这个陌生而残酷的环境中,他凭借着“不要命 + 会拍马屁”的双重技能,迅速脱颖而出。

在战场上,他总是冲锋在前,不顾个人安危,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战斗精神。

同时,他也懂得如何与上级搞好关系,适时地表达自己的忠诚和敬意。

仅仅半年时间,他就从一名普通士兵混成了军士,还喜提两枚圣乔治十字勋章。

颁奖词中那句“该士兵在雷区蹦迪时仍能保持优雅马术”,虽然是一种夸张的说法,但也从侧面反映出了他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

十月革命:举报上司狼人杀玩家

1917 年,十月革命的浪潮席卷而来,整个俄国都陷入了动荡之中。

当上级命令朱可夫所在的部队镇压工人游行时,他敏锐地察觉到了局势的变化和正义的方向。

于是,他连夜给布尔什维克递小纸条:“长官要造反!速来!”

这一果断的举动,成功上演了《无间道》的经典桥段。

他的这一行为得到了列宁的亲自点赞,也让他在革命的浪潮中找到了自己的归属。

从此,他坚定地站在了布尔什维克一边,为革命事业而奋斗。

诺门坎烧烤派对(1939)

1939 年,日军公然挑衅苏联,战争一触即发。

朱可夫带着他的“西伯利亚烧烤指南”奔赴战场,在战场上,他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和独特的作战风格。

他用装甲车给日军表演“铁锅炖自己”,将装甲车作为强大的攻击武器,冲入日军阵地,给予日军沉重的打击。

他还把日军战俘营改造成“蒙古烤肉体验中心”,对日军战俘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改造。

战后,他给斯大林发电报:“已教会日本人《论作死的 108 种姿势》”,尽显幽默和自信。

这场战役直接让日本患上了“恐苏症”,朱可夫也凭借着出色的表现喜提首枚“苏联英雄”奖章。

网友们锐评:“这波叫《关于我用坦克教邻居做人这件事》”,形象地概括了朱可夫在这场战役中的辉煌战绩。

三、卫国战争救火日常:哪里炸场哪里搬(1941 - 1945)

列宁格勒:钢铁堡垒の施工队长(1941)

1941 年,德军对列宁格勒发动了疯狂的围攻,城市陷入了绝境。

朱可夫临危受命,成为了这座城市的守护者。

他掏出祖传三板斧,展开了顽强的抵抗。

他把城市武装成“移动军火库”,就连芭蕾舞剧院都藏着反坦克炮,充分利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来布置防御工事。

他发明了“人肉 GPS”战术,让老太太当侦察兵,小孩当通信员,充分发挥了人民群众的力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每天还在战壕里开动员会,鼓舞士气:“同志们,打完这仗我请大家喝格瓦斯!”

在朱可夫的指挥下,列宁格勒成为了一座坚不可摧的钢铁堡垒。

德军啃了 872 天的硬骨头,始终无法攻克这座城市。

城内的兵工厂甚至造出了带冰刀的 T - 34,展现出了顽强的战斗意志和强大的生产能力。

莫斯科保卫战:伏特加防冻黑科技(1941)

在零下 40℃的寒冬里,莫斯科保卫战打响了。

朱可夫开发出了“斯拉夫御寒秘籍”,以应对恶劣的天气条件和残酷的战争环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