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战神白起的传奇一生:从身世迷雾到战场神话(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记忆的声音》最新章节。
白起率领秦军一路势如破竹,很快就打到了楚国的鄢城。
鄢城是楚国的重要城池,城防坚固,楚军在这里部署了大量的兵力。
白起多次攻城都没有成功,他陷入了沉思。
一天,白起在观察地形时发现,鄢城附近有一条河流,河水湍急。
他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大胆的计策——水淹鄢城。 白起命令秦军在河流上游修筑堤坝,拦截河水。
等到河水积蓄到一定程度后,他下令决堤放水。汹涌的河水如猛兽一般冲向鄢城,瞬间将鄢城淹没。
楚军被突如其来的洪水打得措手不及,死伤无数。鄢城被攻破后,白起继续率领秦军向楚国的都城郢城进军。
郢城的楚军得知鄢城的惨状后,士气低落。
白起抓住时机,一举攻破郢城。楚国被迫迁都,从此一蹶不振。
水淹鄢城这一惊人之举,虽然残酷,但却展现了白起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果断的决策能力。
这场战役也让白起的名声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他成为了秦国当之无愧的战神。
公元前 262 年,长平之战爆发了。
这是战国时期规模最大、最惨烈的一场战役,也是白起军事生涯的巅峰之作。
秦国和赵国为了争夺上党地区的控制权,展开了激烈的交锋。
赵国派老将廉颇率领军队迎战秦军。
廉颇深知秦军的战斗力强大,于是采取了坚守不出的策略。
秦军多次挑战,廉颇都不为所动。双方陷入了僵持状态。
秦国为了打破这种僵局,使用了反间计。
他们在赵国散布谣言,说廉颇胆小怕战,不敢与秦军交战,而秦国最害怕的是赵国的将领赵括。
赵王果然中计,他撤换了廉颇,任命赵括为主将。
赵括是一个只会纸上谈兵的人,他没有实际的作战经验。
他上任后,改变了廉颇的作战策略,主动出击。
白起得知赵括上任的消息后,心中暗喜。
他针对赵括的弱点,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
白起先派出小股部队与赵军交战,然后佯装败退。赵括以为秦军不堪一击,便率领大军追击。
当赵军追到秦军的埋伏圈时,白起一声令下,秦军从四面八方包围了赵军。赵军被围困在长平,粮草断绝。
赵括多次组织突围,但都被秦军击退。
最终,赵括在突围时被秦军射死,四十万赵军投降。
白起担心这四十万赵军会再次反叛,于是做出了一个震惊千古的决定——将四十万赵军全部坑杀。
长平之战以秦国的胜利而告终,但白起的这一行为也引起了后世的广泛争议。
有人认为他太过残忍,四十万生命就这样消逝;也有人认为在当时的战争环境下,这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为了秦国的利益,必须消除后患。
长平之战后,白起本想乘胜追击,一举灭亡赵国。
然而,秦国的丞相范雎却嫉妒白起的功劳,他担心白起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
于是,范雎向秦王进谗言,建议秦王停战。秦王听信了范雎的话,下令白起班师回朝。
白起对此非常不满,他认为这是一个消灭赵国的绝佳机会,错过了就很难再有了。
从此,白起和范雎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
后来,赵国联合其他诸侯国,准备对抗秦国。秦王又想派白起出征,但白起称病拒绝。
秦王多次催促,白起都不为所动。
秦王觉得白起是在故意违抗命令,心中十分恼火。
范雎趁机在秦王面前说白起的坏话,说他心怀不满,有谋反之心。
秦王听信了范雎的话,下令赐死白起。
白起接到赐死的命令后,仰天长叹:“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他
想起自己一生为秦国征战,立下了赫赫战功,却落得如此下场,心中充满了悲愤。
最终,白起拔剑自刎,结束了自己传奇而又悲剧的一生。
白起的一生就像一颗耀眼的流星,在战国的天空中划过一道绚丽的轨迹。
他的军事才能无人能及,他的传奇故事至今仍被人们传颂。
虽然他的晚年充满了悲剧色彩,但他在历史上的地位却不可磨灭。
他是战国时期的战神,是中国军事史上的一座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