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董仲舒的奇幻之旅(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记忆的声音》最新章节。
有一天,董仲舒在街上溜达,突然从旁边蹿出几个大汉,把他围了起来。
带头的一个大汉指着董仲舒的鼻子说:“你个董仲舒,凭啥要独尊儒术,我们的学说就不好啦?”
董仲舒一看这架势,心里有点慌,但还是硬着脖子说:“儒学乃是天下第一学问,你们不服也得服!”
大汉们一听,更来气了,挽起袖子就要动手。
董仲舒眼珠子一转,突然大喊一声:“慢着!你们要是能答对我一个问题,我就放弃独尊儒术。”
大汉们一听,觉得这是个机会,就说:“行,你问吧。”
董仲舒清了清嗓子,说:“请问,‘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大汉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脸茫然。
过了半天,一个大汉挠挠头说:“这意思是不是三个人走路,一定有一个人是老师?”
董仲舒哈哈大笑:“错啦错啦,这句话的意思是三个人一起走,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你们连这都不懂,还好意思跟我争!”
大汉们被说得哑口无言,灰溜溜地走了。
虽然暂时摆平了这些反对者,但推行儒学的道路依然困难重重。
董仲舒到处去讲学,可有些人根本不买账。
有一次,他到一个小县城讲学,台下坐了一群人,可没几个认真听的。
有的在打瞌睡,有的在交头接耳,还有的干脆在下面玩手机(当然,那时候没有手机,这里是为了搞笑夸张一下)。
董仲舒越讲越生气,拿起手里的竹简就往台下扔,大喊:“你们这些没文化的家伙,好好听我讲课!”
结果那些人不但没听,反而哄堂大笑起来。
董仲舒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如从前了。
可他还是改不了爱读书的毛病,整天窝在家里看竹简。他的孙子看他太辛苦,就劝他:“爷爷,您都这么大岁数了,别再看啦,出去散散心多好。”
董仲舒摆摆手,说:“不行不行,我这学问还没研究透呢,哪有时间去散心。”
有一天,董仲舒在家里看书,看着看着就睡着了。睡梦中,他梦到了孔子。
孔子穿着一身长袍,笑眯眯地对他说:“仲舒啊,你对儒学的贡献很大,我很欣慰。”
董仲舒一听,激动得不得了,赶紧跪下说:“多谢夫子夸奖,我一定继续努力。”
孔子又说:“不过呢,你也别太累着自己,要注意身体。”
董仲舒连连点头:“是是是,夫子说得对。”
就在这时,董仲舒的孙子跑进来,大喊:“爷爷,爷爷,吃饭啦!”
这一喊,把董仲舒从梦里喊醒了。
董仲舒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看到孙子站在面前,还以为是孔子呢,连忙说:“夫子,您怎么还不走啊,再不走饭都凉啦。”
孙子一听,笑得前仰后合:“爷爷,您是不是睡糊涂啦,我是您孙子啊。”
董仲舒这才反应过来,也跟着笑了起来。
后来,董仲舒的名气越来越大,很多人都来拜访他。
有一次,来了个自称是大学问家的人,一见面就开始吹嘘自己多么多么厉害。
董仲舒听了,微微一笑,说:“那我考考你,《论语》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是什么意思?”
那人一听,愣住了,支支吾吾半天说不出话来。
董仲舒摇摇头,说:“你啊,光会吹牛,肚子里没多少墨水。学问这东西,可不是靠嘴说的。”
那人被说得满脸通红,灰溜溜地走了。
董仲舒的一生,就在这搞笑又充满传奇的故事中度过了。
他虽然有时候闹点笑话,但他对儒学的贡献却是不可磨灭的。
他的思想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直到现在,我们还能从他的学说中汲取智慧。